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匠的兒子(1 / 3)

鐵匠的兒子

從前有一個鐵匠,很勤奮,但他的兒子很懶惰,整天無所事事,就知道睡覺。鐵匠有勁幹活的年月裏,家中生活還過得去,可是他年邁力衰了,生活就顯得十分窮困。一次,鐵匠把老伴叫過來說道:

“我們真倒黴,養了個壞兒子,是個一無所長的懶漢。要是他再不學著幹活,我們的產業就得讓他坐吃山空,他自己也得餓死。我和你年老力弱,應當讓他掙錢糊口了。從今天起就得著手教他。”

老伴很了解自己的兒子,知道他不會賺錢。但她心疼自己的兒子。

“出去找個地方過一天,晚上回家,把這個錢交給你爹,就說是你自己掙來的。”

兒子依葫蘆畫瓢地按母親的意圖辦了。父親接過他的錢,在手中揮動了幾下,又用鼻子聞了聞,就扔進了壁爐裏,開口說道:

“這不是你親手掙的錢。”

次日,母親又給了兒子一個硬幣,囑咐說:

“出去吧,一整日別回來,多跑跑逛逛。晚上回來就疲倦了,這樣你爹就信以為真,認為錢確實是你自己掙的了。”

兒子又遵囑行事,晚間回來,把錢遞給了父親。父親接過來,又揮動了幾下,接著扔進了壁爐裏。老爹說:

“你又騙我來了,這錢決不是你親手掙的。”

老母明白了,溺愛兒子是無濟於事的。老爹扔錢時,孩子臉上的肌肉紋絲不動,因為他不知道掙錢是多麼艱難。於是對兒子說道:

“你爹是騙不了的,你明白嗎?別讓他生氣啦,找個地方幹活去,學點手藝。不管掙幾個錢,都要交給你爹。讓他知道,你能自食其力。”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兒子走了一星期,不知去向。他幫人幹家務,又幫人下地幹活。一會兒向這個師傅學手藝,一會兒又向另一個師傅學技術。就這樣掙了一把錢,帶回家來交給了父親,滿心希望能獲得父親的誇獎。老父親把錢從一隻手倒向另一隻手,聞了聞,就又把錢扔進了壁爐。

“我不相信這些錢是你掙的。”

兒子感到十分委屈,於是一頭撲進了壁爐,從灼熱的火燼中,一個一個地把珍若珠寶的錢幣掏出來,並大聲嚷道:

“你幹什麼!為了掙這些錢,我從早到晚幹了一星期的活,可你拿它們不當玩意,就扔進了爐子裏。”

父親看了看兒子就笑了。

“現在我真相信了,這才是你自己掙的錢,也知道這錢來得不易。別人給的錢,你是毫不可惜的,可為了自己掙的錢,就一頭紮進火裏去。我再不會為自己的兒子感到羞恥了。”

感悟心語

教子也好,做人也好,不懂得別人的感受,就不可能相互理解,相互體貼。

一堂有意義的課

剛進大學的第一學期,在入學教育的第一堂課上年近花甲的老教授向我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從千裏之外考到這所院校,獨自一人到學校報名的同學請舉手。”舉手者寥寥無幾,且大多都是從農村來的。教授接著說:“由父母親自送到學校接待點的請舉手。”大教室裏近百雙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教授搖搖頭,笑了笑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中國留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美國的一所著名大學,由於人生地不熟,思鄉心切加上飲食生活等諸多的不習慣,入學不久便病倒了,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生活費用不夠,他的生活甚為窘迫,瀕臨退學。給餐館打工一小時可以掙幾美元,他嫌累不幹。幾個月下來他所帶的費用所剩無幾,學校放假時他準備退學回家。回到故鄉後在機場接他的是他年近花甲的父親。當他走下飛機扶梯的時候,立刻看到自己久違的父親,便興高采烈地向他跑去。父親瞼上堆滿了笑容,張開雙臂準備擁抱兒子。可就在兒子摟到父親脖子的那一刹那,這位父親卻突然大大地向後退了一步,孩子撲了個空,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他對父親的舉動深為不解。父親拉起倒在地上已經開始抽泣的孩子,深情地對他說:“孩子,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做你的靠山,當你的支點。你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自立、自信、自強的生命支點,一切全靠你自己!”說完父親塞給孩子一張返程機票。這位學生沒跨進家門便又直接登上了返校的航班,返校不久他獲得了學院裏的最高獎學金,

且有數篇論文發表在有國際影響的刊物上。

教授講完後當我們急於知道這個父親是誰時,老教授說:“這世界上每一個人出身在什麼樣的家庭、有多少財產、有什麼樣的父親、什麼樣的地位、怎樣的親朋好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將希望寄托於他人,必要時要給自己一個趔趄,隻要不輕易放棄,不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