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盆地

吐魯番盆地坐落在我國西北的天山腳下。它東西長245公裏,南北寬75公裏,麵積約5萬平方公裏,有半個江蘇省那麼大。其邊緣被群山環抱,北部的博格多峰(海拔5445米)為最高;中部因極度下陷,地勢低窪,許多農田、村落都在海平麵以下;南部山麓的艾丁湖,湖麵低於海平麵154米,是我國陸地的最低點。如果從地形單元來看,吐魯番盆地算得上世界最低的盆地。

吐魯番盆地低窪而較閉塞的地形,加上極端的幹旱,使它成為我國著名的“火州”。這裏一年之中有半年處於炎熱的夏季,每年6月至8月,氣溫持續在38℃以上,甚至出現過478℃的全國最高氣溫紀錄。特別是橫亙在盆地中部的一條紅砂岩山(高約500米),每當夏季,被烈日炙烤得煙雲繚繞,狀似火焰噴吐,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最高達823℃!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火焰山”,指的就是這裏(當地稱克孜勒塔格,即“紅山”)。

吐魯盆地的氣候雖然炎熱幹燥(年平均降水為16毫米左右),但由於盆地中發源於天山的河流有高山冰雪水的供應,流水不斷,更有相當可觀的泉水和地下水,單火焰山各河流的年總徑流量就占天山水係水量的一半以上。當地勞動人民創造了獨特的“坎兒井”灌溉方式,現在已達1100多條,總長度比我國的京杭大運河還要長得多。這裏的葡萄、哈密瓜已有近兩千年的栽培曆史,無核白葡萄和馬奶子葡萄馳名中外,長絨棉的品質居我國之首位。火焰山下還發現了煤、鐵、雲母、石油等礦產資源。

最大的沙漠

在非洲北部,從大西洋岸直到紅海之濱,橫亙著一片浩瀚的沙漠,這就是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它東西寬5600公裏,南北長1600—2000公裏,麵積廣達910萬平方公裏,差不多要占到全世界沙漠總麵積的一半。

在當地居民的語言中,“撒哈拉”即荒涼之意。整個撒哈拉地區處於北回歸線附近的高壓帶內,一年中大部分時間均盛行來自幹燥的中亞和西亞的東北信風,信風吹至炎熱的北非後更趨幹燥,降水極少。這種氣候條件是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區內年降水量大都少於50毫米,有的地方更是常年無雨,而每年的蒸發量卻在2000毫米以上。各地的寒暑變化也非常劇烈,氣溫的日較差一般可達30~40℃。在這種情況下,地表岩石受到強烈的風化剝蝕,形成大片的流沙和戈壁。

撒哈拉沙漠形成的時間並不長,幾十萬年前這裏的氣候還比較溫和濕潤,河流也不少。近代曾在沙漠中心的不少地方發現一批巨大而精美的壁畫,說明早期人類曾生活於撒哈拉地區。此後由於氣候發生明顯變化,全區才逐漸沙漠化。值得注意的是,近百年來這種沙漠化的趨勢已變得越來越嚴重;在撒哈拉的南緣,沙漠每年平均要擴大1萬多平方公裏,在其北緣也要達到1千平方公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長期殖民統治的惡果外,也同當地人口迅速增長、森林和草原不斷遭到破壞有關。目前,區內各國已加緊采取措施,同日漸進逼的沙漠作鬥爭。其中埃及在近20年中已從沙漠中開墾出40萬公頃良田,建成11個沙漠改良區,各改良區中渠道縱橫,莊稼繁茂,同附近的沙漠形成鮮明的對照。這說明即使象撒哈拉這樣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也是可以被人類改造、利用的。

麵積最大的高原

南美洲的巴西,它的北半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這裏布滿了濃密的熱帶雨林;它的南半部則是世界上麵積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這裏樹木比較稀疏,主要是茫茫的熱帶草原。

巴西高原廣達5百多萬平方公裏,比青藏高原大一倍以上。但它的高度一般隻有海拔600~900米,最高的邦德臘山也隻有2884米,比青藏高原低得多。從地質上講,青藏高原還很年青,而巴西高原則很古老,它的表麵已變得相當平緩,一些山頭也呈渾圓的饅頭狀。

巴西高原地處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適中,土壤肥沃,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咖啡、甘蔗、大豆、棉花為其四大作物,產量在世界上都占突出地位。高原上礦產豐富,鐵、錳儲量尤為巨大,其中鐵礦集中分布於高原的東南角,礦區呈四邊形,據說遠景儲量要占全世界三分之一,因而贏得了“鐵四邊形”的美名。

最大的冰庫

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大塊常年為冰雪覆蓋的陸地,連同附近的島嶼在內,總麵積約1400萬平方公裏,這就是地球上最大的“冰庫”所在地——南極洲。白茫茫的冰原覆蓋著南極洲麵積的93%以上,冰層的平均厚度約1700米,最厚的地方達4200米,冰的總儲藏量約有2450萬立方千米之巨。南極洲的冰蓋麵積和總冰量分別占全球的87%和90%。有人估計,如果這些冰全部溶化的話,將使全球海麵升高70米。巨厚的冰層使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高度達到2600米,有著巨大的高原和高聳山脈的亞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也隻及它的三分之一。南極洲大陸冰川不時從中部向大陸邊緣傾入海中,有的集結成廣闊的陸緣冰,有的斷裂以後成為漂浮在海中的冰山。南極洲的陸緣冰總麵積約150多萬平方公裏,最著名的是羅斯海中的羅斯陸緣冰,廣達53萬平方公裏,比兩個英國的麵積還大;其臨海的前緣形成壁立的羅斯冰障,平均高出海麵50米,長度有900多公裏。南極海域中的冰山有22萬個之多,相當於北冰洋冰山數量的5倍。冰山的外形多呈桌狀或角錐狀,它們隨風和隨洋流向北漂移,在寒冷季節甚至可漂到南緯40°。1956年,美國人曾觀測到長333公裏、寬96公裏的罕見大冰山。冰山重重的南極海域,是人們乘船到南極洲去必須闖過的第一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