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猜謎的學習指導(3 / 3)

你能猜出蘇小妹的這三則謎語嗎?

(謎底:人名:張飛、關羽、孫權、孔明、陳勝、陸遊、孫策、朱溫;物名:獨木橋;字名:小妹同意)

孫子戲爺爺

王大爺有兩個孫子,大的叫小敏,小的叫小明。這兩個孫子從小就聰明天真活潑,王大爺非常喜歡。

有一天,王大爺對他倆說:“你倆去給我買一樣東西。這種東西是:‘兄弟兩個一般高,遇事兩人合作好,若有吃的它先嚐,客人赴宴它先到’。”機靈的小明骨碌了幾下眼珠之後說:“爺爺,買多少呀?”王大爺說:“若為時日,月兒圓。”小敏聽了高興地叫著:“知道了,知道了。”於是兩人蹦蹦跳跳地上街去了。

小敏和小明買了東西回來,他倆想考考爺爺。當爺爺問他們買來了沒有時,小敏說:“買了,但不是我一個買的,我買了六的一半,小明買了十有餘。爺爺,你知道我倆各買了多少嗎?”爺爺笑著說:“小敏買的數是三,小明買的數是十二,對嗎?”小明拍著小手大叫:“不對嘍!考倒爺爺嘍!”

請你想一想:王大爺叫孫子買什麼?買多少呢?兩孫子各買了多少?

(謎底:買筷子,共15雙,小敏買8雙,小明買7雙。)

巧對得球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才思敏捷、知識淵博的學士叫紀曉嵐。紀曉嵐10歲那年,有一天和鄰居家的七八個小孩在街上玩球。恰好縣太爺坐轎子經過這裏。他們不小心把球踢進了轎子。小夥伴們一眼望去,隻見縣太爺板起麵孔,滿臉怒氣,一個個嚇得拔腿就跑。

這時,紀曉嵐卻不慌不忙地走到縣太爺轎前,深深地作了個揖,要討還球。縣太爺正想發火,見眼前是個彬彬有禮的小孩,隨即由怒轉喜,笑著說:“小孩子,我出個上聯讓你對。對得上,還你的球。對不上,球就沒收。上聯是:童子七八人,唯汝狡。”

紀曉嵐聽了一想,隨口答道:“縣官三五輩,僅公……還有一個字,我暫且不講。”

縣太爺急切地問:“僅公什麼?”

紀曉嵐接著慢慢地說:“如果大人還我的球,便是‘僅公□’;假使不還給我球,就是‘僅公□’。”

縣太爺連忙把球遞給他,並誇獎說:“這孩子了不起,長大定是棟梁之才!”

請您想一想,紀曉嵐所對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什麼?”

(謎底:廉或貪)

甘拜下風

古時候,有個名叫曹著的人,十分聰明,而且善於猜謎和製謎。某日,有個人想和曹著比高低,便找上門來,出了一則謎語給曹著猜:“臥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要求猜一動物。曹著聽後,沒有立即說出謎底,而是也出了一則謎給那人猜:“坐也臥,行也臥,立也臥,臥也臥。”也要求猜一動物。那人想了很久想不出。曹著提示說:“我的謎底能吃你的謎底。”聽到這句含意雙關的話,那人臉都紅了,不僅連聲稱讚曹著高明,還欽佩地向曹著作揖,自歎不如,甘拜下風。

你知道他們的謎底嗎?

(謎底:蛙、蛇)

要去何方

有三人想在星期日旅遊。他們商量去哪個方向時,甲說去南邊,乙說去北邊,丙在地上寫了一個“女”字。

猜猜丙要去何方?

(謎底:要去西邊)

巧攆秦檜

民間傳說:宋朝年間,韓世忠、梁紅玉駐守黃天蕩。秦檜不時竄到梁府挑撥韓嶽兩家關係,韓梁二將憤怒已極,但又不便直說。一天傍晚,韓梁二將在一起邊下棋邊論軍事。秦檜躲在一旁偷聽。

這時,韓世忠自言自語地說:“兗州無兒去,下著無頭衣,淚水一邊流。打一字。”梁紅玉接了下句:“蟲子鑽進布匹裏。打一字。”秦檜聽了,灰溜溜地走了。

請你說說韓、梁是怎樣巧攆秦檜的?

(謎底:滾蛋)

這是些什麼腿

一個兩條腿的東西,坐在一個三條腿的東西上,看著一個一條腿的東西,突然來了一個四條腿的東西,搶去了那一條腿。

兩條腿的急忙站起來,拿起三條腿,向那四條腿扔去;可是那四條腿的躲開了三條腿,帶著一條腿跑掉了。

請猜一猜一條腿的是什麼?兩條腿的是什麼?三條腿的是什麼?四條腿的是什麼?

(謎底:豬腿、屠戶、凳子、狗)

年齡各是多少

張大爺是個很幽默的人,尤其喜歡給人家猜謎。有一次,他在逗小孫子玩的時候,有一個人與他閑聊起來。當這個人問他多少高齡、小孫子出生多久時,他笑嘻嘻地說:“我寫個字給你看,我的年齡與孫子出生多久都在這個字裏麵了,你自己去猜吧。”說完,張大爺就寫了一個“精”字。

你能猜出來嗎?

(謎底:八十八、十二個月)

謎語綜合練習訓練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打一人體名稱)

(謎底:眼睛)

左一片,右一片,兩片東西不見麵。(打一人體名稱)

(謎底:耳朵)

綠衣漢,街上站,光吃紙,不吃飯。(打一用具)

(謎底:郵筒)

半空中,一隻碗,下雨下不滿。(打一自然現象)

(謎底:鳥巢)

千根線,萬根線,落到水裏就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謎底:雨)

一間屋,三個門,裏麵隻住半個人。(打一生活用品)

(謎底:褲子)

渾身毛,一條腿,不怕灰塵隻怕水。(打一生活用品)

(謎底:雞毛撣子)

紅門樓,白院牆,裏麵坐個胖兒郎。(打一人體名稱)

(謎底:嘴)

稀奇稀奇真稀奇,拿人鼻子當馬騎。(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眼鏡)

一雙玉燕靠地飛,早上出門夜裏歸。(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鞋子)

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扇子)

一隻狗,站門口,打一槍,就開口。(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鎖頭)

滑溜溜,光亮亮,眼睛生在屁股上。(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針)

一身毛,尾巴翹,不會走,隻會跳。(打一動物名稱)

(謎底:麻雀)

尖長嘴,鐵刺骨,咬一口,走一步。(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剪刀)

一對夫妻,同命相依,白天結合,晚上分離。(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鈕扣)

一物不才,比客先來;客來他不見,客走又出來。(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掃帚)

來自水中,卻怕水衝,回到水裏,無影無蹤。(打一調料)

(謎底:鹽)

姊妹一樣長,出入都成雙,酸甜苦辣味,他們總先嚐。(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筷子)

五個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長短不齊。(打一人體名稱)

(謎底:手)

直直一條小紅河,河水從來無浪波,天熱水位就上漲,天冷必定往下落。(打一醫療用品)

(謎底:溫度計)

遠看小洋樓,近看大饅頭,人在底下走,水在上麵流。(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雨傘)

指著你的臉,按著你的心,通知你主人,趕快來開門。(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門鈴)

一物三個口,你有我也有,有他不怎樣,無他就現醜。(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褲子)

四四方方,又白又光,姑娘請他,清潔衣裳。(打一日常用品)

(謎底:肥皂)

此物管八麵,人人有兩片,用手摸得著,自己看不見。(打一人體名稱)

(謎底:耳朵)

嘴巴大,舌頭小,抓住尾巴,又跳又叫。(打一學校用品)

(謎底:課鈴)

小小房屋是我家,家裏人多力量大,能寫字來能畫畫,個個都是小專家。(打一文具)

(謎底:筆盒)

一個小石潭,滿塘爛泥巴,飛來白天鵝,變成黑烏鴉。(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硯)

鐵嘴巴,愛咬紙,咬完掉個鐵牙齒。(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訂書器)

一張大嘴緊閉,兩隻耳朵豎直,一捏耳朵張口,碰見什麼都吃。(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鐵夾子)

一物生來真輕巧,身長羽毛不是鳥,沒有翅膀空中飛,落地沒腳難起跳。(打一體育用品)

(謎底:羽毛球)

木製架子空中懸,兩條辮子接上天,小小主人來駕馭,來回動蕩畫弧圈。(打一娛樂用具)

(謎底:秋千)

一排牙齒白的多,肚裏呼吸口唱歌,隻要你把牙齒按,一唱起來勁頭足。(打一樂器)

(謎底:風琴)

三足大怪物,牙齒幾十顆,肚裏吞鋼絲,嘴裏會唱歌。(打一鍵盤樂器)

(謎底:鋼琴)

像隻大蠍子,抱起似孩子,抓撓肚腸子,唱出好曲聽。(打一古典樂器)

(謎底:琵琶)

身體圓圓肚子空,不遇喜事不吭聲,節日遊行慶勝利,槌子越打越高興。(打一戲劇用品)

(謎底:鼓)

它的肚皮長得怪,能大能小變化快,肚裏裝的淨是歌。(打一鍵盤樂器)

(謎底:手風琴)

一物生來本領大,叫它說啥就說啥,說話就行走,行走就說話。(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毛筆)

一位姑娘瘦條條,頭重腳輕站不牢,兩個耳環飄左右,說起話來咚咚叫。(打一戲劇用品)

(謎底:搖鼓)

一根紫竹管,開了七扇門,風兒緊緊吹,句句是戲文。(打一古典樂器)

(謎底:簫)

像糖不是糖,有圓也有方,幫你改錯字,勞累不怕髒。(打一學習用具)

(謎底:橡皮)

頭小腳大眼睛多,身子精悍腰不駝,嗓子宏亮人人誇,嘴兒對嘴兒唱讚歌。(打一樂器)

(謎底:嗩呐)

是畫不能掛,有人也不大,最愛講故事,越看越愛它。(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連環畫冊)

一張圖,六個角,三群小猴來賽跑,有的走來有的跳,比比賽賽誰先到。(打一娛樂用品)

(謎底:跳棋)

一位老師不開口,肚裏學問樣樣有,誰要有事請教它,還得自己去動手。(打一文化用具)

(謎底:字典)

不是西瓜不是蛋,用手一撥會打轉,別看它的個兒小,能載海洋和高山。(打一學習用具)

(謎底:地球儀)

長方院子一牆隔,上下分開兩群鵝,多的不過五個整,少的一個頂五個。(打一工具)

(謎底:算盤)

世界各國在眼前,五湖四海不通船,高山不見一棵樹,平地沒有半分田。(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地圖)

一物生來真新鮮,鐵腿細長腳兒尖,一腿走路一腿站,腳印個個圓又圓。(打一學習用品)

(謎底:圓規)

要它做事先剃頭,頭不剃好就發愁,別的心圓它心直,學習學習不離手。(打一學習用品)

(謎底:鉛筆)

是鳥不會叫,是鷹沒有毛,喜歡頂風飛,就怕雨來澆。(打一娛樂用品)

(謎底:風箏)

有位好朋友,天天都來走,事事告訴你,從來不開口。(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報紙)

披在肩上,記在心上,烈士鮮血染,革命代代傳。(打一服飾)

(謎底:紅領巾)

一物果斷幹脆,專和黑的作對,宣傳科學文化,不惜骨折身碎。(打一教學用具)

(謎底:粉筆)

是馬不吃草,有腿不走道,天天在操場,人人把它跳。(打一娛樂用品)

(謎底:木馬)

一個白娃娃,二人跟他耍,跑到誰跟前,照頭打一下。(打一體育用品)

(謎底:乒乓球)

四四方方一塊田,一彎烏水在中間,黑羽鳥兒來啄食,一撒撒向白雲天。(打兩件文化用品)

(謎底:硯、墨)

在家清清白白,出門臉上畫花,走過千山萬水,敞開肚子說話。(打一文化用品)

(謎底:信)

叫馬,不會跑;叫球,不能打;叫鈴,搖不響;叫餅,吃不下。(打一個娛樂用品和三個體育用品)

(謎底:木馬、鉛球、啞鈴、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