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心語
我們不能苛責猴子們彼此間的關懷與友情,但卻無法不痛心其愚昧無知,竟然因為好心而斷送了小猴子寶貴的生命。在為枉死的小猴子歎息的同時,不禁警覺到,在萬物之靈的人與人之間,不是也常發生類似的問題,許多小小的誤會,造成的委屈與不平,由於親友們的撥弄檢視,造成傷口越來越大,終至不可收拾,永遠無法愈合。
論文的問題
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博士生托尼,在寫畢業論文時糊塗了,因為他在歸納兩份相同性質的材料時,發現結論相互矛盾。一份是雜誌社提供的4800份調查表,問的是:什麼在維持婚姻中起著決定作用(愛情、孩子、性、收入、其他)90%的人答的是愛情。可是從法院民事庭提供的資料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在4800對協議離婚案中,真正因感情徹底破裂而離婚的不到10%,托尼發現他們大多是被小事分開的。看來真正維持婚姻的不是愛情。
例如0001號案例:這對離婚者是一對老人,男的是教師,女的是醫生,他們離婚的直接原因是:男的嗜煙,女的不習慣,女的是素食主義者,男的受不了。
再比如0002號案例:這對離婚者大學時曾是同學,上學時有三年的戀愛曆程,後來在同一個城市工作,他們結婚五年後離異,直接原因是:男的老家是西部的,父母身體不好,姊妹又多,大事小事都要靠他,同學朋友都買車購房了,他們一家還過著緊日子,女的心裏不順,經濟吵架,結果就分手了。
再比如第4800號案例:這一對結婚才半年,男的是警察,睡覺時喜歡開窗,女的不喜歡:女的是護士,喜歡每天洗一次澡,男的做不到。倆人為此經常鬧矛盾,結果協議離婚。
本來托尼博士以為他選擇了一個輕鬆的題目,拿到這些實實在在的資料後,他才發現《愛情與婚姻的辯證關係》是多麼難做的一個課題。
托尼去請教他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說,這方麵的問題你最好去請教那些金婚老人,他們才是專家。
於是,托尼走進大學附近的公園,去結識來此晨練的老人。可是他們的經驗之談令他非常失望,除了寬容、忍讓、賞識之類的老調外,在他們身上他也沒找出愛情與婚姻的辯證關係。不過在比較中他有一個小小的發現,那就是:有些人在婚姻上失敗,並不是找錯了對象,而是從一開始就沒弄明白,在選擇愛情的同時,也就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就是這種生活方式上的小事,決定著婚姻的和諧。有些人沒有看到這一點,最後使本來還愛著的兩使他通過了博士論文的答
感悟心語
自古以來愛與寬容就是不可分割的。因為有愛才會有寬容,因為有寬容才有愛。
離職的那一天
通用公司要裁員,名單公布,有內勤部辦公室的艾麗和密娜達。規定一個月之後離崗。那天,大夥兒看她倆都小心翼翼,更不敢和她們多說一句話。因為,她倆的眼圈都紅紅的。
第二天上班,這是艾麗和密娜達在通用公司的最後一個月。艾麗的情緒仍很激動,誰跟她說話,她都“銃銃”的,像灌了一肚子的火藥,逮著誰就向誰開火。截員名單是老總定的,跟其他人沒關係,甚至跟內勤部都沒關係。艾麗也知道,可心裏憋氣得很,又不敢找老總去發泄,隻好找杯子、文件夾、抽屜撒氣。“砰砰”、“咚咚”,大夥兒的心被她提上來又摔下去,空氣都快凝固了。
艾麗仍舊不能出氣,又去找主任訴冤,找同事哭訴。“憑什麼把我裁掉?我幹得好好的……”眼珠一轉,滾下淚來。
旁邊的人心裏酸酸的,恨不得一時衝動讓自己替下艾麗。自然,辦公室訂盒飯、傳送文件、收發信件,原來屬艾麗做的,現在都無人過問。
不久聽說,艾麗找了一些人到老總那兒說情,好像都是重量級的人物,艾麗著實高興了好幾天。不久又聽說,這次是“一刀切”,誰也通融不了。艾麗再次受到打擊,氣憤憤的,異樣的目光在每個人臉上刮來刮去,仿佛有誰在背後搗她的鬼,她要把那人用眼鉤子勾出來。許多人開始怕她,都躲著她。
艾麗原來很討人喜歡,但後來,她人未走,大家卻有點討厭她了。
密娜達也很討人喜歡。同事們早已習慣了這樣對她:“密娜達,把這個打一下,快點兒!”“密娜達,快把這個傳出去!”密娜達總是連聲“答應”,手指像她的舌頭一樣靈巧。
裁員名單公布後,密娜達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無精打采,可打開電腦,拉開鍵盤,她就和以往一樣地幹開了。密娜達見大夥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麼,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動攬活。她說:“是福跑不了,是禍躲不了,反正這樣了,不如幹好最後一個月,以後想幹恐怕都沒機會了。”密娜達心裏漸漸平靜了,仍然勤快地打字複印,隨叫隨到,堅守在她的崗位上。
一個月滿,艾麗如期下崗,而密娜達卻被從裁員名單中刪除,留了下來。
主任當眾傳達了老總的話:“密娜達的崗位,誰也無可替代:密娜達這樣的員工,公司永遠不會嫌多!”
感悟心語
當不幸來臨時,你不要太抱怨,因為該來總會來,你終究要麵對。你所要做的就是用一顆平靜的心去對待。
經驗
麥立克要坐火車從佛勒斯諾去紐約旅行。臨行前,他的老舅舅嘉樂來看他,告訴他一些旅行的經驗。
“你上火車後,先選一個位置坐下,不要東張西望,”嘉樂告訴他的外甥,“火車開動以後,會有兩個穿製服的順甬道走來問你要車票,你不要理他們,他們是騙子。”
“是的,舅舅。”麥立克點了點頭說。
“走不到20裏,就要有一個和顏悅色的青年來到你跟前,敬你一支煙。你就說不會。那煙卷是上了麻藥的。”
“是的,舅舅。”麥立克微微一怔,但照例點了點頭。
“你到餐車去,半路上就有一個漂亮的年輕女子故意和你撞個滿懷,差點兒一把抱住你。但是,你要理智地走遠些。那女子是個妓女。要是她逗你說話,你就裝個聾子。這是唯一的擺脫之道。”
“是的,舅舅。”麥立克不禁有點驚訝,還是點了點頭。
“我在外邊走得很多了,以上並非我無中生有的胡說,就告訴你這些吧!”
“還有一件,”嘉樂好像又想起了什麼,叮嚀道,“晚上睡覺時,把錢從口袋裏取出來放在鞋筒裏,再把鞋放在枕頭底下,頭在枕上,別睡著了。”
“是的,舅舅,多謝您的指教!”麥立克向他的老舅舅深深地鞠了一躬。
第二天,麥立克坐上了火車,橫貫美洲向紐約而去。
那兩個穿製服的人不是騙子,那個帶麻藥煙卷的青年沒有來,那一個漂亮女子沒碰上。第一晚麥立克把錢放在鞋筒裏,把鞋放在枕頭下,一夜未合眼。可是,到了第二晚他就不理會那一套了。
第二天,他自己請一個年輕人吸煙,那人竟高興地接受了。在餐車裏,他故意坐在一位年輕女子的對麵。吸煙間裏,他發起了一桌撲克。火車離紐約還很遠,麥立克已認識車上的許多旅客了。而客人也都認識他了。
火車經過俄亥俄州時,麥立克與那個接受煙卷的青年,跟兩個瓦沙爾女子大學的學生組成一個4人合唱隊,大唱了一陣子,獲得了旅客們的好評。
那次旅行對麥立克來說是夠快樂的了。
麥立克從紐約回來了,他的老舅舅又來看他了。“我看得出,你一路沒有出什麼岔子,你依我的話做了沒有?”一見麵嘉樂就高興地問麥立克。
“是的,舅舅!”麥立克還是那樣做了回答。
嘉樂很高興地自言自語道:“我很高興有人因我的經驗而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