魏藻德臉上汗水涔涔而下。事實上,剛才他說完的時候,便已經發覺自己有點著急了,說話的時候言辭過於武斷了些,說的太絕對了些,不料現在馬上被樂文謙抓住漏洞,大書特書,偏偏自己還無話可駁。他忍不住朝皇上看去,卻見皇上似乎正看著自己,連忙將頭垂下,再不敢抬頭。
“其次,魏兄說希望皇上廣泛選拔人才,不錯。人才永遠是最重要的資源。但是當此情況下,廣泛選拔人才如何選拔?依據是什麼?現今我朝已經人才濟濟,文謙以為需要注意的是臣子如何將各自才能展現出來讓皇上根據個人能力進行運用。昔日漢高祖劉邦不過市井之徒,項羽卻是楚國名臣之後,楚漢正逢時候項羽實力遠勝劉邦,但最終結果卻是劉邦戰勝力能扛鼎的項羽。緣何?人才得到足夠運用。是以文謙認為我朝人才不是沒有,而是要如何表現自己,讓皇上易於運用,廣泛選拔人才,看似可行之舉,實則卻是有些病急亂投醫!”
說罷,樂文謙看向崇禎:“微臣的話講完了,謝皇上。”躬身一禮。
這兩點完全是針對魏藻德的話語,而且將魏藻德的話辯駁的一無是處,完全將魏藻德的話至於反對皇上,反對群臣的對立麵。一些精明的大臣腦海中不由閃過一絲忌憚。事實上,很多大臣心理也明白,張獻忠再反,皇上心頭怒極,完全是對皇上天子威嚴的踐踏。這一點大家很容易想到,樂文謙這般提出來,完全在順應皇上的心思,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隱蔽,效果卻非常好的馬屁。想到這裏群臣不由向皇上身旁的太監王承恩看去,這樂文謙和王承恩拍馬屁的功夫堪稱春蘭秋菊,彼此不相上下啊!
至於樂文謙說的後一點,許多臣子其實並沒有想到,或者說想到了但是卻不覺的有什麼問題。但是讓樂文謙這麼一提,眾人頓時意識到這魏藻德所言確實是在針對眾人,於此,看向魏藻德的眼神不由生出些怨怒來。
感覺到眾多大臣看過來的惱火神色,魏藻德這才恍然,原來自己不知不覺中不斷將皇上得罪,而且還將大臣們得罪,一時間冷汗同時從全身三萬六千多毛孔中溢出,既得罪皇上,又得罪大臣,自己哪裏還有仕途可言?
樂文謙自然知道自己這樣做徹底令魏藻德斷送了前程,但是魏藻德無疑是一個足夠威脅他的人,這不是一場讓觀眾們看的精彩的戲,而是可能關係到未來生死的競爭,趁著有機會,必然下死手。
崇禎心思機敏,微微思索便明白樂文謙這些話的含義。不得不說,樂文謙所言很有道理,第一點正是自己心頭所想,而且自己原本還有些擔心那些食古不化的臣子依舊端著一些仁義之名勸告自己,但是樂文謙那一席話之後,自己完全可以將那些不知變通的老東西殺了。
他的第二點倒也有趣。其實說來就是知人善用。一方麵需要有超卓的眼光,一方麵需要臣子有才學,這是兩方麵的原因,但是樂文謙那一席話將過錯盡數推到臣子身上,甚至於不算是過錯,給群臣指明了一條路,甚至臣子們還要感謝他。既陷害了魏藻德,又討好自己,還向臣子指明一條道路,一石三鳥,果然人才,難怪媺兒(長平公主)對他那般推崇。而隻要有他所在的地方莫不因為他而引發許多爭論!
崇禎不由看向身旁的王承恩,想要看看王承恩什麼看法。
王承恩微微點頭,卻又微微搖頭。
崇禎明白點頭是樂文謙足堪大用,搖頭卻是此人是否忠心,這個人難以駕馭。
樂文謙雖然低著頭,但眼神上瞟,小心的察看著崇禎的神色。看見崇禎向一旁一個太監看去,征求這太監的意思,樂文謙明白,這人就是王承恩了,崇禎最倚重的人,也是最忠心於崇禎的人。顯然崇禎對於自己有些難以取舍。不過這樣一個舉動也證明了,至少崇禎不會在自己犯錯之前拿自己開刀,這就夠了。作為一個未來人,知曉曆史走向的人,幾乎不會犯原則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