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魔術的學習指導(上)
魔術的含義和種類
魔術的含義
魔術是能夠產生特殊幻影的戲法,即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裝置把實在的動作掩蓋起來,使觀眾感覺到物體忽有忽無、變化不測的一種雜技。魔術師用極敏捷、使人不易覺察的手法和特殊的裝置將變化的真相掩蓋住,而使觀眾感到奇幻莫測。
魔術一詞是外來語,我國古稱“幻術”,廣東稱“掩眼法”,俗稱“變戲法”。
魔術依靠靈活運用光、聲、電等物理或化學的多種科學原理,用奇特的藝術構思,造成種種離奇巧妙的表演形象。魔術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出現在我國漢代的“百戲”中,至唐宋年間,魔術作為一種表演技藝尤為發達。
近百年來,隨著中外藝人交流日益增多,國外魔術也大量地傳入我國。那時,南方的魔術藝人側重於吸取西歐的魔術表演手法,北方則更多地借鑒了亞洲的魔術技藝,因此,出現了我國魔術的南北兩大流派。所謂南派,其表演講究道具造型的宏偉壯麗,表演優美灑脫,一般不說話;北派多重於手上技巧,除表演細膩外,還注重“使口”(說功),這成為北派魔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後來,隨著南北派交流日益增多,相互取長補短,現在南北兩派之分已不甚分明。
魔術的分類
古今中外的魔術節目種類眾多,五花八門,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數字,也沒有人認真統計過。根據魔術節目內在的規律可以把它們分成幾大類:
1.按表演場地分類
舞台魔術:它利用舞台作機關,台幕作背景。所用的道具均與舞台相聯係,不能在室內或沒有設備的地方應用,所以稱之為舞台魔術。很多舞台魔術,利用燈光,以眩耀觀眾的視線。舞台的背景,以黑、深紅、深藍、墨綠等色的布幕為最佳。因深色背景可以掩護魔術上的秘密。另外配上音樂伴奏,可作出更精彩的表演。
室內魔術:它多數采用小巧玲瓏的道具。由於室內魔術與觀眾們的座位很接近,又沒有可以作掩護的背景、機關,那就必須充分發揮演員的機智和才能了。
宴會魔術:所謂宴席魔術是指魔術師在宴席上為賓朋表演的魔術。此魔術所需要的場麵要比家庭魔術大許多,觀看者也多一些。魔術師可以站在那裏表演,也可來回走動表演,這樣活動的範圍就變大了,表演時也比較輕鬆、自然。表演的內容基本上以小型手彩魔術和小型門子活兒為主,但必須帶有很強的趣味性,隻有這樣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才能增加宴會的喜悅氣氛。
近景魔術:即近距離觀看的魔術,它具有與觀眾互動性強,對細節手法要求高等特點。因為與觀眾麵對麵接觸,觀眾又常常可以觸摸表演物,往往帶來的震撼極大。
2.按曆史角度分類
中國魔術可以分為“中國古代魔術”和“現代魔術”。經常在一些表演當中看到某人擅長“古典戲法”,即屬於中國古代魔術中的一種。
3.按原理與技術分類
這種分類不是絕對的,表演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交叉使用不同的原理與技術,又可分為:
手法類:以手法技術為主,必須勤練才能表演。
器械類:以巧妙設計的機關、器械來進行表演。
心理類:根據心理學的原理來進行魔術表演。
科技類:以化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作為依據來進行表演。
4.按表演規模分類
大型魔術:也叫作“巨型魔術”,俗稱,“大活兒”。所使用的道具體積比較大,主要用來“變人”或更大的動物。
中型魔術:也叫作“中活兒”。
小型魔術:也叫作“小魔術”,又稱“小活兒”。所使用的道具小而精致,可以放在手上表演,也可以放在彩桌上進行表演。
5.按表演專題分類
某位魔術師擅長某種道具的魔術,常把同一道具的魔術組合在一起演出,形成一個專題。專題魔術包括:
硬幣魔術:利用硬幣進行表演,魔術師通常愛用人民幣壹元幣和美金五角幣進行表演。
紙牌魔術:紙牌魔術用撲克牌進行表演,紙牌魔術往往有上萬種之多。
絲巾魔術:用絲巾、紗巾作道具進行表演的魔術。
繩索魔術:解繩索或掙脫繩索之類的表演。
海綿球:用海綿或海綿球進行的魔術表演。
心靈魔術:讀心術、透視、預言等超能力類的魔術。
6.按魔術效果分類
一位美國魔術師達裏爾·費茲奇曾在他的著作《魔術腦》中為魔術的效果做了以下的分類:
製造:包括出現、製造和繁殖。
消失:將固體遁形。
移位:將固體由這方遁形至他方出現。
改變:質與形的改變。
穿透:一個固體物毫發無傷地穿過另一個固體物。
複原:將完全破壞的東西恢複原狀。
賦予生命:使無生命物自己會動。
飄浮:改變其重力。
吸引力:神奇的吸附力,也是改變重力,但須有另一個有形的物體來吸附。
刀槍不入:反人體自然現象。
反自然物現象:反常或畸形的人或動物。
跟觀眾比賽:請觀眾上台照著做,結果卻不一樣。
共同反應:操縱某一物體,而另一相同物體則有同樣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