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單元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引領時代進步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於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已經深深地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方麵,成為各族人民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的強大精神力量。

多年來,從農村至城市、從經濟領域至其他各個領域,全麵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從沿海至沿江沿邊,從東部至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

多年來,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被逐步衝破,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被逐步改變,影響發展的體製弊端被逐步革除,人們的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精神大振奮。我國人民的麵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麵貌、中國共產黨的麵貌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

改革創新精神表現為一種突破陳規、大膽探索、勇於創造的思想觀念,表現為一種不甘落後、奮勇爭先、追求進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一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

改革創新精神繼承中華民族革故鼎新的傳統,體現當代我國發展進步的要求,貫穿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貫通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麵。

事實證明,改革創新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拓前進的不竭動力。

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主要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能提出問題,說明在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提不出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好奇心是包含著強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誰想在茫茫學海獲取成功,就必須有強烈的好奇心。正像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我沒有特別的天賦,隻有強烈的好奇心。”

第二,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懷疑態度,不要認為被人驗證過的都是真理。老師不是萬能的,任何老師所傳授的專業知識不能說全部都是絕對準確的。對待我們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我們應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權威,應大膽地懷疑,這是我們創新的出發點。

第三,對學習研究的事物要有追求創新的欲望。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欲望,那麼無論怎樣謙虛和好學,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隻能在前人劃定的圈子裏周旋。要創新,我們就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勇敢麵對困難,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不要怕失敗,相信失敗乃成功之母。

第四,對學習研究的事物要有求異的觀念,不要“人雲亦雲”。創新不是簡單的模仿,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必須有求異的觀念。求異實質上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從多個角度思考,並把結果進行比較。求異者往往要比常人看問題更深刻,更全麵。

第五,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險精神。創造實質上是一種冒險,因為否定人們習慣了的舊思想可能會招致公眾的反對。冒險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體安全的冒險,而是一種合理性冒險。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偉人,但我們至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第六,對學習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滿。一個有很多創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種可能比這種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習慣了一種成功的思想而不能產生新思想,結果這個人將變得自滿,停止了創造。小崗村民包產到戶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