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文選(2 / 2)

××同誌是有所感的,但她說得很委婉。這些人,是不好碰的。我寫文章,也不願正麵去談,隻能順便表表態而已。

入冬以來,我身體不太好,明年想少寫一些。(散文》及《新港》的稿子,都想停止。

曾秀蒼送我這種紙,今天給你寫信,試用之,還是很不習慣。

祝學安型一九八〇年十二月十八日晚映山同誌:

來信收到了。過去你問過讀古文的事,我在這方麵也不行,隻是在中學時讀了一些講義,還讀了一部《韓非子》。

後來自學了一些,特別是前些年,老是買古書,順便讀得就多了些。但是與大學文科那樣科班出身的人,是不能相比的。

你學習古文,先從選本讀就可以。例如《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宋詞選》、《西廂記》、《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唐宋傳奇》。不要小看這些書,要認真讀熟了,收獲就不小。讀古文主要是靠背誦,多讀幾遍也可以,但不能像看小說那樣去讀。

我近來也沒寫什麼,心氣不高,投稿有時也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例如××月刊上登的,最後一節,給刪去好多。另外,那本來是我寫給一個人的,這樣一登,就好像是他記錄的了。寄出一首詩,退回來了,這倒不要緊,提的意見是:立意不錯,但缺乏詩意,像小說。我看他們並沒有看懂這首詩。他們所謂的詩意,就是流行的那些表麵玩意,我看倒是夠不上詩的。此詩我已寄給曼晴,不知他以為可用否。

還有一些刊物用六號字,我看著很吃力,這樣的刊物,我也就不願投稿了。

今天外邊刮大風,和你扯一些無聊的話,請不要見笑。

附上寫的字一幅,近來,求寫字的人多了,我也很奇怪。

上海也來求,並說我的字好,這真是見鬼了。不過,我也有求必應,自賠紙張,字幅不大,蓋上三顆大印,都是大星給刻的。“耕堂居”,意義有些重複,因為堂就是居了。大星對這些不大講究,我覺得也沒關係。他如有時間,還可以給我刻一顆,三個字:“澹定室”或“幻華室”,不忙,他高興時刻就可以了。.一祝好型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九日燈下致房樹民樹民同誌:

寄來報紙,收到,甚為感謝。

千字散文,看了兩篇。《南瓜小憶》一篇,寫得很好,我喜歡這樣的散文。它寫的是作者的真實的經曆和真實的感情。事情雖不大,但內容絕不限於南瓜,是對鄉土、親人,過去與現在的懷念和寫照,具有一篇短篇小說的內涵。文字也很樸實。

《廣福寺裏的佛》一篇,則是寫的一種社會現象,當今的一種民俗現象。雖然是一個小小角落的現象,也真實弛表現了時代的特點,作者運用諷刺的手法也不錯。

可見,個人感受,社會現象,都可以用簡短的散文表現,而且可以表現得很充實,很有內容。

長文,短文,浮泛的寫法和樸實的寫法,一個報刊,提倡什麼,都會對作者們發生影響。你們這樣提倡樸素短小的散文的作法,我認為對改變散文的浮泛之風,會有好處。

專刊標為“千字”,當然不一定都限在千字之內,隻是提倡與內容相稱的短小而已。過去課堂作文,限兩小時,雖然死板一些,但訓練學生構思集中,寫短文,是有好處的。因為看了這兩篇,感到高興,就寫了一些噦嗦的話,就正於你們。

黃秋耘同誌已收到書,謝謝你。

祝編安孫犁十二月二十三日(一九八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