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校園歌詠活動策劃案例
愛我學院 愛我中華
比賽目的
為紀念“五四愛國運動”,在廣大同學中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抒發鬥誌昂揚的情懷,營造青春洋溢、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展現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激發廣大學生愛國愛校之情,為祖國和學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而奮發努力。校區團委特組織舉辦以“愛我學院愛我中華”為主題的紀念“五四愛國運動”的紅歌比賽,以歌聲祝福祖國和學院的美好明天。
比賽時間
4月29日,下午1:00。
比賽形式
由各係部自行組隊選拔,最終機電工程係推薦6支隊伍參加比賽,車輛工程係推薦3支隊伍參加比賽。
比賽順序由各參賽隊伍抽簽決定。
比賽要求
1.參賽人員由本學院的師生組成。每隊參賽人數為50至60人,另設指揮1人。鼓勵老師參加。
2.參賽曲目。根據要求,每隊演唱兩首歌曲,一首為本校校歌,另一首為自選曲目,歌曲內容以歌頌祖國,歌頌黨,歌頌人民軍隊,歌頌美好生活為主題。
3.為豐富大合唱比賽形式,提高比賽質量,鼓勵表演形式多樣性,增強觀賞性,實效性。指揮、領唱必須是本隊參賽人員。
4.服裝整齊統一,紀律良好。
活動時間安排及內容
第一階段
3月9日到4月1日為組隊、學習校歌和紅歌階段。
由各班輔導員組織學生集體學唱,校區廣播站在播音時間滾動播出校歌和紅歌以便學生學唱。
第二階段
4月1日到4月19日預賽。
以係為單位組織比賽。按要求選出參賽隊伍,報送校區團委參加決賽。
第三階段
4月29日決賽。
獎項設置
比賽設有四個獎項: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3名。
具體安排:
主辦單位:校團委學生會
承辦單位:團委學生會文娛部
顧問組:對“紅歌會”比賽給出意見和建議。
策劃組:文娛部、主席團。決策“紅歌會”比賽的所有事項,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
後勤組:生活勞動部、宿管部、體育部。負責比賽道具的搬運和會場道具的擺放。
宣傳組:宣傳部、廣播站。以海報、廣播、橫幅等形式進行活動的宣傳。
評委組:院校領導及相關老師。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比賽進行評選工作。
保衛組:紀檢部。維持活動現場的秩序,營造良好的會場紀律。
機動組:文娛部、主席團。處理活動前、中、後的突發事件。
舞台組:秘書處。負責比賽舞台的裝飾和布置。
外聯組:社會實踐部。負責比賽的讚助事宜。
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團委學生會文娛部
歌頌祖國 肩負使命
活動目的與指導思想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周年,唱響愛國主旋律,構建和諧校園,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激勵學生們具有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精神,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根據學校統一安排,現決定舉辦“迎國慶歌詠比賽”。
通過此次合唱比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使學生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刻苦學習,奮發圖強;同時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增進同學間的友誼。通過比賽活動,加強學校美育,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建設“向真、向善、向上”的校園文化,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活動主題
歌頌偉大祖國,肩負神聖使命
活動時間與地點
擬定於9月29日在學校廣場舉辦,若有變動另行通知。
比賽形式
合唱。
比賽要求
1.演唱內容
內容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優秀革命歌曲及教育部推薦的演唱曲目自選一首,各班自選曲目盡量不要相同;必唱一首為《義勇軍進行曲》,共兩首。
2.選擇歌曲的難易程度適中,演唱時間在3分鍾至5分鍾。
3.演唱形式多樣化,可采用齊唱、合唱、領唱、朗誦加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但不可過於花哨。
4.參賽班級自備伴奏帶、伴奏碟。
5.演唱者表情自然、大方,著裝要統一、整潔、美觀。
6.各班可根據歌曲內容自行設計動作和準備道具。
7.合唱參賽班級必須有一名指揮,指揮手勢要到位,節拍感強。
8.各學班於9月14日前將節目單報政教處。節目單應包括節目演唱形式、歌曲名稱、班級、表演者人數。
9.要求各班全員參加。
獎項設置
本次比賽分最佳表演獎和優秀組織獎,兩種獎項。
最佳表演獎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2名;優秀組織獎1名。
評分標準
評分辦法
最佳表演獎由學校評委分別對各個參賽隊進行現場評分,總分采取100分製;參賽隊最終得分為去除1個最高分和1個最低分後其餘評委評分的平均分。優秀組織獎由學校組織專人評定。
1.最佳表演獎評分標準(100)
(1)選曲得當,緊扣主題(10分)
(2)服裝整潔、統一(10分)
(3)出入場井然有序、隊形美觀(10分)
(4)指揮準確,動作優美、富有感染力(10分)
(5)演唱要求:能準確地把握音準節奏,咬字準確、吐字清晰,演唱的歌曲必須完整流暢,聲音整齊、音色統一,無中途重唱、停唱現象,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能夠較好地表現出歌曲的情緒,表現歌曲的音樂形象。(50分)
(6)藝術處理形式新穎,有創意(10分)
2.優秀組織獎(100分)
(1)合唱隊伍由全班學生參加。(30分)
(2)觀眾組織效果好。按要求組織參與人數;按要求入場、就坐、撤離;不喝倒彩。(50分)
(3)現場氛圍的營造、服裝的協調、合唱演員精神麵貌好、對歌曲的感情表達到位、現場觀眾的情緒與活動主題協調。(20分)
注:以100分製進行計算。去掉評委打出的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後算出平均分。
比賽順序
按比賽前學校統一組織的各班抽號順序進行。
活動流程
1.全體師生共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校長致國慶祝辭。
3.教師合唱表演。
4.按節目單順序比賽。
5.宣布班級得分及名次,條件許可就即時頒獎。
6.全體師生合唱《歌唱祖國》。
活動要求
1.本次比賽力求公平、公正,將采取去掉最高分與最低分,取餘下成績的平均分為最後成績。
2.班主任組織學生規定時間內到操場指定位置坐好,以保證比賽按時進行。
3.各班應謹記安全第一,注意維持會場秩序。
4.比賽演出期間,各班級要保持文明,維護演出秩序。不得起哄、鼓倒掌。如有違反者,取消該班級的評獎資格。
5.尊重評委的評比結果,不得擅自議論評比結果。
比賽會場組織:
主任安排學生會成員監督學生紀律。
活動組委會
1.組長:
2.評委:
3.主持人:(由主任安排並負責主持串詞編寫)
4.音響:
5.總分:
6.攝像:
××學校
××年××月××日
歌唱青春 展現活力
舉辦單位
總策劃:學院學生處、團委
主辦單位:學院學生會
承辦單位:學院學生會文藝部
比賽主題
歌唱青春,展現活力,展現個性,唱響市政
比賽意義
為發掘大學生表演才能,豐富大學校園生活,讓大學生的個性得到展示,體現多方麵的才能。希望通過校園歌手大賽展現自我風采,激揚青春之歌。
比賽思路
比賽對象:全體在校學生,比賽選手要求喜愛歌唱,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選手還應具有自信、積極的精神風貌。
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出學生的風貌,大膽創新,讓自己成為亮點,用自己的歌喉唱出自我,唱出一片新天地。
比賽的格調應鮮明,有蓬勃的激情,創新的思想,藝術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提高藝術水平的同時,也實現了娛樂大眾的效果。
比賽分初賽、複賽、決賽。決賽時的服裝可以自己設計,設計出適合自己風格的服裝,決賽可以采用MTV,話劇等伴舞形式。
比賽還將邀請到嘉賓登場,活躍氣氛的同時,使比賽氣氛達到高潮。
比賽時間
1.初賽時間:11月19日至11月29日
初賽地點:學生活動中心
2.複賽時間:12月7日下午2點
複賽地點:學生活動中心
3.彩排時間:12月15日晚上7點至9點30分
彩排地點:學校前門廣場
4.決賽時間:12月16日晚上7點至9點30分
決賽地點:學校前門廣場
比賽流程
1.各係初賽流程
(1)賽前準備:邀請係裏專業的教師和學生當評委。
(2)比賽流程:
基本環節:演繹自選歌曲或者由評委喊停,主要以參賽選手的演唱技巧、咬字清晰來評分。
附加分環節:附加分環節將會分為兩個部分。
PART1:以唱歌為主,用電腦隨機挑選一首歌曲,主要考驗參賽選手的現場應變能力。
歌曲類型:流行的,懷舊的,美聲的等。
PART2:表演個人才藝,主要以體現選手的演繹能力。
總分=基本分+附加分。
各係:評選最高分的前5位參賽選手進入複賽。
備注:各係可以根據自己係的情況策劃初賽形式
2.複賽流程
(1)賽前準備:通知各參賽者要準備好自選歌曲,部門分配工作人員準備好必選歌曲,並要通知各參賽者歌曲名單,做好準備,邀請院內專業的老師擔當評委。
(2)比賽流程:以總分來評選,比賽分為兩部分。
PART1:30位選手各自演繹自選歌曲,從中選出比分前10名的選手進入決賽。
比賽方式:(1)演唱自選歌曲;(2)演唱大會指定歌曲即必選歌曲。
3.決賽流程
醒獅開場助慶,5分鍾;儀介紹嘉賓名單,並宣布比賽開始,3分鍾。
4.比賽流程
(1)10個選手依次演繹自選歌曲,每個單位可以有20至30秒的歌曲感言,統計本輪分數,通過第一輪分數,淘汰五名選手,其餘5個選手直接進行下一輪。(60分鍾)
(2)特教生歌曲手語表演。(6分鍾)
(3)遭淘汰的5個選手,進行1分鍾才藝表演,以中華文化為主題,1個單位進入下一輪。注:進行才藝表演的單位,可以以選手或單位代表的形式進行,老師直接評選出結果。(10分鍾)
(4)院舞蹈隊進行助興表演。(5分鍾)
(5)晉級的6個選手以抽簽的形式,分成兩組,各組以歌曲銜接、樂感模仿的形式演繹指定歌曲,每組淘汰1個單位。歌曲銜接:即音樂在某些時段會漸漸減弱,選手清唱繼續,適時時音樂會再次響起,考驗選手節奏感與應變力;樂感模仿:選手模仿抽簽的歌曲進行模仿演繹。(20分鍾)
(6)助興節目,邀請老師嘉賓進行獻唱。(5分鍾)
(7)最後一輪的4個單位各自演繹一首自選歌曲。每位選手演唱後進行小段訪問,每段訪問1分鍾以內。(25分鍾)
(8)邀請老師嘉賓進行評述。(5分鍾)
(9)進行頒獎,最佳台風獎、最佳演繹獎、冠、亞、季軍。(5分鍾)
(10)選手大合唱謝幕,進行清場。(5分鍾)
歌曲說明
1.評分標準
基本分——音準,節奏感,曲目連貫完整,演唱技巧,咬字清晰。
創意分——歌曲或者歌詞可以由自己創作,但前提是要主題要健康,體現當代大學生色彩。
精神麵貌——形象及穿著的服裝要整潔。
觀眾反應——取決於各係親友團的支持度的多少。
2.比賽獎項
冠軍、亞軍、季軍各1名,最佳台風獎,最佳演繹獎。
工作安排
1.前期工作
10月27日至11月29日,主要完成活動宣傳的落實、各係初賽選出入闈名單、司儀和讚助商、舞台背景的確定。
確定活動的主題內容,召開各係文藝部會議及院學生會各部門有關團體的會議,商討本次比賽的有關事宜。(10月27日)
開始進行司儀選拔,選拔主持人:由同學或老師推薦或通過觀察,擇優選拔,現象氣質佳,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和責任心都強的學生,主持人數量在3至4位(其中一位為特教生),組成風格和組成方式不限,主持人用語必須經過審查,並確定司儀稿,演講稿。(11月1日至11月12日)
展開前期宣傳活動,院宣傳部製作海報和橫幅,並在公布欄張貼。(11月1日至11月19日)
廣播站製作活動相關的宣傳版頭,並在固定時間進行播放。(11月2日至11月19日)
資訊部在網上論壇開設討論區,供師生了解本次活動的主題,意義與參賽選手的相關資料。(11月2日至11月19日)
派出幹事參與各係的海選,對各係入圍名單(5個單位)進行了解,並安排幹事跟進。(11月19日至12月3日)
2.中期工作
11月30日至12月14日,主要完成複賽選拔、籌備決賽所需的相關資源。
確定複賽選拔的內容,召開各係文藝部會議;與入圍選手進行交流。(11月30日)
安排幹事對選手的了解,並收齊音源,確定所需道具,伴舞人數,歌曲時間長短等。(12月1日至12月3日)
根據選手的歌曲時間長短,製定複賽流程表,並分配好時間。(12月3日至12月4日)
邀請老師嘉賓參與複賽選拔的評分。(12月5日至12月6日)
安排幹事參加複賽選拔的工作,並記錄相關情況。(12月7日)
籌備決賽所需物品、設施(包括租借和購置)。(12月10日至12月14日)
決賽助興節目:邀請老師嘉賓獻唱;院舞蹈隊、院街舞隊表演。(12月1日至12月14日)
準備符合活動主題的朗誦稿、大合唱歌曲。
對入圍10強名單進行了解,對他們進行決賽的相關培訓,進行抽簽安排決賽演唱順序,並派幹事跟進他們的排練情況。(12月8日至12月14日)
3.後期工作
2月14日至12月16日,將完成活動前所有準備工作,確保決賽當晚順利進行。
確定決賽相關內容,召開各係文藝部會議及院學生會各部門有關團體的會議,商討本次比賽的有關事宜。(12月14日)
加大對決賽的宣傳力度。(12月14日至12月16日)
預計決賽當晚所需時間,設計一張決賽時間分配表。(12月14日)
每位參賽歌手確定好參賽歌曲後,與其進行聯係,收齊音源,並確定所需道具,伴舞人數,歌曲時間長短,燈光要求等。(12月14日至12月15日)
確定決賽的信息,製定活動流程表。(12月14日)
展開彩排,所有歌手除校外嘉賓均要進行彩排,彩排後對其中出現的問題修正;了解所需要的道具,燈光,參賽歌手及表演嘉賓的需要,並進行登記,保證活動順利開展。(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