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考克斯注意到座艙越來越熱,他伸手過去想關掉開關,但是他發現它已經是關閉狀態。

係統出故障了,無論考克斯怎樣做,都有越來越多的熱空氣奔向駕駛艙。沒有辦法控製溫度。那時,他們正飛行在惡劣的冬日風雪中——暴風、大雪、冰雹等等,外麵情況險惡,裏麵還有一個更大問題,熱浪在座艙中肆虐,他卻毫無辦法。

考克斯發信號給控製台,解釋自己的處境,他決定不飛原定的目的地密西根,而是應當盡快返回他們起飛的地方。考克斯找到一個安全的區域,在控製台的允許下作低空飛行。那樣他就可以盡快用掉燃料而返航(飛機帶著滿滿的燃料在結冰的跑道上降落是很危險的,因為冰上的高速降落會將飛機超重的部分拋出去。那時還有大約4噸燃料要用完)。那時節所有的熱氣湧入座艙,熱得考克斯幾乎無法進行思考。

降到低空後,考克斯做了個270度大旋轉,並做了一些技巧動作來加快耗掉燃料。點燃後燃器,而後將它關掉,同時又將油門推回到後燃器位置,這樣燃燒器不會再點燃,但多餘的燃料會從尾管中源源不斷地排出去。這可能是“最差”的卸掉燃料的方法了。

突然座艙充滿了煙霧,考克斯的雙眼開始流淚。除凍器也受不了高溫,開始燃燒。考克斯快要脫水了!那時他真想將駕駛艙頂篷“彈”掉來逃離熱氣,但惡劣的天氣仍會使無頂篷的著陸危險不堪,因而座艙的煉獄繼續著。

—電機的燃料耗得差不多了,考克斯和要著陸的機場聯係,想直接—琶回機場。人人都知道這很危險,因而考克斯征求地麵控製台的意見。

地麵控製台告訴考克斯,由於機場風雨突然反向,著陸必須和平常的方向相反。他們正匆忙計算一些數據,當時還無法給他一些降落的信息。考克斯的眼睛開始刺痛,眼淚已讓他無法看東西了,幸運的是呼吸還沒有問題,因為有氧氣罩。

最後,地麵控製台開始指引他降落。考克斯什麼也看不見,雲霧幾乎籠罩著地麵,他們讓考克斯從最小傾斜度降落,那樣如果低空沒有雲層的話,可以再兜一圈重試。考克斯衝出了雲層,但前方卻沒有跑道。跑道在他左邊300米處,一切危險都到齊了,本不應該發生的都在今天來了。

考克斯把操縱杆向前推,飛機上升,又飛回了雲層。

“讓我們告訴你如何做”,地麵控製台說道。“我們來告訴你同時轉向及轉多少度角,以及何時離開。”考克斯仔細按照他們的指引去做。也在風雪中如瞎子般盲目飛翔著,祈禱來自地麵的聲音能讓自己從雲層中鑽出來,出來時一個長而美的跑道能夠正好展現在自己的麵前。第二次,恰好考克斯飛到一個雲層開裂處,他能看見了——否則隻好重來——穿過雲層,他能分辨出自己所處的位置,很好,這次我隻是偏右了50米,他立即向左轉了個70度的大彎……好了,這次正對著跑道。

但是此時,考克斯已經快到了跑道的盡頭了,如果他試著降落的話,到跑道盡頭處飛機肯定還會有很高的速度——這不是個太好的主意。

這時,考克斯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沒有選擇的話,那麼就勇敢迎上去。”除了將飛機拉起來盤旋一圈後再來一次,他別無選擇。再試一次是很危險的,因為有很多細小的東西要校對,那一刻,考克斯毫無遺漏的照控製台發給自己的指引去做。現在有個好現象,就是座艙開始變涼快了,因為除凍器已經報銷了。但此時,考克斯又陷入燃料耗盡的困境中,他開始後悔放掉了那麼多燃料,他隻剩下再來一次的燃料。他呼叫:“如果此次我還不成功的話,給我指定一個人煙稀少的區域,我將跳傘。”

考克斯又來了一次,這次,當他還在雲層中時,控製台就告訴他太靠左了,於是,他又向右轉了一些。

但是控製台又重複到:“你太靠右了,立即向右轉!”考克斯還是看不到跑道。但基於兩次右轉嚐試,他想:“我可能已經到了正確位置,憑感覺我不想再改變位置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要決定是聽取別人的建議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考克斯飛快地做了選擇。一旦做完選擇,他就會麵臨三個結果:五秒鍾內,他可能在跑道上,可能在降落傘上,還可能死去。考克斯當然選擇降落在跑道上。毫無疑問,他根本就不想跳傘。

當考克斯衝出雲層時,跑道正擺在他麵前。飛機著陸了,就在考克斯將飛機停下來時,發動機自動熄火了,燃料已用盡了。

回過頭來看看,如果這期間考克斯沉浸在浪費時間和精力來抱怨該死的情況的話,他會毀了自己和飛機。幸運的是,考克斯沒有抱怨,而是泰然處之。

此後,每當困難和低沉時,考克斯總是對自己說:“是的,這難道比那次空中遇險還要糟嗎?當然不!我想如果那時我能挺過來,什麼事我都會挺住的。”

感悟心語

我們總有將擺在我們麵前的問題看成是自己遇到的最嚴重問題的習慣,這時我們應該想想這樣的判斷是否正確。下次你們遇到了大難題時問問自己:“這是不是我所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這個難題和我曾遇到的最大難題相比如何?”如果過去的難題更棘手——一般是這樣的——那麼你定能過此難關”

平等的就是美麗的

光束異樣耀眼,出現在屏幕上的是一個身材並不標準,肚子有點突出、年紀也偏大的婦女鼓手,她一直走在鏡頭當中,與別的鼓手一邊行進,一邊敲打著背在身體前麵的鼓。他們敲打出了心跳的聲音。那種頗具震撼力的心跳聲,在雅典奧運會上回蕩。

這是第28屆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的一幕,那個身材不太標準的女鼓手一再出現在我的記憶裏。我忽然想到,以我們中國人的慣性思維,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一個開幕式,在開幕式的第一場,這麼重要的時刻,這麼重要的位置,最先出現的卻是一個上了年紀的、並不漂亮的女鼓手?

再看隊伍裏的其他鼓手,天啊,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參差不齊,像是一支臨時招集起來的軍隊,不限年齡長相,隻要鼓打得好就行。與此同樣情形的還有此屆奧運會上的合唱團,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情緒飽滿的歌者,而不是整齊劃一的儀仗隊一樣的偶人。

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你不能因為他長得太高、太胖、太老、太瘦、太矮就剝奪他參加公開活動的權利。體育最根本的精神,就是平等和參與。每個人都有參加比賽或表演的權利,而雅典奧運會的開幕式,就充分體現了這種人人平等的精神。

那個長相並不漂亮的女鼓手,她一下一下敲打著胸前的鼓,神情是那樣專注,仿佛人與鼓已融為一體。她聚精會神打鼓的樣子十分打動我,她有一種獨特的美。

幾千年的“中庸思想”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特別重視相同的一致,而往往忽略了獨特之美。看美國西點軍校的軍人列隊,高矮胖瘦黑白,他們排列在同一隊伍裏進行操練,顯得很自然,並不像我們,永遠要按大小個兒排列。“中庸”就是沒有特色,每個人都像千人一麵的陶俑,看上去都差不多。

感悟心語

美究竟是什麼?美不是“平均值”,美不是“相似體”,美就是獨特,美就是不同尋常。而更重要的是平等的態度,給任何不同年齡、不同形象的人以同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