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 / 3)

關雲長單刀赴會

諸葛瑾奔荊州見到關公,遞上劉備的書信,要關公交割三郡。關公一臉怒氣,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待諸葛瑾再去西川,孔明到外地巡視去了。劉備說等收了東川和漢中,就還荊州。諸葛瑾回到東吳,如實彙報給孫權。孫權派官員去接收三郡,都被關公趕回。孫權責怪借荊州的保人魯肅。魯肅說:“請關羽赴宴,不還荊州就殺掉他。”

關公收到魯肅的請帖,關平、馬良都認為是陰謀。關公卻不在意,說:“我於千槍萬刃之中,匹馬縱橫,如入無人之境,豈怕江東鼠輩。”說罷,命人準備快船十隻,藏五百水軍,吩咐“見我搖紅旗,就過江接我”。

得知關公答應赴宴,魯肅、呂蒙忙調兵遣將,埋伏殺手。關公隻帶周倉,單刀赴宴。入席飲酒,關公談笑風生、若無其事。待喝得半酣,魯肅提出討還荊州。魯肅說:“有一事想告訴君侯,希能垂聽。昔日劉皇叔借荊州暫住,說好取了西川之後歸還。今日西川已得,而荊州還未歸還,有失信譽。”關公說:“此是國家大事,酒席間請不要談了。”魯肅說:“我王隻有區區江東那麼一點兒地方,而肯借荊州;今日已得益州,荊州自然應該歸還,皇叔同意先割讓三郡,而君侯又不同意,這件事恐怕在道理上講不通。”魯肅又說他是劉備借荊州的保人之一,荊州討不回他無法做人。

關公就說荊州是大漢朝的,漢朝皇叔怎能把自己的領土送人?周倉插嘴說:“荊州不是你東吳的。”關公臉色一變,奪下周倉手中的大刀,喝叱道:“國家大事不許你多嘴,給我退下!”周倉心裏明白關公之意,趕忙來到江邊,把手中的紅旗一搖,關平率船隊如飛一般過江而來。關公裝醉,右手提刀,左手挽著魯肅的胳膊,說:“今天喝多了,別提荊州,以免傷了兩家和氣。明天派人再談正事。”魯肅早已嚇得魂不附體,被關公一直扯到江邊。呂蒙、甘寧直擔心關公傷了魯肅,眼看著關公上船駛去。

孫權聽報,氣憤至極,要立即發兵奪荊州。這時,探子來報,曹操引領三十萬大軍來取江南,孫權不得不準備抗操。

馬超降蜀

劉備、諸葛亮攻下雒城之後,又攻占了綿竹。正準備出兵攻打成都,忽然接到葭萌關守將孟達、霍峻的告急信,說張魯派馬超、楊柏、馬岱率二萬人馬攻打葭萌關,情況十分危急。原來劉璋見雒城失守,怕成都保不住,便派人向漢中太守張魯求救。張魯早就想吞並西川,見劉璋來請,不禁大喜,恰巧此時馬超剛被曹操打敗,前來投奔他,於是就派他前去攻打葭萌關。

劉備早就聽說馬超的神勇,十分著急。諸葛亮故意說:“馬超來犯,我軍沒有人能夠對付他,隻好去荊州把關羽請來。”張飛在旁一聽,大聲叫道:“軍師怎麼滅自己的威風!我當初單槍匹馬嚇退曹操百萬大軍,難道還怕他一個馬超不成?”諸葛亮說:“你當年嚇退曹操,是因為曹操不清楚你的虛實。馬超英勇蓋世,天下無雙。他在渭水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險些送了性命。我擔心就是關羽來了,也不一定是他的對手。”張飛賭氣地說:“我如果打不贏他,甘受軍法處置!”諸葛亮這才說:“你如果肯立下軍令狀,我便讓你去做先鋒。”張飛一聽,便叫人拿來紙筆,當麵立下了軍令狀。於是,諸葛亮派魏延帶領一百名兵士先去探聽敵情,令張飛帶領先頭部隊向葭萌關進發,劉備帶著大隊人馬隨後,自己則留守綿竹。

馬超得知張飛來救葭萌關,第二天就到關下挑戰,指名道姓地要與張飛決戰。張飛幾次要下關交戰,都被劉備攔住了。到了午後,劉備見馬超人困馬乏,這才挑選了五百名精兵,讓他們跟著張飛下關迎戰。

張飛鬥馬超,一個是英勇無比,一個是無比神勇;一個使槍似遊龍入海,一個用矛如霹靂閃電。兩馬相交,廝殺了一百多個回合,仍不分勝負。二人回陣休息了片刻,又躍馬廝殺,打作一團。劉備怕張飛吃虧,趕忙鳴金收兵,雙方才各自回陣。

這時天已黑了,劉備勸張飛說:“馬超勇猛非常,一下子難以取勝,不如暫時退回關,明天再戰。”張飛正殺得興起,哪肯罷休,他決定與馬超夜戰。這時馬超換了一匹戰馬,跑出陣來叫道:“張飛!你敢與我夜戰嗎?”張飛說:“我要是不把你活捉,決不罷休!”於是,雙方點起火把,將陣地照得如同白晝一般。雙方又鬥了二十多個回合,馬超詐敗,撥馬便走,想誘張飛來追,再回身用銅錘擊打張飛。張飛粗中有細,早知馬超有詐,一閃身躲過了銅錘,勒馬回走。見馬超來追,便拈弓搭箭,回射馬超,也被馬超躲過。二人這才各自回陣,收兵回營。

張飛與馬超一連戰了幾天,二人勢均力敵,難分勝敗。這時諸葛亮已來到葭萌關,他對劉備說:“二虎相爭,必有一傷。我有一計,可讓馬超歸降主公。”劉備說:“軍師有何妙計?”諸葛亮說:“張魯手下有一個謀士叫楊鬆,為人貪財,可派人收買他,然後用離間計,讓張魯不再相信馬超,到時馬超自然就會歸降於您了。”劉備一聽大喜,連忙依計而行。

劉備派人用金錢收買了楊鬆,又送給張魯一封信。信中說:“我與劉璋爭奪西川,是為你報仇,你不要聽信別人的挑撥。你如果願意撤回馬超的人馬,事成之後,我將以皇叔的身份推舉你為‘漢寧王’。”張魯一直想自立為“漢寧王”,見劉備如此說,就動了心,於是派人通知馬超退兵。

馬超正與張飛相持不下,聽說要他退兵,心裏老大不高興,就打發來人回去說:“大功未成,不能退兵。”張魯一連催了三次,馬超都不肯退兵。楊鬆在旁挑撥說:“馬超倚仗武力,不聽命令,恐怕是想造反。”又派人到處散布謠言,說馬超想奪取西川,自己做西川王。張魯聽了這些謠言,信以為真,就急忙派兵把守關隘,不讓馬超入關。馬超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