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昔年手段幹脆利落斬殺奸臣魏忠賢,還我大明一片清明世界,當真史上少有的明君。文謙當時尚且年幼,尚且懵懂,後來讀書時候從百姓口中得知此事,眾百姓莫不痛罵魏忠賢,文謙當時便感覺逸興豪邁,感覺便是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也不及當今聖天子萬一,今日見這蒼茫大雪,頓有所感,有幾句詩文縈繞在腦海,不過還請公主千歲原諒,否則文謙不敢做出下闋。”樂文謙大拍馬屁。
聽樂文謙這麼一說,長平公主愈發感興趣,到底是怎樣的詩文?“你快說,本宮賜你無罪。”
“文謙不敢誦念,願書寫下來。”樂文謙道。
“取文房四寶。”長平公主連忙叫道。
一旁侍立的王公公連忙將文房四寶取來。他心中也著實疑惑,到底這位讓公主十分推崇的樂解元到底會寫出怎樣的詩篇?在宮中時候,江寧樂文謙的詩篇傳入宮中,公主頓時有了興趣,甚至下令調查此人。於他自己身而言,也是略通文字,自然知道上闋些的非常好,氣勢十足,心頭也是疑惑,上闋已經這般氣勢,下闋又該如何起筆?又有何人能夠配擁有這般氣勢?
樂文謙感覺鋪墊的差不多了,當即磨墨準備書寫。
“你且寫!”長平公主道,自己磨起墨來。王公公見狀,連忙走過來要磨墨,公主卻是搖頭,依舊磨著墨。
王公公心中又是一顫,本以為公主已經對江寧樂文謙十分推崇了,沒想到自己估計的還不足,平時公主可隻是給皇上磨過墨,這樂文謙竟然享受到這般待遇,堪稱天下第二人了。
樂文謙書寫寫詞牌名,而後流出一片空白,在空白的下首處寫了起來。
長平公主,王公公雖然疑惑,卻是更加好奇樂文謙的下闋是什麼。
“************,引無數英雄盡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後世為人的《沁園春?雪》樂文謙毫不顧忌的剽竊了過來。前世對這首詞樂文謙十分喜歡,多次吟誦,但此刻卻不敢吟誦,偉人的那種氣概孕育詞中,便是一個稚嫩孩童,念誦之時也會令人感覺其中豪邁之氣噴薄而出,令人神往。而在這個時代,念出這樣一首詞,念誦之際,不免將個人感情投入其中,豈不送人把柄,告一個反叛之罪,何人能夠擔當的起,又從何辯駁?
長平公主輕聲念著,念著念著聲音越來越大,到最後那最後一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更是大聲讚歎起來。
王公公也在輕聲誦念,但隨即將嘴巴緊閉。眼神中滿是驚駭之意。這等氣勢,何等人才能夠寫出?這等奇文,若不是當今聖上又有何人能夠當的起?
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大聲的叫著好,而且說的是詩詞的好,縱然這少女天縱英才,但總感覺有些怪異。樂文謙忍住笑,輕聲道:“文謙鬥膽請公主填寫上闋。”
“好!”長平公主也是激動莫名,持筆書寫起來。
書寫完畢,看著上下對稱,端的是少有的奇文,令無人文人墨客歎服不已的驚世之作。
長平公主寫完,再次仔細欣賞了一遍,隨後將這紙張謹慎收起:“父皇臘月二十四誕辰,這詩篇剛好送個父皇,父皇定然十分歡喜。”長平公主激動地說著,此時渾然沒有注意到樂文謙這個外人。
隨即卻發現樂文謙神色有些忐忑,微微思索便即明白過來,輕輕一笑,倒是流露出幾分小女兒的可愛來:“我父皇才沒那麼小氣呢?下聖旨的時候,許多舉子還都是朝廷大臣擬筆,而後父皇蓋上印章,如此說來,那些大臣想到那些適合我父皇身份的詔書,都要下獄嗎?嗬嗬!”
“文謙果然小人,豈能揣測到聖天子寬廣胸襟?若非今日有公主在一旁提點,隻怕文謙也做不出這樣的詩句。”樂文謙又道、
“嗬嗬!”長平公主又笑了笑,之前那股上位者的氣勢盡數消散:“你這個解元果然有些才華。”
“樂解元,公主可是從未給他人磨過墨,公子可以說天下第二人了。”王公公適時說了一句。他已經看出這位樂解元已經深得公主歡喜,這樣的人日後飛黃騰達不需質疑。
“啊!”樂文謙驚呼一聲:“文謙該死!”
“沒事,沒事。”長平公主叫著,說著又將詞展開來看了看,臉上全是滿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