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寓言的寓言
有一個寓言也許你早已聽過,但是,我們所有的“寓言智慧遊戲”卻都要從這個“關於寓言的寓言”裏開始,所以,請你耐心地聽我再把這個故事講一遍,然後我們一齊來說說這個“關於寓言的寓言”,再接著我們的“教育智慧遊戲”。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光滑的牆壁上,一隻螞蟻在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滾落下來,這是它的第七次失敗。然而過了一會兒,它又沿著牆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個人注視著這隻螞蟻,禁不住說:“一隻小小的螞蟻,這樣執著頑強,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現在遭到一點挫折,能氣餒退縮嗎?”他覺得自己應該振奮起來,來勇敢地麵對他在生活中的那些困難。
第二個人注視著這隻螞蟻,也禁不住說:“可憐的螞蟻,隻要稍微改變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肯看一看,想一想……唉,可悲的螞蟻!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地失利,我該學得聰明一點,不能再蠻幹一氣了——我是個人,是個有頭腦的人。”果然,他變得理智了,他果斷地放棄了原先錯誤的決定,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個人也一直觀察著這隻螞蟻,他聽到這兩個人的話,就去問智者:“觀察同一隻螞蟻,為什麼他們兩人的見解和判斷截然想反;他們得到的啟示迥然而異。可敬的智者,請您說說在他們中間,哪一個對,哪一個錯呢?”
智者回答:“兩個都對。”
問者感到更困惑了:“怎麼可以都對呢?對螞蟻的行為,一個是褒揚,一個是貶抑,對立是如此的鮮明您是不願還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智者笑了笑,回答:“太陽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夜晚投灑光輝,它們是‘相反’的,你能不能告訴我,太陽和月亮究竟誰是誰非?”
是的,所有的意義就全在這裏:我們的這一百個寓言隻不過是那隻在光滑的牆壁上艱難的往上爬,爬到一大半滾落下來的螞蟻。我們的解讀,也不過是第一個的褒揚和振奮,或者是第二個人的貶抑和反思。但是,我們希望你是那個智者,能夠看到這隻寓言螞蟻中全部的奧秘,而不要成為那第三個人,他不能自己從故事本身中得益,而隻能聽從他人的解釋。
也就是說,我們試圖在為每個寓言打開一道門,讓亮光透進來。但顯然,這裏並不隻有一道門,它可能還有更多的窗戶,更多的門。你可以也應該看過這道門後,找到你自己的門和窗戶,進入那寓言的智慧深處。
譬如這個故事,有一個人打開的窗戶裏透入的是這樣的光亮:教育,也不過是在“執著”與“變通”之間尋找一條最合適的道路。我們該教會學生堅持到底,還是靈活變通呢?
而另一個人,也許他會這麼說:第三個人的錯誤,正在於他采取了過多的思考而不是行動。行動,無論是第一個人的朝一個方向前進,或者第二個人的選擇一個新的方向,他們都將尋找到所需要的新的奶酪。我們不要停留在原地一味地苦思冥想,徒勞地討論哪一種教育最有意義,卻白白地錯過了孩子們受教育的黃金時間。討論一個月的識字教育有沒有意義,不如用一個小時去教他識字,或者選擇讓他繪畫和唱歌……
感悟心語
他們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呢?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打開了自己的窗戶,讓自己智慧照亮了一個死的寓言。
長頸鹿和鵝卵石
下麵這個故事是我在電視裏看到的:當動物學家萊克斯在西伯利亞親眼看見一頭巨大的長頸鹿倒下時,不但他為長頸鹿扼腕歎息了好長時間,作為電視觀眾的我,也為那個悲壯的場麵感歎了好久。那時,長頸鹿因為口渴得厲害,便去一條小溪邊喝水。萊克斯發現小溪裏的水很淺,還不到長頸鹿的腳踝,他正站在一旁,架好了攝像機準備錄下長頸鹿喝水的鏡頭。
可就在長頸鹿剛剛走下小溪準備伸長脖子飲水時,突然腳下一滑,它那龐大的軀體轟然摔倒在了小溪裏。原來它的前腳不小心踩到了一顆鵝卵石,鵝卵石因為長期泡在水裏而長了一層青苔,就是那顆長有青苔的鵝卵石將這隻龐然大物給摔倒了。躺倒在小溪裏的長頸鹿怎麼掙紮也爬不起來,因為它的腿太長,身體太重,外加一條長長的頸,一旦躺倒在地就很難站起來。盡管萊克斯也很為它著急,但憑他一個人的力量也是毫無辦法的,而在那茫茫的西伯利亞大草原,除了他這個動物學家再也找不到人可以幫助,長頸鹿將最後一點力氣掙紮完,終於垂下頭去淹死在了淺淺的溪水中。
一個看似龐大鮮活的生命,卻在一瞬間喪生於一顆小小的鵝卵石。在我們的人生中,這樣的例子其實是很多的。據報載,20年前的500強企業,現在沒剩下幾家了。其主要原因就是高層的決策失誤而導致企業破產。而那些決策者,往往也是因為有著像長頸鹿一樣的驕傲心態,自以為很強大,而忽視了腳下那長了青苔的鵝卵石。要知道,千裏江堤潰於蟻穴,往往看似強大的東西,其實不堪一擊!日本鬆下電器的創辦人鬆下幸之助說過這樣一句話:公司裏的事有百分之九十我不知道。試問,現在的企業決策者有哪一個能夠如此虛懷若穀?另外,史玉柱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離破產永遠隻有十二個月。這是一種居安思危的精神!我想,企業的決策者們如果都具備了鬆下幸之助的虛懷若穀,再加上史玉柱居安思危的精神,又有哪一家企業能夠輕易破產?
感悟心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鵝卵石還有很多,比如驕傲自滿,比如剛愎自用,比如利欲熏心,比如貪贓枉法,甚至一個不衛生的習慣……這些都是侵害我們生命和事業的鵝卵石。
自我獎賞
在台灣旅遊時,聽過這麼一段感人的故事:
台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時家境貧寒,父母以賣豆腐維持生計。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曉時,他便與第弟起身丁作,兩人治街叫賣。他告訴弟第說:“我們把賣豆腐所賺的錢,拿回家給母親,幫助家人過活。我們給自己的獎勵品是你我共享一塊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感悟心語
那塊共享的豆腐,是他們勞動後換來的代價,是生命中愉悅的獎賞。生命必須付出代價,要勞苦,要勵煉,才能享受成果。適當的獎勵,使得一切的勞動及付出獲得了肯定。然而,獎勵不一定要由別人來給,自我獎賞其實也一樣中人滿意,激勵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鎖鏈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準備離開他所住的村莊,到無人居住的山中去隱居修行,他隻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就一個人到山中居住了。後來他想到當他要洗衣服的時候,他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於是他就下山到村莊中,向村民們乞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虔誠的修道者,於是毫不考慮地就給了他一塊布,當作換洗用的衣服。
當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後,他發覺在他居住的茅屋裏麵有一隻老鼠,常常會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服,他早就發誓一生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意去傷害那隻老鼠,但是他又沒有辦法趕走那隻老鼠,所以他回到村莊中,向村民要一隻貓來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