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湖神韻(2 / 3)

富有神韻的姑嫂石,向我們講述著一個淒美而動聽的故事,讓我們無不驚歎大自然獨具匠心。相傳:古時這裏有一戶人家,老兩口和一兒、一女。兒媳婦剛過門,婆婆待兒媳十分刻薄,專門做一對尖底桶讓兒媳擔水,水缸不滿還要挨打。路遠,桶底又尖,無法歇息。為不讓丈夫替她,婆婆就讓兒子出外經商。善良的小姑,疼惜嫂嫂,偷偷在路上挖些坑,讓嫂嫂放桶歇息。此事被婆婆察覺後,把嫂嫂毒打一頓,嚇得小姑再也不敢幫嫂嫂了。日複一日,無奈的兒媳含著眼淚,忍氣吞聲,從很遠的地方往家擔水。一天,她擔水走到半路,遇見一位鶴發童顏、仙風道骨的騎馬老人。老人說:“我的馬渴了,給點水喝吧!”善良的媳婦二話沒說停住腳讓馬喝了。水喝完了,她又回去挑。老人先後三次向她討水,她都毫不吝惜地施舍。老人非常感動,便把馬鞭送給她說:“你把鞭子放在水缸邊上,沒水時輕輕一動就行了,以後再也不用來挑水了。”媳婦照著去做,果真如此。婆婆發現兒媳婦沒去挑水,水缸卻總是滿滿的,百思不得其解。

為弄清真相,她對兒媳假顏歡笑,說:“你過門也不少日子,回去看看你的爹娘吧。”兒媳一走,婆婆就去查看究竟,發現缸內有一條髒兮兮的馬鞭,婆婆信手抽出,不料缸內的水洶湧噴出。小姑見勢不妙,趕快去找嫂嫂,等二人趕回來,村莊早已被洪水淹沒,成了一片汪洋。姑嫂二人用鎮水石製服洪水後,便四處尋找公婆,發現公公被水衝到金山環掛在樹上,所以金山環又叫掛爺山。姑嫂埋葬公公後繼續尋找婆婆。惡婆婆被水衝至沙河南岸,狗吞其屍,吞屍處長出一棵小樹,樹枝像惡婆娑披頭散發的樣子,隨風搖擺、婆娑不停,後人建村於此,取名婆娑村。姑嫂二人屹立於鎮水石上,翹首期盼親人早日歸來,天長地久遂化為石,故名姑嫂石。此石從東側看,似姑嫂二人並肩而立;從西側看大有遙遙欲墜之勢。當年馮玉祥將軍帶兵路過此地,怕其墜落傷人,曾鐵索捆石,用三十匹大馬用力拉,結果鐵索斷而石卻紋絲未動。後人感姑嫂美德,在兩石相接處建一小廟,塑有姑嫂像。每年農曆二月十五舉行廟會,朝拜者絡繹不絕。多少年來,這裏社火如潮,煞是熱鬧。

登上昭平湖湖心島金山環島,蒼鬆翠柏中掩映著一座建造別致的閣樓,這便是聞名遐邇的墨子著經閣。墨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是名列世界前10位的偉人。墨子祖籍河南魯山,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鄉魯山這塊靈秀的地方。墨子一生博學多才,大德大智,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確無施展機會。他在晚年,意欲著書立說,表達他的至高思想,教化世人,但卻找不到一處清雅之地,後魯陽公得知此事便在金山環島上為墨子建造了這座著經閣。這裏四季分明,環境清幽,綠水青山,互相映輝。墨子十分滿意,就在這裏用了8年時間完成了《墨子》一書。在這部偉大的傳世之作中,墨子倡導的“兼愛”、“非攻”、“節用”、“尚賢”等政治主張,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世道滄桑,他著書的樓閣雖早已消融於曆史的塵煙之中,但他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卻留傳於世。為紀念這位偉人,當地群眾於1994年自發集資重修了“墨子著經閣”,以告慰這位世界偉人。

昭平湖中的邱公城島,是海市蜃樓般的壯美奇觀。它時隱時現,仿佛在向我們講述著一個真實而又神秘的故事。邱公城是古魯陽城、現在魯山縣城的遺址,疊壓有仰韶、龍山兩層文化遺物。是省級文保單位。此島雖小,卻是華夏劉姓始祖劉累的故邑,劉姓發源地就在此島。據史料記載:劉累是堯帝的裔孫,出生時手紋有“劉累”字樣,因此得名。小時曾從“豢龍氏”學習養龍,後來夏後孔甲得兩條龍,便請劉累前來飼養,劉累養得很好,所以被封為“禦龍氏”。後來有一條雌龍病死,劉累怕孔甲降罪逃到魯山邱公城這個地方,隱姓改名。因此前在“邱”姓住地養龍,故改姓“邱”,後人稱其為“邱公”。稱劉累隱居的城池為“邱公城”,邱公即劉累。其子孫以“劉”為姓,是華夏最早的劉姓。邱公城島曾有劉累墓、劉累亭。劉累仙逝迄今已4000年之久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鐵農,著名曆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茲全等都為此揮筆題詞。昭平湖建成後,此島座落湖中,變換無窮,給專家探尋、遊客觀光及劉姓人土拜祖帶來很大不便和遺憾。在劉姓人士的迫切要求和協助下,於2000年2月將劉累墓遷至招兵台山,現名“劉累祠”。

另據史書記載:“帝孔甲七年,劉累遷於魯陽(今河南魯山),一生居住,終葬於此。

現有媒體報道:現昭平湖畔有劉累墓、劉累祠和劉累銅像。魯山乃世界劉氏祖居地、發源地。2004年5月29日,世界劉氏第四屆尋根大會在魯山召開,是年建成世界劉氏祭祖廣場,廣場上俯視昭平湖,煙波浩淼,天光一色,人文氣息與自然風光蔚然溶融。尋根望祖——劉氏尋根在河南省魯山縣昭平湖景區,山水相間,景色優美,劉氏祖庭文物廣布,為華夏劉姓始祖劉累的故地。中華劉姓從這裏起源,劉氏宗族從這裏繁衍。為了滿足海內外8000萬劉氏後裔瞻仰祭拜始祖的宿願,後人在“中華禦龍文化苑”內劉姓始祖墓前重修“劉祖壇”,曆史學家、考古學家、政界名人、海內外劉氏宗親都十分關愛這裏,揮毫潑墨,樹碑題詞。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劉源將軍為劉祖壇題詞“始祖劉累繁衍開萬代基業,宏揚禦龍精神創中華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