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試想世界上沒有了秩序是多麼的可怕,連生活在社會中的一個普通人,都要每天膽驚受怕。
佛塔上的老鼠
一隻四處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頂上安了家。佛塔裏的生活實在是幸福極了,它既可以在各層之間隨意穿越,又可以享受到豐富的供品。它甚至還享有別人所無法想象的特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笈,它可以隨意咀嚼;人們不敢正視的佛像,它可以自由休閑,興起之時,甚至還可以在佛像頭上留些排泄物。每當善男信女們燒香叩頭的時候,這隻老鼠總是看著那令人陶醉的煙氣,慢慢升起,它猛抽著鼻子,心中暗笑:“可笑的人類,膝蓋竟然這樣柔軟,說跪就跪下了!”有一天,一隻餓極了的野貓闖了進來,它一把將老鼠抓住。
“你不能吃我!你應該向我跪拜!我代表著佛!”這位高貴的俘虜抗議道。
“人們向你跪拜,隻是因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為你!”
野貓譏諷道,然後,它像掰開一個漢堡包那樣把老鼠掰成了兩半。
感悟心語
一個人隻要認請了自己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身份都辨別不認清,命運終究也是可悲的。
夢想是動力
在一些著名人物的傳記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往往要等上很多年,才能夠獲得成功。英國作家托爾金把自己半輩子的心血都花在他的三部曲史詩《行會首領》上。法國的薩特幾乎用了10年的時間來寫他的第一本書。在10年的時間當中,薩特隻專心撰寫這唯一的一本書,三易其稿,可是最後卻遭到了所有出版商的拒絕。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一個遠大的願望和夢想支撐著他們,他們能有這麼大的動力嗎?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夢想作為動力,他們又怎麼會犧牲自己生命中這麼多寶貴的時間呢?
很多藝術家們長達幾年地專攻一幅畫作、一本小說或一部戲劇他們過著完全沒有保障的生活,常常陷入貧困、經濟拮據,但是所有這一切他們都可以置之不顧,隻為了能夠使自己的夢想成真。演員歌唱家和舞蹈家也是如此,雖經幾年的奮鬥仍然不成功,但是他們卻從不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是過了很久才成名的。如果問他們:付出這麼多艱辛值得嗎?他們會回答說:必要的話,還將一直這麼做下去。一個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夢想在他人的眼裏也許會顯得“很古怪”,但是這恰恰是一個人真正擁有的財富。
感悟心語
凡是努力工作、具有創造力的人,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自己的願望,那他就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動力。
畢業典禮
有名學生,在畢業典禮那一天,向老師致謝並辭行。老師問他畢業後想幹什麼。
學生半認真半玩笑地說:“現代社會上的人都喜歡戴高帽子,所以我打算先去賣帽子,我手頭上有一百頂現成的高帽子可賣。”
老師嚴肅地說:“年輕人剛從學校畢業,應腳踏實地去做事,服務社會,造福鄉裏,賣高帽子總不是辦法。”
學生回答說:“在目前的社會,像老師這麼真摯城懇,誨人不倦的人,實在太少了,老師的臨別贈言令學生感佩不已。”
老師聽了很高興,仍然勉勵他多努力。
學生告辭時說:“老師,我的一百頂高帽子現在隻剩下九十九頂了,因為剛剛我已經送給您一頂了。”
又這麼一則故事。
有位善於奉承的人,被閻王爺知道了,閻王非常看不慣他的作風,命牛頭到陽間捉拿此人,以免世間有人受其害。
奉承者被提到閻王殿,閻王大聲說:“我判你下油鍋,以杜絕後患。”說著說著閻王突然放了一個響屁。
奉承者脫口說:“大王之屁,聽起來像竹絲琴弦之聲,聞起來有如射香蘭花之味。”
閻王聽後大喜,不但免其油鍋之刑,還叫牛頭帶他到後殿去,賞他一桌酒宴。牛頭領他走到半路,他深深看了牛頭一眼後說,(老兄相貌不凡,兩角彎彎有如天邊的明月,兩眼炯炯有神好比天上的星星,此乃大富大貴之相)。
牛頭聽後高興地說:“大王的酒宴還早,不如先到我家用些點心再去吧!”
感悟心語
從這一則寓言故事中,我們可以看道,渴望受人稱讚,是人類最微妙的本質,那怕隻是簡單的一句讚語,都會令對方感到無比的溫馨。
老鷹和蝸牛
世界上隻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還有一種,就是蝸牛。老鷹和蝸牛,以往我從來沒有把它們聯係在一起。它們是如此的不同:鷹矯健、敏捷、銳利;蝸牛弱小、遲鈍、笨拙。鷹殘忍、凶狠,殺害同類從不遲疑;蝸牛善良、厚道,從不傷害任何生命。鷹有一對飛翔的翅膀;蝸牛背著一個厚重的殼。
與鷹不同,蝸牛到達金字塔頂,主觀上是靠它永不停息的執著精神,客觀上則應歸功於它厚厚的殼。蝸牛的殼,非常堅硬,它是蝸牛的保護器官。據說,有一次,一個人看見蝸牛頂著厚重的殼艱難爬行,就好心地替它把殼去掉,讓它輕裝上陣,結果,蝸牛很快就死了。正是這看上去又粗又笨、有些負重的殼,讓小小的蝸牛得以萬裏長征,到達金字塔頂。在登頂過程中,蝸牛的殼和鷹的翅膀,起的是同樣的作用。可惜,生活中,大多數人隻羨慕鷹的翅膀,很少人在意蝸牛的殼。
感悟心語
老鷹與蝸牛的兩種奮鬥精神都值得我們景仰,我們需要的是學習它們那種永遠向前,拚搏不懈的精神。
一道終生受用的測試題
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車。一個是快要臨死的老人,他需要馬上去醫院。一個是醫生,他曾救過你的命,你做夢都想報答他。還有一個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夢都想嫁/娶的人,也許錯過就沒有了。
但你的車隻能在坐下一個人,你會如何選擇?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對你性格的測試,因為每一個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應該先救他。
你也想讓那個醫生上車,因為他救過你,這是個好機會報答他。還有就是你的夢中情人。錯過了這個機會。你可能永遠不能遇到一個讓你這麼心動的人了。
在200個應征者中,隻有一個人被雇傭了,他並沒有解釋他的理由,他隻是說了以下的話
“給醫生車鑰匙,讓他帶著老人去醫院,而我則留下來陪我的夢中情人一起等公車!”
每個人我認識的人都認為以上的回答是最好的,但沒有一個人(包括我在內)一開始都沒想到。
感悟心語
是否是因為我們從未想過要放棄我們手中已經擁有的優勢(車鑰匙)?有時,如果我們能放棄一些我們的固執,狹隘,和一些優勢的話,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