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小孩都很想成為一位智者的學生,智者給他們一人一個燭台,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一天兩天過去了,智者都沒來,大部分小孩已不再擦拭那燭台。有一天智者突然到來,大家的燭台都蒙上厚厚的灰塵,隻有一個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小孩,雖然智者沒來,他也每天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學生。——原來想實現理想很簡單,隻要實實在在地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隻有一人快樂地走著,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他笑著說:“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原來快樂很簡單,不要斤斤計較就可以了。

感悟心語

其實,生活中的事情往往都很簡單,而是我們這些聰明的人,想得太多了,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生命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麵對會議室裏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肮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感悟心語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彎腰

耶穌帶彼得遠行,路上看到一塊馬蹄鐵,彼得懶得彎腰,而耶穌彎腰將它撿起。

後來耶穌用馬蹄鐵換的錢買了18顆櫻桃,在走過荒野的時候,耶穌掉下一顆櫻桃,幹渴的彼得立刻彎腰撿起吃掉,耶穌又掉下一顆櫻桃,彼得又彎腰撿起吃掉,這樣彼得狼狽地彎了18次腰。

耶穌笑著對彼得說:“要是你此前彎一次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的彎腰了。”

感悟心語

先苦後甜是生活與人生永遠不變的真理,但往往我們卻認識不到這一點,所以一生沒有什麼收獲。

島上沒有穿鞋的

英國和美國的兩家皮鞋工廠,各自派了一名推銷員到太平洋上某個島嶼去開辟市場。兩個推銷員到達後的第二天,各給自己的工廠拍回一封電報。一封電報是:“這座島上沒有人穿鞋子,我明天搭第一班飛機回去。”另一封電報是:“好極了,這個島上沒有一個穿鞋子,我將駐在此地大力推銷。”

感悟心語

聰明人創造的機會比他找到的多。美國新聞記者羅伯特·懷爾特說:“任何人都能在商店裏看時裝,在博物館裏看曆史。但具有創造性的開拓者在五金店裏看曆史,在飛機場上看時裝。”滴水之海

辭掉工作

在鬆下幸之助輝煌的一生中,最具決定性的日子是1917年5月15日。這一天,他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決定——辭掉了令人羨慕,還沒幹滿兩個月的電燈公司檢查員工作。從此踏上了一條充滿艱難險阻而又波瀾壯闊的人生旅途。

當天,鬆下幸之助起得很早,把辭職的理由在心裏念了一遍又一遍:“不要猶豫,男子漢要有決斷的勇氣!”

這天,主任原本打算派他去執行一項重要任務,還沒開口,鬆下幸之助就將寫好的辭呈交給了主任。

主任接過他的辭呈,非常吃驚,疑惑不解地問道:“鬆下君,我並不想挽留你。但是,你今年開春才升任檢查員,辭職不是太可惜了嗎?公司對你這樣器重,你是前途無量呀,你辭職後能做什麼呢?坦率地說,我不是潑你的冷水,而是認為這根本行不通,你可得三思而後行啊!”

鬆下幸之助聽完主任這番話,信心有點動搖了,覺得自己的辭職確實是太冒失了,但他很快鎮靜下來了,用果斷的口氣說:“謝謝主任的關心,我已經下定決心了,還是讓我辭職吧。”

鬆下幸之助辭職的決定確實使人費解。他十五歲入電燈公司,由於技術精湛,二十二歲就當上了檢查員,該公司還沒有過像他這樣年輕的檢查員。公司對鬆下寄以厚望,誰想得到,他竟然放棄金飯碗,執意要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其實,鬆下幸之助從見習生涯開始,就有了創業念頭。

鬆下幸之助十五歲進入電燈公司做見習生,這裏的見習期通常要半年至一年,鬆下因為好學上進,隻三個月就被提升為內線員。他的脫穎而出,令眾人不敢小覷。

鬆下幸之助認定電氣是個極具發展前景的行業,因而在技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並且立下“要以此發跡”的野心。

那時的電氣工都以求知為新潮,他也下決心讀夜校,經過一年的努力拿到了預科文憑。接著,他又進了電機科就讀。

這種學習跟他從事的職業密切相關,但鬆下幸之助卻感到極為困難,因為,他隻接受過四年正規的小學教育。

於是,他知難而退,中途輟學了。

他的父親鬆下正楠安慰他:“隻要做成大生意,你就可以雇用許許多多有學問的人為你服務,因此,不要在乎你有多少知識。”

後來,鬆下幸之助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鬆下幸之助的內弟井植薰,曾任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的社長,他是這樣評價當時鬆下的行為的:“在常人看來,電燈公司的檢查員是個穩定的鐵飯碗,而鬆下卻感到寄人籬下,壓製了自己的能力。這種思想,實際上已經奠定了鬆下幸之助創建巨大事業的基礎。”

的確如此,鬆下幸之助認定自己決不是小河溝裏的泥鰍,創業的野心一直在他的腦海裏翻騰,為了自己的遠大目標,他選擇了自己熟悉的行業,一步一步從頭做起。

生產電氣器材必須設立廠房,但鬆下幸之助的自有資金還不到一百日元,又從朋友和原來的同事那裏借到一百日元,這才勉強解決了辦廠的資金,廠房就設在自己一家人居住的簡陋平房裏。但是,鬆下由此起步,終於創造了舉世聞名的鬆下電器,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商人。

他由一個卑微的學徒,一步一步建立了鬆下電器王國,成為聞名遐邇的企業家,按鬆下自己的說法是因為他的運氣特別好。

但是,日本的電器商是如此之多,運氣為什麼獨獨鍾愛鬆下幸之助,而不降臨別人身上?

著名企業家井植薰對鬆下的“運氣說”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詮釋:“人生(對於男人來說,實際就是工作)隻有依靠一些重大的轉折機遇,才能實現固有的價值,而轉折機遇不是上天恩賜的,它來自於像鬆下幸之助這樣孜孜不倦的追求。”

鬆下幸之助在漫長的創業路途上,當然也碰到過許多艱難和曲折,但在他人生的每一個緊要關頭,都能逢凶化吉,即使有時出現錯誤的判斷,最後也能做出正確的抉擇。

事實上,鬆下電器王國不是憑運氣締造的。作為這個王國的決策者,鬆下幸之助有許多過人之處。他除了擁有商人的精明,還潛藏戰士的鬥誌、軍師的謀略、政治家的遠見和將軍的果敢。

享譽世界的“鬆下電器王國”,實際上是由鬆下幸之助所具備的許多優秀的素質構建而成的。

感悟心語

鬆下幸之助成功的實例告訴了推銷們這樣一個道理,工作除了要有限定的目標外,還要有非凡的野心。因為人生追求的目標越高,人生之路才會出現超越前人的非凡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