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
通常會讓我們感到痛的地方,往往也正是我們最弱的地方。有人老是自找麻煩,他們不知道樂觀才是真的需要自己尋找的。
尼采說過一句話:“那些無法致人於死的事,隻會讓人更堅強。”
有一次在一個演講會場,——位男主講人說,每當遇到挫折時,他所說的第一句話——定是:“感謝上帝!”其實他並不信教。
他笑著說:“我是感謝上天讓我又有了更了解自己的機會,哪裏會跌跤,也就反映出自己哪裏還可以更強壯,,一想到可以變得更好,當然要謝天謝地鑼!”
這真是個自我樂觀的精彩演出,他把挫折看成是認識自我的大好機會,並願意從中學習,讓自己不斷進步。
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想要多了解自己,就從多觀察自己開始吧!
於是,任何時候都是觀察自己、了解自己、自找快樂的最佳良機。
例如,你平日勤奮工作,主管卻提拔了擅長交際的小王,與其大歎豈有此理,不如想想,原來自己的人際關係做得不夠妤,現在有機會知道這點還挺不錯的,總比日後吃更大的虧時再後悔要好得多。
所以在乎時請白找樂觀,把一切變成進步的動力,如此一來,你就能真正在生活中獲益,成功當然就離你不遠了。
樂觀不會造成傷害,你總是可以待會兒再哭。
約克教授有句口頭禪:“事情還不算太糟!”表示目前的狀況其實還算不錯。
他常碰到這樣的情形,研究進行得不順利,做學生的去求救:“怎麼辦?幾個月的心血都毀了。”
約克教授會花兩分鍾時間看看手上的報告,然後拍拍學生的肩,笑著說:“事情還不算太糟!”接著和學生出去走走,花兩個小時開導學生的心情,於是第二天,學生們又開心地進研究室繼續工作。
有一次,約克太太因車禍撞斷了條腿,聞訊後的學生們匆匆忙忙趕到醫院,沒料到約克教授仍麵帶微笑的回答:“還有一條腿沒事兒,事情還不算太糟!”
就是他這份積極樂觀的態度,使他在任何困境中仍能找到值得慶幸的地方,保持熱忱不致絕望,並且進一步將危機變成轉機,而他的學生們也學會了這種樂觀的特質。
其實,周圍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老師,我們自己也可能是別人的老師。從情商的角度而言,身為別人的老師,我們所能傳授最寶貴的哲理,恐怕就是一份永遠保持的樂觀了。
因此,不管發生什麼挫折,原來總是想“真是糟透了!”,別忘了換個角度:“事情還不算太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麵對未來。畢竟悲觀無濟於事,陷入悲觀之中不能自拔隻會讓情況雪土加霜,惟有樂觀,才以帶引出奇跡。
感悟心語
每一個人都有幸福快樂的機會,但別錯過了機會。忘卻傷痕
羊與狼的較量
一隻狼在路上遇見一隻羊。狼流著口水說:“我要吃了你。”
“狼先生,你要吃了我,我非常沒有辦法。不過,我提醒你注意的是,我可絕不隻是一個普通的軟弱無力的弱者,我擁有強大的力量,足以戰勝一頭公牛。不信,你可以讓我試試。”羊鎮靜地說。
狼瞅著弱小的羊,輕蔑地一笑,心想:“就憑你這四條細腿……。不過也好,等你被公牛撞死,就省了我的力氣了。”於是,它找來一頭力大無比的公牛,讓它與羊搏鬥。為了防止羊臨陣脫逃,狼把羊和牛關在一間屋子裏,自己在門外等著。
開始,狼在門外聽見裏麵傳來一陣陣咚咚的聲響,後來,聲音漸弱,最後,完全沒有了聲響。
“哈哈!說大話的羊一定被牛抵死了,該我去品嚐美味啦!”狼說著,打開了房門,要看看羊成什麼樣了。然而,從門內昂首闊步走出的,不是那頭高大健壯的牛,而是那頭矮小瘦弱的羊!
而那頭牛呢?正躺在屋中有進的氣兒沒出的氣兒啦。它頭上的犄角已經折斷,鮮血滿頭都是。
“天哪!那隻古怪的羊怎麼把你打得如此慘呀!”狼說。
“唉!其實,我是被我自己的蠻力打敗的,我每次鼓足力氣向羊衝去時,它都靈巧地一閃,而我則硬生生地撞在石頭牆上。我越撲越生氣,越氣就越容易撞到自己。而它呢,則越躲越靈巧,越閃退越得意。我就在它的得意和我的暴怒中受了重傷。”牛老老實實向狼交了底。
“喔!狡猾的羊!原來它是以退避為進擊呢,我得趕快抓住它!”
狼出門找羊,羊早已不知去向。
感悟心語
在與敵人較量的過程中,一時的退避不等於失敗,隻是在尋找取勝的機會,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一點。
不幸的命運
麥吉對於他遭遇的第一次意外,已全無記憶。他隻記得那是10月一個溫暖的晚上。麥吉當時22歲,剛從著名的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畢業。他聰明英俊,人緣很好,踢美式足球及演戲劇都表現突出,正是意氣風發的好時光。
那輛18噸重的車從第五大道第34街駛出來時,麥吉一點都沒看見。他記得的下一件事,就是醒來時自己身在加護病房,左小腿已經切去。
其後8年,麥吉全力以赴,要把自己鍛煉成全世界最優秀的獨腿人。他複健期間飽受疼痛折磨,但從不抱怨,終於熬過來,開始在舞台和電視上演出,也交過不少女朋友。
失去左腿後不到1年,他開始練習跑步,不久便常去參加10公裏賽跑。隨後又參加紐約馬拉鬆賽和波士頓馬拉鬆賽,成績打破了傷殘人士組紀錄,成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獨腿長跑運動員。
接著他進軍三項全能。那是一項極其艱難的運動,要一口氣遊泳3.85公裏、騎腳踏車180公裏、跑42公裏的馬拉鬆。這對隻有一條腿的麥吉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993年6月的一個下午,麥吉在南加州的三項全能運動比賽中,騎著腳踏車以時速56公裏疾馳,帶領一大群選手穿過米申別荷鎮,群眾夾道歡呼。突然問,麥吉聽到群眾尖叫聲。他扭過頭,隻見一輛黑色小貨車朝他直衝過來。
其時,比賽場地周圍馬路已幾乎全部封鎖,幾個並未封鎖的一字路口也有警察把守,沒人知道是什麼緣故,讓這輛小貨車闖了進來。
麥吉對於這次挨撞可記得一清二楚。他記得群眾尖叫,記得自己的身體飛越馬路,一頭撞在電燈柱上,頸椎“啪”地折斷。他還記得自己被抬上救護車,隨後他昏了過去。
麥吉接受緊急脊椎手術後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重傷病房,一動也不能動。他清楚記得周圍的護士個個都流著眼淚,一再說:“我們很難過。”
麥吉四肢癱瘓了,那時才30歲。
麥吉的四肢都因頸椎折斷而失去功能,但仍保存少量神經活動,使他能稍微動一動一手臂能抬起一點點,坐在輪椅上身子可以傾前,雙手能做一些簡單動作,雙腿有時能抬起兩三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