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類似這樣的尷尬還有一些,你既不想接受,也不便斷然拒絕,隻好哼哼哈哈,原本清晰的麵孔忽然間變得模糊了;但對麵的那張笑臉卻非常明確,他(她)拱著手,將善意寫在嘴上,落實在細小的行動上,直盯著你的眼睛,似乎看透了你內心對善良的渴望——此時,善良其實也是人性中一個可以利用的弱點。
這種人是可惡而又可怕的,他(她)深知:即使虛偽的善良,也比惡更具有深層次的力量。惡的力量體現在攻擊性,而偽善的力量體現在包圍性。簡單地比喻:惡是一把刀子,而偽善是一張網;惡直接針對肉體,而偽善則是對心靈的滲透。還有一點不同是:惡往往懼怕站在陽光下,而偽善則可以堂而皇之地公然表達。
當善良到達這一步時,它就是惡的化身了。惡是追求短期實用價值的,偽善又何嚐不是呢?
感悟心語
一切追求實用價值的善良都是偽善。
狐狸的悲哀
獵人捕獲過各種各樣的動物,惟獨沒有捕獲過狐狸。因為這種動物太狡猾,奔跑速度也不慢。往往獵人剛端起槍,狐狸就跑得無影無蹤。
可是,獵人決意與狐狸一比高低。他知道在一座山上有一隻老狐狸,於是他備足槍彈上了山,在狐狸經常出沒的草叢裏藏了起來。
狐狸真的來了,它跳到岩石上逡巡一陣,銳利的目光立刻發現草叢裏有不速之客。它意識到,獵人的目標不是別的動物而是自己,這一回它不跑了。它相信自己絕頂聰明,有敏捷的反應和判斷能力,隻要獵人一有動靜,它就會逃之夭夭。
狐狸做了個假動作,獵人果然開了槍,把它麵前的土打得亂飛。狐狸為自己的計謀得逞而哈哈大笑:“嘿,就你這點水平,還想打我?芽笑話?選”
獵人沒有理會狐狸的嘲笑,繼續瞄準射擊。“砰?選”“砰砰?選”“砰砰砰?選”射出的子彈全部落空。
狐狸得意地笑了。它把身邊的一塊圓石頭滾下岩石,石頭飛快地跑著。獵人以為狐狸跑了,馬上站起就追。他被纏繞的草絆了一下,跌了個大馬趴。獵人的腦門跌了個大包,手也有些顫抖,滿身草屑,十分狼狽。
狐狸站在岩石上,笑得合不攏嘴,它一邊高興地跳著舞蹈,一邊大叫道:“哈哈哈?選看你那老樣兒,子彈快用完了吧?芽接著再來,我願奉陪到底?選”
獵人揉了揉腦袋,邊上子彈邊對狐狸說:“你可以嘲笑我,因為我確實很難打中你。即使如此,我失誤一次,損失的不過是一顆子彈;而你隻要一次失誤,損失的就是你的生命。”
狐狸的臉色變了,強烈的危機感包圍了它。它抖動身上的毛,打算遠遠逃開,可是剛才舞蹈的時間太長了,它的手腳有些酸軟,此時獵人扣動了扳機。
子彈射中了狐狸的心髒。它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臨死前的那一刹那,它十分後悔——因為,原本它是有機會逃走的。
感悟心語
一次僥幸的勝利不是永久的勝利,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次僥幸上,那樣你失去的不僅僅是機會,還有生命。
大阪青蛙去京都
一隻青蛙住在大阪,聽說京都熱鬧非凡,打算去開開眼界。
一隻青蛙生在京都,聽說大阪風光旖旎,決定去長長見識。
兩隻青蛙跋山涉水,經曆艱難險阻,卻毫不動搖。直到有一天它們在山頂相遇。
“我要去京都”,大阪青蛙說。“克服了重重困難,但願京都不要令人失望。”
“我要去大阪”,京都青蛙說。
“一路上馬不停蹄,希望大阪不會令人後悔。”
“我有個好主意”,大阪青蛙說。
“與其滿懷希望,倒不如事先求證,我們站在對方肩上,就可以看到目的地。”
於是,兩隻青蛙在山頂疊起羅漢。
大阪青蛙站在夥伴肩頭,伸長後腿,仰頭望,“原來京都跟大阪一模一樣!”它失望萬分。
輪到京都青蛙,它也挺直脖子,仰頭望。
“原來大阪和京都別無二致!”它垂頭喪氣。
“幸好我們預先觀望,省了一半徒勞的旅程。”
兩隻青蛙分頭下山,各自回家。但自作聰明的家夥忘了,青蛙的眼睛生在後腦勺上。
大阪青蛙看到的是大阪,京都青蛙瞧見的是京都。
兩隻青蛙告誡兒孫,追求夢想沒有把握,出門探險更是胡鬧,其實世界全都一個樣!
感悟心語
不要被一片樹葉遮住了眼,就說天空隻有一片樹葉那麼大,那隻能叫一葉障目。這個世界永遠比你心中想像的大,隻要你有勇氣走出去。
中國人跳水
一個民間笑話:一場多邊國際貿易洽談會正在一艘遊船上進行,突然發生了意外事故,遊船開始下沉。船長命令大副緊急安排各國談判代表穿上救生衣離船,可是大副的勸說失敗。船長隻得親自出馬,他很快就讓各國的商人都棄船而去。大副驚詫不已。
船長解釋說:“勸說其實很簡單。我告訴英國人說,跳水是有益健康的運動;告訴意大利人說,不那樣做是被禁止的;告訴德國人說,那是命令;告訴法國人說,那樣做很時髦;告訴俄羅斯人說,那是革命;告訴美國人說,我已經給他上了保險;告訴中國人說,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感悟心語
缺乏自信心、盲從他人,往往給自己做人帶來損失或傷害;而要想在生活中、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擺脫盲從眾人的不良習慣,善於用自己的頭腦思索問題,做出人生的抉擇,決不能前進與後退,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衝鋒陷陣。
小敏的心理
有一位女孩小敏,讀高中一年級。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她慢慢的產生了擺脫父母的心理,開始有自己的書房和小書桌,每天偷偷地寫日記後,藏在抽屜中,不讓媽媽看。她希望用自己的內心去體驗世界,可是麵對紛繁的現實世界,繁雜的人際關係以及沉重的學習壓力,小敏又感到一種內心的不安全感。於是,她開始變得孤僻,害怕人際交往,在內心中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封閉心理。有時,一個人跑到小河邊望著寧靜的河水流淚,顧影自憐。她渴望與同學進行交往,羨慕其他同學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地參加集體活動,可她卻又害怕主動與別人交往,還抱怨別人對她不理解、不接納。
感悟心語
這種心理特征就是心理自我封閉,與外界隔絕,孤單寂寞,生活在個人小圈子,難以與人交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