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書本上東西並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套用,最好的做法是,既有豐富的書本知識,又能在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差不多先生傳
你知道中國有名的人是誰?提起此人,人人皆曉,處處聞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縣各村人氏。你一定見過他,一定聽別人談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上,因為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子也不小,但他的記性卻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細密。
他常常說:“凡事隻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時候,他媽叫他去買紅糖,他買了白糖回來,他媽罵他,他搖搖頭道:“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
他在學堂的時候,先生問他:“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他說是陝西。先生說:“錯了。是山西,不是陝西。”他說:“陝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嗎?”
後來他在一個店鋪裏做夥計,他也會寫,也會算,隻是總不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掌櫃的生氣了,常常罵他,他隻是笑嘻嘻地賠小心道:“千字比十字隻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嗎?”
有一天,他為了一件要緊的事,要搭火車到上海去。他從從容容地走到火車站,遲了兩分鍾,火車已開走了。他白瞪著眼,望著遠遠的火車上的煤煙,搖搖頭道:“隻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還差不多。可是火車公司,未免太認真了。8點30分開,同8點32分開,不是差不多嗎?”他一麵說,一麵慢慢地走回家,心裏總不很明白為什麼火車不肯等他兩分鍾。
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時尋不著東街汪大夫,卻把西街的牛醫王大夫請來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裏焦急,等不得了,心裏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於是這位牛醫王大夫走近床前,用醫牛的法子給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點鍾,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嗚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隻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格言,方才絕氣了。
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都學他的榜樣。於是人人都成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國從此就成了一個懶人國了。
感悟心語
一個人隻有勤勞、辦事認真,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也才能幹出一番事業來。
動物學校
有一天,動物決定它們必須做件偉大的事,以便迎接所謂“新世紀”的到來,所以它們創建了一所學校,並發誓讓它以後象牛津、劍橋一樣。
學校內教授的活動課程包括跑步、爬行、遊泳及飛行。為了方便管理,所有的動物都參加了每一項課程。
鴨子在遊泳項目上的表現非常傑出,甚至比老師還優秀,但在飛行方麵,它的成績隻是剛好及格而已,而跑步的成績更是慘不忍睹。因為它腿短而身軀太胖,勤奮的鴨子隻好每天放學後,留下來練習跑步。它持續地練習,直到它那有蹼的腳都磨破了,仍然隻有遊泳一項及格。但是及格標準隻適用於學校,所以除了要上學的鴨子外,沒有人在乎這件事。
開始時,兔子跑步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但不久後,它便因為遊泳前繁瑣的化妝工作感到神經衰弱。而且,遊泳池裏的水老是讓它抽筋。
小鬆鼠本來在爬行課程上表現優異,直到有次上飛行課時,老師要求它從地麵起飛取代從樹梢滑落,卻造成它心理上極大的挫敗感。後來它因運動過度導致肢體痙攣,使它在爬行及跑步課程隻得了70分,剛好及格。
老鷹是一個問題兒童,也因此被嚴厲地懲罰。以爬行課程作例子,它不但打敗其他同學先到樹頂,同時也堅持用自己的方式,老師把這個情況反應給學校,學校禁止老鷹在爬行課程中使用翅膀。
一學年結束後,一隻在遊泳、跑步、爬行方麵表現極佳,而且稍微具有飛行能力的奇特鰻魚,平均分數最高,成為畢業代表。
土撥鼠拒絕入學,同時也反對納稅,因為學校未將挖掘列入課程。它們將自己的小孩送到獾的地方學習,後來土撥鼠及地鼠也紛紛加入,成立了一個成功的私立學校。
感悟心語
平均主義是扼殺天才的利器,教書育人也好,企業用人也好,都要充分認識到每個人的特長,提供一個真正公平的環境,讓優秀者更優秀。可歎我們現在的標準仍然是照顧大多數,隻求平均及格就得,這無異於追求平庸。應該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經濟上如此,其它方麵也應如此,讓一部分人先聰明起來,與眾不同才會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