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熱愛環境教育主題活動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現在社會的環境表麵上看起來改善了,但其中存在許多問題。如:路麵打掃天天進行,出動的人力也很多,但保持的不好,說明人們的意識不到位;樹木植的很多,但遭破壞的也多,尤其是開花的花草樹木;廢水不讓隨便排放,交由汙水處理廠處理,但汙水真正經處理的不多,大多企業或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河水汙染,氣味難聞;廢氣汙染也相當嚴重。鑒於這些情況,結合6月5日世界環境日開展本次環保主題班會。
2.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學生熱愛環境的情感,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自我意識;同時,希望同學們能用自己的環保行動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讓全社會的人都來保護環境。
3.活動準備
圖片、多媒體課件。環保公益廣告語設計、小品。
4.活動過程
主持人:同學們,當今社會提倡綠色、健康、和諧,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有義務行動起來,為環境保護盡一份自己的責任。《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現在開始。
主持人介紹6月5日世界環境日:1972年6月5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各國政府的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討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發表了人類劃時代的曆史性文件《人類環境宣言》。這是人類環境保護史上的一個裏程碑。1972年10月,在第27屆聯合國大會上,決定設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並確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署每年都確定“世界環境日”的主題。“世界環境日”活動是人類廣泛進行自我教育一種好形式。
過渡語:優美舒適的環境人人向往,請欣賞圖片。(出示圖片)
放起柔美、抒情的音樂和優美、迷人的風景圖片。
主持人:我們生活的環境多麼優美,我們的地球多麼綠色、和諧,生活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我們多麼幸福啊!
剛才畫麵上的場景大家向往嗎?
過渡語:如果環境遭破壞,又會是什麼樣子?請欣賞圖片。
放起悲傷的音樂,出示環境被汙染的圖片
主持人:配合圖片做簡單介紹。
欣賞完這兩組圖片,大家有什麼感想?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事情嗎?我們又如何來做呢?
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見解。
主持人:環境優美,萬物生長就有生命力,人們的心情就會很好。如果環境被汙染破壞,那麼人們就會很苦惱難受,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同學們,我們隻有一個地球,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大家想不想成為環保小衛士?但成為“環保小衛士”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將由老師對大家進行一係列的考驗,分別要“過三關,領證書”。如果“三關”順利通過,就會得到老師頒發的“環保衛士”證書,同學們有信心拿到嗎?下邊,闖關開始。
第一關:“環保知識知多少”:(屏幕出示)
規則:全班分三組進行比賽,兩輪闖關,每輪五道題,如果本組中一個人沒有回答正確,其它組員可以補充回答,也算過關。
第二關:倡議環保。
要求:通過表演節目來倡議環保。
第一個節目:快板——《談環保》
第二個節目:相聲——《講文明、樹新風》
主持人:這兩個節目都揭露了社會中破壞環境的不文明現象,其實這些現象我們身邊也有,如:大街上、校園裏人們隨便吐痰;廢紙、塑料袋隨意丟棄等等(DV播放)。對於這些現象我們應該怎麼辦?
主持人:宣布第二關通過。前麵兩關同學們都順利通過了,看來同學們對環保意識相當強了,但那都是“紙上談兵”,其實,第三關才是真正對同學們的考驗。
第三關:環保實踐。
主持人:大家在環境保護方麵都做過哪些事情?說說看。
先舉起製作的手工品,讓全班同學看到;然後進行小組展評,評出最佳的3—4件作品到講台上展示,講出製作材料、用途等等。
主持人:同學們的環保行動真是棒極了,那麼“環保衛士”的證書非你們莫屬了!(頒發給學生,班長上台領)
環保是一項持久戰,需要我們長久來保持。那麼對於我們少先隊員來說,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適時補充:彎腰揀起地上的一片紙、一個塑料袋、一個飲料瓶;愛護花草樹木,給花草樹木澆水;悄悄擦去牆壁的灰塵等等。也可以設計一些環保廣告語,提醒大家注意。
學生:3至5人讀環保標語,然後分組舉起環保廣告語,讓其它同學和老師欣賞。
要求:
(1)課後給自己設計的環保廣告“安家”,找一個合適的地方貼上去,提醒大家注意。
(2)希望每個同學走上街頭,自覺當好環保小衛士,製止一些不文明行為。
5.活動反思
活動雖然結束,但我們的環保行動不能結束。因為環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也不是僅靠我們一批小學生就能做好的事,需要全社會你、我、他共同來參與。需要全社會的人都來保護我們美麗的地球村,讓我們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人更美。讓我們齊唱《手拉手,地球村》,希望“環保的行動”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
“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1.活動背景
在這幾年,人類不斷的亂砍亂伐,破壞生態平衡,使地球形成了溫室效應,一些物種迅速的減少,有些甚至滅亡。可是絕大多數人還不知悔改,繼續破壞。終有一天,人類會像恐龍一樣,隨著地球生態的滅亡而滅亡。因此,特地組織舉行這次“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的主題班會,動員同學們一起行動起來,共同來保護這個屬於大家的地球。
2.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
(2)讓學生在生活中能養成環保的習慣,具備環保的意識;讓學生真正明確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感受人地協調必要性。
3.活動準備
讓學生通過報刊、雜誌、Internet等多種途徑,了解我國當前的環境汙染狀況。。
4.活動過程
環保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話題。說起環保,我們的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想法:環保是環保部門的事,和我們無關;環保就是治理“三廢”……其實,環保是地球村上的每個公民的事,也是每個必盡的義務之一。
我們麵臨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先讓學生討論他們所知道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1)環境汙染。讀圖片及閱讀材料,指導學生了解環境汙染的各種表現及產生原因,請學生分別舉出生活中的相應例子。使學生認識到環境汙染的嚴重性、環境汙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危害,明確目前環境汙染無處不在的危機現狀。
(2)土地荒漠化。由北京曾多次出現沙塵天氣,引出由於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和氣候變化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的現象。讀圖片及材料,了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現和原因。
(3)生態係統破壞。讀圖片及閱讀材料,知道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砍伐、耕作,使森林減少,生物物種滅絕,植被受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請學生舉出生活中人類破壞生態係統的行為。教師總結歸納:地球生物圈是全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共同家園,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空間上的距離和國家的邊界對環境災難是沒有約束力的。環境問題沒有國界,是全球性問題,各國的環境問題可以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麵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做?(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第一,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於乳汁。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衝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隨手關緊水龍頭。
第二,節約用電。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每天少看一分鍾的電視等。
第三,少使用塑料製品。現在我們使用的塑料包裝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產的,這些包裝物被拋棄到大自然後,會對環境形成“白色汙染”。我們每天能做到的有:盡量使用垃圾桶盛裝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不隨手亂扔塑料包裝物;盡量購買用紙包裝的物品;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裝紙包裝生日禮物等。
第四,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我們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樹木做成的,我們每扔掉一雙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盡量使用金屬飯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飯,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第五,拒絕使用含汞的幹電池。在我們平時使用的幹電池中,含有對環境及健康有很大威脅的汞,一次性電池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汞,而可充電幹電池中汞的含相對較低或不含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不使用含汞的幹電池,盡量使用可充電電池;不要隨手丟棄用過的廢電池,最好能將用過的電池集中起來,交到學校舊電池回收箱,送到處理廠。
第六,保護校園內的花草樹木。校園內的花草樹木,除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有淨化空氣、吸收噪音、灰塵的作用。保護花草樹木,也是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到:不要隨意踐踏草坪;不攀摘花果;按時給花草澆水。
第七,節約糧食。糧食的生產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熱、水、肥資源,節約糧食,就是節約資源,就是環保。
5.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孩子們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為有利於環保,怎樣做才環保,相信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環境保護上都會有更深的認識,並會做出一些他們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在今後的工作中,教師還應該繼續把環保知識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好習慣,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做出些貢獻。隻要大家都來關心環境,注重環保,那麼每一個人都能為環保貢獻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