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蓮郡主還有那麼一點點放不開,堂堂郡主之尊和這些百姓開玩笑,插科打諢,但此時卻是完全沉醉在其中,自己不再是郡主,就是這花魁大賽的評委,主持,在自己的經營下一場前無古人,也必將後無來者的花魁大賽於自己手中舉辦成功。
一眾百姓聽的又是轟然一笑。
很快一位姑娘走了出來。這位姑娘之前眾人便已經記住,她的相貌與董小宛,顧媚幾女不分上下,姚媛。
“小女子姚媛,表演的曲目是唐解元的《題拈花微笑圖》。不過在小女子有個請求,金陵都將樂解元和唐解元相提並論,若是媛兒表演的好,還請樂解元為媛兒作詩一首。”姚媛笑道。
誰都沒想到參賽的佳麗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但隨即紛紛看向樂解元,誰都知道樂解元作詩極佳,想要看看樂解元如何解答。
姚媛更是臉上帶著七分羞赧,三分期冀的看著樂文謙。
蓮郡主輕輕一笑:“看來金陵都還不知樂解元其實不僅擅長作詩,作畫同樣絲毫不差。”
嘩!眾人嘩然!一些來自於京城的公子哥們卻是已經知曉樂文謙善詩同樣善畫。
姚媛眼睛猛的一亮,愈發期冀的看著樂文謙。下方許多百姓亦是轟然叫了起來。
“好!取紙筆來。”樂文謙喝了一聲。一臉笑容。
“好!”眾百姓轟然叫好。
很快筆墨紙硯準備好,姚媛也開始演唱。她的伴奏樂器是一根笛子,笛音響起,仿佛敲鑼打鼓之聲,又是被翻紅浪,紅燭滾滾,一派歡喜氣氛頓時逸散開來……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嫩欲語。佳人曉起出蘭房,將來對鏡比紅妝,問郎花好儂顏好?朗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將花揉碎擲郎前,請狼今夜伴花眠!”
這首詩唐寅寫的十分簡單,將閨房之趣寫得十分詳細,卻又十分有趣,既像是了女子嬌嗔,男子不解風情,又像是男子故意挑逗女孩?古之四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又叫小登科,可見這洞房是何等妙趣之事。此詩風流而不下流,朦朧而又真切,著實是一首引人發笑,卻笑的輕鬆愉快,或會心,或期待,其中之“樂”不言而喻!
更美的姚媛雖然吹著笛子,但並非一動不動,而是身子輕微擺動,長袖飄飄宛若月中嫦娥,笛音並非一直存在,許多地方竟然演奏出一些朦朧色調,似有聲實則無聲。此時姚媛便即翩翩起舞,將女子的嬌柔,嬌嗔盡數表現,一人演繹出眾人心中兩人才能夠演繹出來的精彩,論精彩,竟似還在柳如是之上,更不遜色之前薛賀,陳圓圓分毫。
笛音落下,人們情不自禁大聲鼓掌起來,似乎還沉浸在那妙趣橫生的閨房之樂中,鼓掌聲並不響亮,有的隻是會心的輕柔歡笑,讚譽。
姚媛表演完,連忙樂解元看去,她也知道這首詩有些短,給樂解元作畫的時間不夠,不敢催促。
此時眾人都忘記了姚媛姑娘是否能夠通過,想的更多的是樂公子畫出怎樣一副畫,題出怎樣一首詞。在眾人心中這位姚媛姑娘定然可以獲得三位評委的認可。
樂文謙一手素描功夫不差,畫作柔和中國古風,又結合現代畫藝,很多畫作完成,更是提筆在畫作旁邊寫了一手小詩。
公主之前隻是聽說過樂文謙擅長畫畫,所以尋思讓樂文謙畫上一副畫,然後將那首《雪》題在畫上,而郡主看過樂文謙的畫,有種獨辟蹊徑,一代宗師的水準更是期待。兩人坐的近,清楚看到樂文謙已經畫完。
隻見畫上一女似是在天街起舞,衣裙飄搖,仔細看去,畫中女子姿態赫然是之前姚媛所舞動的一個動作,完全被樂文謙把握住,而在女子四周,是一片靜謐的花園。然後這花園之中並非僅僅女子一人翩翩起舞,一些鳥雀,粉蝶隨著女子輕舞。女子神態似乎有些朦朧,但換個角度看去,卻感覺又清晰無比,表達的就是那一種沉迷在舞蹈中的恬靜,幽美。而在畫作的遠處,花園角落,露出幾個癡迷神色的人來,這些僅僅是邊角處隨手畫下,卻偏偏十分傳神,將女子的美通過一些忍不住偷窺的人點出,但重點又不在這幾個偷窺的人身上,既畫龍點睛,而又不喧賓奪主,整副畫令人拍案叫絕。
樂文謙題詩一首,便即將畫作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