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八十章 第二步棋(3 / 3)

他話音一落,早已坐立不安的主事、郎中們便立刻告辭離開,向自己的寺部飛奔而去。

不到半個時辰,各部的尚書、侍郎,都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部門的卿、少卿紛遝而至,雖然也有個別部門不肯前來,但大多數重要的部門高官都來了,李維正已經開宗明義,這是奉皇上的旨意召開會議,如果不來,就是抗旨不遵,大義之下,眾高官不得不來。

開完會,卓敬匆匆回到朝房,他推開葉天明的房間便問道:“葉兄怎麼知道今天李維正會親自來開會?”

卓敬十分佩服地問葉天明,他知道葉天明雖是李維正的嶽父,但這種事情葉天明也不會知道,隻能說明葉天明卓有遠見。

“我早就看出來了,這就是他的第二步棋,天下能看出他這步棋的,沒幾個人。”

葉天明捋須得意地笑道:“恐怕皇上做夢也想不到,李維正所做的一切讓步、所提一切建議,都不過是煙霧彈而已,是要掩護他真正的用意,而他真正的用意,就是這個臨時軍務參議堂。”

卓敬沉思了半晌,便道:“我看不完全是,放開言禁、海禁都是重大決策,不會僅僅隻是煙霧彈,雖然軍務參議堂能讓李維正得到更大權力,但有個前提,要皇上同意,就像今天,李維正之所以能成功召開會議,就是因為皇上事先下了聖旨,如果皇上醒悟,不再給他這個旨意,那各寺部高官也未必肯來。”

葉天明微微搖頭,“卓兄,你以為李維正沒想到這一點嗎?試問,如果明天他再召集會議,關於對抗燕軍之軍糧漕運的方案,有抗燕這個大帽子壓著,你能不去嗎?這個責任你承擔得起嗎?所以我說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大義在他手中,除非你願意背上私通燕王的罪名。”

葉天明又背著手走了幾步,他忽然也有些疑惑地道:“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他這樣做畢竟法理上說不過去,有點偷雞摸狗的感覺,而且我一直還有個想不通的地方,他為何要給軍務參議會冠上‘臨時’二字,這樣一來,就有了取消的可能,難道這個軍務參議會僅僅隻是他的一種試探或者過渡嗎?”

兩人正疑惑著,忽然門外傳來一名吏目的稟報聲,“葉大人,你要的報紙來了。”

“噢!拿進來。”

門開了,一名吏目拿著一份報紙進來,報紙就是十天前剛剛創刊的《京城時論》,在‘不以言獲罪’的鼓舞下,不少名家都在上麵發表了時政評論文章,葉天明每天都要看。

他接過報紙對卓敬笑道:“這幾天有個筆名叫‘天寶舊人’的評論者連續發表了幾篇有深度的文章,前天他發表文章指出先帝之所以造胡惟庸大案,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廢除漢唐以來延續千年的相製,以君權取代相權,而且此人還指出如果皇位繼承者荒於政事,在君權高度集中的製度下必然會造成宦官專權,最後形成大明朝局嚴重腐敗的惡性事態,可謂一針見血,我很佩服此人的見解。”

卓敬也十分感歎道:“此事我也知道了,這兩天,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在議論這篇文章,影響很大,不過胡惟庸案確實是如此,我相信很多人也想到過,隻不過誰敢說出來?現在居然有人敢公開發表文章批評先帝,看來,李維正搞這個‘不以言獲罪’影響深遠啊!”

“說雖這樣說,不過現在才剛剛才開始,這個‘天寶舊人’膽子也太大了一點,還有這份《京城時論》的後台估計也很硬。”

葉天明打開了報紙,頓時一怔,卓敬也好奇地湊了上來,他也愣住了,隻見報紙的頭版頭條刊登著一篇署名為‘天寶舊人’的文章,一行鬥大的黑字映入眼簾:‘大明恢複唐製,重建三省六部製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