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催熟
有什麼辦法使生水果變熟呢?下麵介紹一個催熟水果的實驗。
先製取一瓶乙烯氣體。取一支圓底燒瓶,注入5毫升濃度為96%的酒精,然後慢慢加入10毫升濃硫酸。一定再將濃硫酸加入乙醇中,以免發生危險。配一個帶彎曲導管和一支實驗用溫度計的橡皮塞。將燒瓶固定好待用。
再找一個帶螺扣蓋的廣口瓶,最好用裝果醬用的鐵蓋玻璃瓶,裝滿水,倒入水盆中,選一個剛放進瓶子裏的綠色小蘋果,或青西紅柿。
準備好後,便可以進行實驗了。點燃酒精燈,給圓底燒瓶加熱。注意:溫度一定要控製在160攝氏度。將導管放進裝滿水的瓶中,用排水取氣法製取一瓶乙烯氣體。取出瓶,將選好的蘋果放進瓶中,將蓋子蓋好,擰緊,放到不見光的地方。幾個小時後,蘋果原來的顏色消失,生水果就完全熟透了。
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乙烯有一種特殊的性質:它具有促使植物的果實早熟的催熟著色的本領;還具有使動物昏迷、植物“睡覺”的麻醉能力。人們常常利用乙烯的這個特性,把快要成熟的水果摘下來,運到目的地,在乙烯氣體中放置幾天,使水果成熟。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運輸中的損失。乙烯也可以使大量的橡膠乳流出,提高橡膠的產量。
找澱粉
從家用藥箱中拿出一小瓶碘酒,或者到外麵藥房裏去買一瓶。將一茶匙的麵粉倒在半杯熱水裏麵攪勻。再用茶匙盛一兩滴碘酒倒入杯內,杯中的液體馬上變成深藍色。
你剛才做的這個實驗,實際上就是化學家用來檢查某種物質裏麵裏否含有澱粉的方法。許多植物都含有澱粉。澱粉的分子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組成的。糖也是由這三種原子組成,不過組合方式不同,所以才使得糖和澱粉大不相同。
隻是碘一碰上含澱粉的東西就變成藍色。上麵的實驗證明麵粉裏麵含有澱粉。
用一小滴碘酒滴到一小片馬鈴薯、一條通心粉、蘋果、麥片或者糖上麵,看看它們中間哪幾種裏麵含有澱粉。
化學煙圈
找一隻馬糞紙做的鞋盒,在盒的前側開一個圓孔,可用打孔來鑽孔,孔的直徑大小以5毫米至10毫米為宜。如果自製紙盒,大小以300×150×150毫米為宜,並要注意使紙盒密閉。
打開盒蓋,在盒內放兩隻培養皿或小燒杯,一隻培養皿內加10毫升濃鹽酸,一隻培養皿內加10毫升濃氨水,蓋上盒蓋,盒內立即產生濃厚的白煙,這就是NH4CL。
這時,你隻要輕輕地拍打一下盒蓋,一個白色的煙圈就會從圓孔中射出,和真的煙圈幾乎沒有什麼兩樣。
碘酒變色
在皮膚腫處塗上碘酒,開始是深紫色的,可是過了幾天顏色就會全部消失了。碘酒的顏色哪裏去了呢?
若想知道碘酒顏色的去向,讓我們先做一個實驗吧。找一個裝藥片的小玻璃管,洗淨後烘幹。取高粱米粒大的碘放進小管底部,用鑷子夾住放在火焰上加熱。當出現紫色的氣體後,將一幹淨的小玻璃片放在管口上,停止加熱。
這時就會發現,這種氣體遇冷後並沒有變為液體,在玻璃片上凝結成一堆暗黑色的、有光澤的晶體。這證明碘具有升華的性質。了解了碘的這種性質,我們就會明白,塗在皮膚上的碘酒顏色的消失,是由於碘酒裏的碘在體溫的作用下,逐漸升華的緣故。
碘是法國化學家古爾多瓦在1811年的一次實驗裏,把硫酸倒在海草灰製備的碳酸鈉中發現的。當時古爾多瓦沒有確認這種物質是什麼,後來在他朋友的幫助下,才弄清這種物質就是我們今天做碘酒用的碘。
燃燒的冰塊
做這個實驗前,自己可以先製一塊冰。特別是在夏天不好找冰的情況下,更為需要。
找一個裝香脂的小鐵盒洗幹淨,盛半盒水。再買兩隻冰棍,把冰棍敲碎後,和二湯匙洗滌鹽混和,放在一隻飯碗中。把香脂盒放在裏麵,然後用蘸濕的毛巾蓋住飯碗,過約15至20分鍾後,鐵盒裏的水便結成冰了。
把冰取出後,便可進行實驗了。取一小塊電石,也叫碳化鈣,放在冰塊上。然後擦著一根火柴,往冰和電石接觸的部位一點,片刻就著起火來,而且越燒越旺,就像冰著了火一樣。但當電石消耗完以後,火焰也就漸漸地消失了。
冰塊和電石放在一起能夠著火,主要是因為電石和水能發生激烈的反應,放出一種可燃性氣體叫乙炔,也叫電石氣。當用點燃的火柴接近冰塊時,使冰塊發生微融,產生少量的水。
水和電石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乙炔氣。乙炔通火開始燃燒。乙炔燃燒後,產生的熱量進一步使冰融化。水又和電石發生作用,不斷的生成越來越多的乙炔氣,火焰就逐漸地旺起來,直到電石作用完結為止。電石和水作用,是製取乙炔氣的一種方法。
汽水裏的氣體
把一大湯匙的醋和發酵粉倒在一玻璃杯的水中,再放三粒樟腦丸進去,在樟腦丸上即刻出現許多二氧化碳的小氣泡,這些小氣泡好像一個個浮筒,把樟腦丸浮起在水麵上等氣泡破後,樟腦丸下沉,再出現氣泡,樟腦丸又浮上來。這種時而浮起時而下沉的情況可以持續好幾個小時,直到這種化學運作完結為止。
請注意有些泡始終不破,但是這些氣泡往往出現在粗糙的樟腦丸表麵上。這些氣泡好像汽水裏產生的氣泡。我們喝的汽水就是由配有糖和香料的水加入二氧化碳形成的氣體製成的。這種氣體實際上已溶在水裏。打開汽水瓶塞,冒上來的小氣泡就是二氧化碳。這些氣泡使汽水產生一種碳酸氣的味道。
燭焰顯字
把鋼筆在醋裏麵蘸一下,再在一張厚厚的白紙上寫上幾個字。要多蘸幾次,使字的筆畫粗重。醋很快就幹了,而且不留一點痕跡。
點一支蠟燭放在水槽裏,因為這樣會使實驗安全妥當。放好蠟燭以後,就把這張用醋寫了字的紙放在燭箱上大約2.5厘米高的地方烘烤,注意要把紙片不停地移動,不能隻烤一點,否則紙容易著火。這樣過了不久,你就會看到紙片上顏色焦黃的字跡。
用醋在紙上寫字,酷與紙發生化學變化,形成了一種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比紙上沒有寫字的地方更易燃燒,紙在火焰上烤的時候,寫上字的地方就先被烤焦。用檸檬汁、葡萄汁或者牛奶汁寫字,結果也會同醋寫的一樣。
自製農藥
現在,不少人喜歡在自己的庭園裏或者花盆裏栽種花草樹木,以美化我們的環境。但是,有時候樹上會長蟲,把我們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毀壞了。不妨在家裏自製一點農藥來防治這種病蟲害。製法簡單,價錢便宜,又不需要特殊儀器的農藥,要算鈣硫合劑了。
下麵介紹鈣硫合劑的做法:
在燒杯或搪瓷杯等其他容器中加28克生石灰,再慢慢加入75毫升水,混合均勻後即變成熟石灰。然後往燒杯中加56克研細的硫黃粉,用酒精燈加熱煮沸一小時,反應過程中應不時攪拌,並補充因蒸發而損失掉的水分。因煮沸時會產生刺激性的氣味,所以最好室外製備鈣硫合劑。把它貯存在玻璃瓶內,將瓶蓋蓋嚴,放在陰涼處,可以長期使用。
鈣硫合劑用水衝稀10倍可以殺滅害蟲,用水衝稀40倍時,可以用來殺死花草和樹葉上的細菌,使用的時候以噴霧法最好。
指紋檢查?
1.實驗原理
碘受熱時會升華變成碘蒸氣。碘蒸氣能溶解手指上的油脂等分泌物,並形成棕色指紋印跡。??
2.實驗用品
試管、橡膠塞、藥匙、酒精燈、剪刀、白紙、碘。
3.實驗步驟
(1)取一張幹淨、光滑的白紙,剪成長約4cm、寬不超過試管直徑的紙條,用手指在紙條上用力摁幾個手印。
(2)用藥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試管中。把紙條懸於試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麵不要貼在管壁上),塞上橡膠塞。
(3)把裝有碘的試管在酒精燈火焰上方微熱一下,待產生碘蒸氣後立即停止加熱,觀察紙條上的指紋印跡。
魔棒點燈?
1.實驗用品
表麵皿、玻璃棒、酒精燈、高錳酸鉀晶體、濃硫酸。
2.實驗步驟
(1)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麵皿(或玻璃片)上,在高錳酸鉀上滴2.3滴濃硫酸;
(2)用玻璃棒蘸取後,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立刻就被點著了。??
建造?“水中花園”?
1.實驗用品
矽酸鈉、鹽的晶粒、硫酸鹽、硝酸鹽。
2.實驗步驟
(1)?將矽酸鈉(Na2SiO3)溶於水中製成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水玻璃;?
(2)?輕輕將鹽的晶粒,如鈷、鐵、銅、鎳和鉛的氯化物,鋁、鐵、銅和鎳的硫酸鹽,鈷、鐵、銅和鎳的硝酸鹽,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搖混),則五彩繽紛的“花”就慢慢地生長起來了。?
噴霧作畫??
1.實驗原理
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鉀(KSCN)溶液顯血紅色,遇到亞鐵氰化鉀〔K4[Fe(CN)6]〕溶液顯藍色,遇到鐵氰化鉀〔K3[Fe(CN)6]〕溶液顯綠色,遇苯酚顯紫色。FeCl3溶液噴在白紙上顯黃色。
2.實驗用品
白紙、毛筆、噴霧器、木架、按釘、FeCl3溶液、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
3.實驗步驟
(1)用毛筆分別蘸取硫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濃溶液、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在白紙上繪畫。??
(2)把紙晾幹,釘在木架上。??
(3)用裝有FeCl3溶液的噴霧器在繪有圖畫的白紙上噴上FeCl3溶液。??
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
1.實驗原理
稀硫酸在加熱時成為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脫水性,使纖維素(C6H10O5)n失水而碳化,故呈現黑色或褐色。洗去多餘的硫酸,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或字。?
2.實驗用品
毛筆、5%的稀硫酸、木器(或竹器)。
3.實驗步驟
(1)用毛筆蘸取質量分數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畫花或寫字。?
(2)晾幹後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時間,用水洗淨,在木(竹)器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樣或字跡。??
蛋白留痕?
1.實驗原理
醋酸溶解蛋殼後能少量溶入蛋白。雞蛋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球蛋白,它在弱酸性條件中發生水解,生成多肽等物質,這些物質中的肽鍵遇Cu2+發生絡合反應,呈現藍色或者紫色。?
2.實驗用品
雞蛋、毛筆、醋酸、稀硫酸銅溶。
3.實驗步驟
(1)取一隻雞蛋,洗去表麵的油汙,擦幹。?
(2)用毛筆蘸取醋酸,在蛋殼上寫字。?
(3)等醋酸蒸發後,把雞蛋放在稀硫酸銅溶液裏煮熟。?
(4)待蛋冷卻後剝去蛋殼,雞蛋白上留下了藍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跡,而外殼卻不留任何痕跡。?
自動長毛的鴨子?
1.實驗原理
鋁為活潑金屬,但由於鋁表麵有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鋁與空氣的反應。HgNO3溶液塗上去後,破壞了致密氧化膜,同時形成Al-Hg合金,使得Al表麵不能再形成致密氧化膜。Al可以持續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白色A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