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大破連環馬(1 / 3)

第三篇大破連環馬

高俅啟奏皇帝:“宋江殺了高廉,請派重兵圍剿梁山泊。”皇帝命都統呼延灼為統帥。呼延灼使的是兩條銅鞭,騎的是皇帝賜的“踢雪烏騅馬”。他率五千軍馬浩浩蕩蕩向梁山泊殺來。

晁蓋、宋江接到消息後,與眾好漢在聚義廳商議迎敵之策。吳用說:“呼延灼武藝高強,須先力敵,後用智取。”宋江命秦明打頭陣,林衝為第二陣,花榮為第三陣,扈三娘為第四陣,孫立為第五陣,輪番出擊,李逵與楊林埋伏救應。

第二天,秦明與韓滔交手,戰到二十餘回合時,仍不分勝負。呼延灼見韓滔不能取勝,便拍馬上前助戰。第二陣的林衝見了,挺起長矛與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仍不分勝負。這時,第三陣的花榮也已趕到,拍馬與彭起交戰。

打第四陣的扈三娘換下了花榮,打了幾個回合,轉身就走,暗中取下紅錦套索,把追上來的彭企套住,捉了過來。呼延灼一見,指揮連環馬衝殺過去,這連環馬是馬帶馬甲,人披盔甲,十分厲害。宋江一見,急令收兵。

第二天,宋江命一批撓鉤手埋伏在蘆葦叢中,想用此法破呼延灼的連環馬。誰知,呼延灼讓三千連環馬分三路排開,采用步兵在兩邊用箭射,中間用長矛挑刺的戰術,來破宋江的陣法。

三千匹連環馬衝了過來,宋江的兵馬頓時大亂,各自逃生,死傷不計其數。宋江騎馬狂逃,正好在半路碰到前來接應的李逵和楊林,他們保護宋江乘船逃走。呼延灼大獲全勝,連夜差人到京城向高俅報捷,又請求派調淩振前來,用火炮攻打梁山。

淩振善用大炮,號稱“轟天炮”。淩振領命後,帶了數十門火炮和軍士來到了呼延灼的軍中,在梁山水泊邊架起火炮,連放幾炮。炮聲傳到山上,晁蓋等人全都大驚失色。

吳用決定用計捉住淩振,他派出李俊等劃船到岸邊,把炮架推倒,引淩振前來追趕。李俊等坐船往河心劃去,淩振緊追不舍,船到河心,阮小二將船弄翻,把淩振捉住,帶上了梁山泊。宋江親自為他鬆綁,淩振見被捉的彭起 已成了頭領,便也投降了梁山泊。

第二天,眾頭領商議如何破連環馬,淩振說:“隻有請來金槍手徐寧,才能破連環馬。”吳用聽了,心生一計,他派時遷偷了徐寧的家傳寶甲,又叫徐寧的表弟湯隆把他騙上山,使徐寧歸順了梁山泊。徐寧用半個月的時間,訓練出一隊能破連環馬的鉤鐮槍手。

宋江送出戰書後,讓鉤鐮槍手埋伏在蘆葦叢中,呼延灼派出連環馬。連環馬三十匹為一排,一旦衝鋒,就很難停下。這時,埋伏在蘆葦叢中的鉤鐮槍手一起舉槍,鉤倒了兩邊的馬,其他的馬都隨著倒下了。連環馬軍被破,韓滔被捉,幸虧呼延灼有匹烏騅馬,他策馬向青州方向逃去了。

呼延灼到了青州,幫慕容知府打敗了周通等人。吳用見呼延灼武藝高強,決定智取。第二天,宋江、吳用到青州城外察看地形,呼延灼見了,策馬衝出城來,沒想到,卻掉進了吳用設置的陷阱中,被捉上了梁山泊,他被晁蓋、宋江等人的義氣所感動了,也投降了梁山泊。

晁蓋中箭殞命

宋江等人到了水泊邊,有人攔馬跪到宋江的麵前。宋江慌忙下馬,攙起那人。那人說:“小人叫段景柱,因生得赤發黃須,人稱金毛犬,靠到北地偷馬為生。今春到槍竿嶺北邊,見大金國王子放養的一匹雪白馬,名叫照夜玉獅子,可日行千裏,就偷了來。聞聽山東及時雨的大名,想把馬獻了來,當做見麵禮,誰知走到淩州西南的曾頭市,馬被曾家的五個兒子奪了去。”

原來曾頭市有一個曾家府,是金國人,主人叫曾弄,人稱曾長者,有五個兒子,號稱曾家五虎:長子曾塗,二子曾密,三子曾索,四子曾魁,五子曾升。又聘有教師史文恭,副教師蘇定。曾家聚了六七千人馬,打下幾十輛囚車,發誓把梁山頭領捉盡,那匹寶馬現由史文恭騎著。

宋江要去攻打曾家,晁蓋說:“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已下山多次,這次我定要去!”宋江苦苦相勸,晁蓋卻不聽,他點起二十個頭領和五千人馬就出發了。

宋江等人到金沙灘為晁蓋餞行,忽然一陣狂風,吹斷了晁蓋的帥旗。宋江、吳用勸說道:“未曾出兵,先折帥旗,於軍不利。”晁蓋說:“天地風雲,不足為怪。”

晁蓋率人馬來到曾頭市附近,紮下營寨。次日,眾頭領前去察看地勢,隻見柳林中迎出一隊人馬,約有七八百人,領頭的是曾魁。曾魁破口大罵,林衝拍馬衝去。二人鬥了二十多個回合,曾魁眼看著自己敵不過,撥馬跑回柳林。以後,接連三天挑戰,曾頭市就是不出一兵一卒。

第四天,忽有兩個和尚拜見晁蓋,說是要為晁蓋領路劫寨。晁蓋請二僧坐了,置酒相待。林衝恐其有詐,二僧卻一番花言巧語,使晁蓋深信不疑,決定帶十個頭領,領兩千人馬劫寨,讓林衝領兵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