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貓之後,他又想到了:要吃什麼呢?我並不想讓貓去吃老鼠,但總不能跟我一樣隻吃一些野菜吧!於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隻乳牛,這樣那隻貓就可以靠牛奶維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發覺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顧那隻母牛,於是他又回到村莊中,他找了一個可憐的流浪漢,於是就帶著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到山中居住,幫他照顧乳牛。
流浪漢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跟修道者抱怨:“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修道者想一想也是有道理,他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他一樣,過著禁欲苦行的生活。
這個故事就這樣演變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後來,也許是半年以後,整個村莊都搬到山上去了。
感悟心語
這其實正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欲望就像是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不能滿足。而真正可悲的是:人是絕對不愁為自己的欲望找不到借口的。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爭取財富,卻少有時間享受;我們有越來越大的房子,但越來越少人住在家裏;開發了很多新藥,卻健康不在;有很多食物,卻無營養可言;到月球去然後回來,卻發現過個街到鄰居家有多麼困難;征服了外麵的世界,對自己內心世界一無所知;擁有盤古開天辟地以來最多的自由,但一點也不快樂。
王魚
布拉特島的水域中,有一種王魚。王魚有一種本領,能吸引一些較小的動物貼附在自己的身上,然後慢慢地吸收為自己身上的一種鱗片。其實那不是鱗,隻是一種附屬物。當王魚有了這種附屬物後,便會比沒有鱗的王魚至少大出4倍。可憐的是,當王魚到後半生時,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這種附屬物會慢慢脫離它的身體,使它重新回到那個較小的外形。被剝奪了鱗的王魚,是非常痛苦難堪的。它無法再適應這個世界,遊動得也很不自然,最後它去自殘,往岩石上猛撞,然後掙紮數日,死去。凡是看過王魚慘死的人,都會覺得王魚太慘;也都會認為,它們不該選擇附屬物作為自身的鱗片。那本來就不是自己的。
感悟心語
作為人,一生中很多情景,確實很像布拉特水域中的王魚。一個人的高位,一個人的名譽,當這一切到來時,確實會使人變為另一種模樣,比以往“高大”上數倍,就像王魚。問題是,它們總是要脫離你而去。很多人嚐到了丟官的淒慘,嚐到了英雄不再的失落,嚐到了人世間種種必然返回的無法接受。世界上的一些耀眼政客、馳騁江山的英雄、顯赫一時的名人巨富,常常要去布拉特島觀光。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去看王魚,希望從中得到更多的領悟。早早準備,早早從泥潭中拔腳。
斑馬為什麼有黑白條紋
很久以來,斑馬為什麼會有色彩對比強烈的黑白花條紋,對我來說一直是個不解之謎。在非洲大草原上,這身打扮實在是太顯眼了,這使它們很容易成為獅子、土狗之類食肉動物的攻擊目標。而且,就是吃肉的獅子和土狗,也有著與環境相匹配的保護色呢。
斑馬為什麼有黑白條紋?我曾經多次向人請教過這個問題。有人一本正經地說,這種條紋可以讓智商差點的捕食者分不清斑馬的頭和尾。而眾所周知,斑馬的後腿十分強勁有力,不小心站到後麵的捕獵者必受重傷。我不以為這種說法能有多少道理。有人說是因為斑馬天生愛美,還有人說這是造物主一時疏忽。
昨天閑翻雜誌,才發現正確答案。原來,在非洲大陸,有一種可怕的昆蟲——舌蠅。動物一旦被舌蠅叮咬,就可能會染上“昏睡病”———燒,疼痛,神經紊亂,直至死亡。科學家研究發現,舌蠅的視覺很特別,一般隻會被顏色一致的大塊麵積所吸引。對於有著一身黑白相間條紋的斑馬,舌蠅往往是視而不見的。斑馬的條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的結果。在進化過程中,斑馬的選擇雖然使它有更多的被捕獵的風險,但也使它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擾,使它們的群體不斷地發展壯大起來。現在,斑馬已經成為非洲大草原上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
感悟心語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把所有的好處都占完了。你總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到些什麼。你總要學會接受生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後,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人生隻在呼吸之間
有一天,釋迦牟尼靜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奧義。
他心有所悟。便問身邊的弟子:人生幾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幾十年吧。
釋迦牟尼搖了搖頭。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輕聲答道:“真正稱得上人生的隻有幾年吧。”
釋迦牟尼又搖了搖頭。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問:“依您之見呢?”
釋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隻在呼吸之間。”
感悟心語
佛祖的徹悟,在常人之上。人之一生,猶如一呼一吸,生和死,隻是瞬間的轉化。了悟這點.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須務.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過程。人在每呼吸一瞬間,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人生隻在呼吸之間。”時時更新自我,不眷戀舊我.不追悔往昔。“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吐故納新,讓生命之樹常青。
買白鼠帳單
一個建築公司的經理忽然收到一份購買兩隻小白鼠的帳單,不由好生奇怪。原來這兩隻老鼠是他的一個部下買的。他把那部下叫來,問他為什麼要買兩隻小白鼠?
部下答道:“上星期我們公司去修的那所房子,要安裝新電線。我們要把電線穿過一個10米長、但直徑隻有2.5厘米的管道,而且管道是砌在磚石裏,並且彎了4個彎。我們當中誰也想不出怎麼讓電線穿過去,最後我想了一個好主意。我到一個商店買來兩隻小白鼠,一公一母。然後我把一根線綁在公鼠身上並把它放到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隻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逗它吱吱叫。公鼠聽到母鼠的叫聲,便沿著管子跑去救它。公鼠沿著管子跑,身後的那根線也被拖著跑。我把電線拴在線上,小公鼠就拉著線和電線跑過了整個管道。”
感悟心語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類的想象力是科學的一種神秘附屬物。它又是人類積極思考和探索的最初表現形式,畢加索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你長大成之後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藝術家的靈性。”他的這句話很是值得大家去思考。
你到底想要什麼
有一個25歲的小夥子,因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他跑來向柯維谘詢。他對自己的生活目標是: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他生活的動機似乎不全是出自私心而且是完全有價值的。
“那麼,你到底想做點什麼呢?”柯維問。
“我也說不太清楚,”年輕人猶豫不決地說,“我還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我隻知道我的目標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