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香爐峰上觀雲(1)(1 / 3)

久居鬧市,很難看到一絲半縷雲彩,登上香爐峰,一次就飽嚐了雲的風采。

香爐峰位於南鄭縣內的巴山中,因狀似香爐而得名,海拔約二千五百米。香爐峰四麵皆山,山巒疊嶂,草木蔥蘢,綠浪起伏,巍迤跌宕,春夏秋冬都有迷人的風景,隻是山高路險,遠離鬧市,登臨者甚少,知其秀麗者也就屈指可數了。

我登香爐峰,是為采訪香爐峰上的微波站而去的。那天,山下豔陽麗日,微風輕拂,吉普車載我們到半山腰時,卻見天色轉暗,山野也朦朧起來。伸頭於窗外,見山澗霧嵐飄蕩,山峰被霧嵐纏繞,樹梢上霧嵐滾動,碎花小草被霧嵐遮掩。凝視多時,山野竟模糊起來,遠山近嶺都像是戴著麵紗的少女,靜守在這巴山的深處。不知是什麼時候,顛簸的吉普車把我搖進了夢中,待我睜開睡眼時,忽然發現我們一行四人連同車全掉進了雲海中,眼前是雲,身後是雲,頭頂是雲,腳下是雲,威威武武一香爐峰竟被雲彩吞進了腹中。那麼出奇的雲,有的像棉團,有的像猛獸,有的像山嶺;時爾似駿馬奔馳,時爾似巨龍翻騰,時爾似海水湧動;一會兒鋪天蓋地而來,一會兒又悄聲無息地散了去。我一陣飄飄然,頓時把人間的許多煩惱憂愁全忘在腦後,倏忽間若進了仙境。

飄飆渺渺中,我想起了兒時一件事。那夏季的一天午,我到小河邊給羊割草。去時晴空萬裏,瓦藍的天幕上無一絲雲彩,誰知羊草還割不到半籠天就變了臉,開始是狂風,隨之烏雲就黑壓壓地自遠處撲來,頃刻間便是震耳欲聾的雷聲,一時間亮燦燦的世界竟失去了光澤,青蛙不叫了,蛇鑽進了洞,調皮的魚兒也找地方藏了起來。我提著草籠拚命向附近看蔬菜的茅草庵跑去,跌倒了爬起來,再跌倒再爬起來,跑哇跑哇,結果還是被大雨淋了個精濕。晚上我做了一個腫夢,夢見那沒眉沒眼妖魔似的蛇張著血盆大口吃掉了我,夢醒後嚇得直往祖母的懷裏鑽。姑姑說我是感冒發高燒,祖母硬說我是受驚嚇丟了魂兒,於是披衣起床,取來盆罐火紙給我驅驚收魂。祖母的聲音很小,聽不清在說什麼,可是她那慈祥的臉上充滿了虔誠,虔誠得使我害怕。此事已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可是回想起烏雲吞噬天地的那一刻,至今仍有恐怖的感覺。

午飯後,香爐峰上雲開霧散,一方淸秀宜人的山水畫活脫脫地呈現在我們麵前。踏著被山雨打濕了的小路,呼吸著淸新香醇的空氣,大家頓覺心曠神怡。當同行者紛紛讚美香爐峰的錦繡美景時,我卻一直想著香爐峰的雲彩,因為我從未見過這麼美的雲,那色彩,那形狀,那氣勢,都使我激動。同行的G君不以為然,他說經常坐飛機就會看到這壯美之景色,遺憾的是,那時我還未坐過飛機,於是想,坐飛機許就是這番景致吧?

前不久,聽說高山微波站全部實行無人值守,山上的微波職工搬到山下居住,我很為高山上的堅守者離開艱苦的工作環境而高興,同時也為再無機會登香爐峰而感到惋惜。隻是香爐峰上的雲彩,還有那一群默默奉獻的微波站職工留給我的印象至今刀刻似的留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也不能忘記。

沙州石

9月走河西,在敦煌呆了幾日。離開的前一天,忽然記起—位集石朋友臨行的叮嚀,於是問敦煌的朋友何,沙州可有奇異之石。

何說,人稱敦煌為沙州,其實敦煌的卵石更多,戈壁灘隨處可見,隻是從來無人問津,客人均奔莫高窟而來。

下午去影視城遊覽,在一家小酒店,幾位善飲者圍著一尊大酒缸品嚐甘味,我意外地在櫃台上發現了一枚橢圓形的卵石,隨手拿起正要觀賞,一紅衣女子慌忙走了過來,“這石頭不賣。”她說。

我說:“看看就還你。”

紅衣女子紅了臉,不好意思地說:“不是,我是說不賣。”

我問:“你揀這石子做什麼用?”

紅衣女子道:“不是揀的,是……”

這時,導遊小姐笑著迎了上來,對紅衣女子道:“就讓這位先生看看,人家又不搶你的。”

我捧著石仔細觀賞,意外地從淸晰的紋絡中發現了少女的頭像來,於是驚異地問導遊小姐:“這石上有人像?”

導遊小姐道:“你看那圖像像不像石頭的主人?”

看看石頭,再望望那紅衣女子,果真找出了相似之處,於是很是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