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艦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要訴求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由於這種軍艦自1860年開始發展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末期逐漸式微為止,一直是各主要海權國家的主力艦種之一,因此在過去又曾經一度被稱為主力艦,但由於近代以來戰列艦的戰略地位被航空母艦和彈道導彈潛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艦隊中的主力,因此這樣的稱呼方式也相對失去了意義。戰列艦是人類有史以來創造出的最龐大、複雜的武器係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列艦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台,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
“戰斧”“砍”向波黑
1995年9月10日,遊弋在亞得裏亞海上的美軍“諾曼底”號導彈巡洋艦,拉響了戰鬥警報,巡洋艦上的巡航導彈的艙門打開了,艦上的官兵做好了一切戰鬥準備。當晚8時40分,傳來了“發射”的命令。一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騰駕著濃濃的煙霧衝向茫茫的夜空,直向波黑境內的塞族地對空導彈基地飛去,13枚“戰斧”分別飛向不同的目標。頃刻間,塞軍的雷達陣地被一片火海所吞沒。
“戰斧”式巡航導彈是1983年6月進入美國海軍服役的,10多年來,它曾經4次披戰袍,濫殺亂“砍”。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戰斧”首當其衝,打響了海灣戰爭的第一炮。1993年1月17日,美軍發射了45枚“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了伊拉克的核基地。也是在這一年的6月27日,美國又以懲罰伊拉克企圖謀殺前總統布什為由,向伊拉克的情報總部發射了23枚“戰斧”巡航導彈。如今,又有13枚“戰斧”“砍”向了波黑。
“戰斧”巡航導彈是20世紀80年代初誕生的。猛然看上去,就像一架小型飛機,實際上它是導彈與飛機的“混血兒”。
“戰斧”巡航導彈是一種很先進的導彈,它采用了許多高新技術。就拿製導係統來說吧,它采用了地形匹配技術,也就是說,“戰斧”巡航導彈可以事先將要攻擊的目標的有關數據和所經過的路線數據,輸入導彈的計算機中去,“戰斧”巡航導彈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不斷地與實地進行比較,“按圖索驥”擊中千裏之外的目標。“戰斧”巡航導彈還具有一定的隱身性能,一般的雷達很難發現它。
正是因為“戰斧”巡航導彈有了這樣的特殊本領,既能對敵人進行精確打擊,又能使自己避免人員傷亡,才使它成了美國人手中恣意揮舞的“戰斧”。
智能地雷場
智能地雷場是用智能地雷布設的雷場。這種智能地雷采用一種由獨特的電子控製電路或微處理器芯片製作的引信,它相當於地雷的“大腦”,能有效地控製地雷的起爆時機。戰鬥人員或雷場控製人員可向雷場下達預編指令來改變地雷功能,使其滿足不同戰鬥行動對雷場功能的需求,如己方人員、車輛通過雷場時,可下達關閉雷場的指令,使其安全順利地通過雷場,這就克服了以往雷場對敵對雙方的機動都將構成障礙的弊端。使雷場對保障己方機動、阻滯敵方機動的作用大大增強。
智能雷場的出現,將使地雷不再是對某一點、麵的主宰,摒棄了單打獨鬥的作戰方式,使地雷能夠按人的意誌行事,從而使雷場的效能極大提高。目前,美軍正致力於智能地雷場的開發,力求通過增加地雷射程、提高機動性、自主性和地雷與人員的“對話”能力來提高雷場的功能,使地雷能探測、識別、攻擊1 000米距離或更遠距離上的目標。
直升機航空母艦
以裝載直升機為主,用於反潛和登陸作戰的航空母艦。它有反潛直升機母艦和登陸直升機母艦之分。反潛直升機母艦,用於大型艦艇編隊和運輸船隊航行時的反潛護航,具有起降甲板小,升降機少,航速高等特點。登陸直升機母艦,用於登陸作戰時運送登陸部隊和物資裝備實施登陸。具有起降甲板大,升降機多,有便於登陸部隊快速通行的電梯和寬大的登陸兵住艙等。
直升機航空母艦上設有供直升機起飛和降落用的甲板、機庫、升降機等,還有艦空導彈、艦炮和反潛武器等。
直升機廣泛使用
在大部分現代高科技局部戰爭中,大都使用直升機。尤其是美軍入侵格林納達,直升機唱了主角。登陸、作戰、輸送部隊、運送傷員等都使用了直升機。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英軍馬島登陸,都成功地使用了直升機。值得一提的是,在以黎戰爭中,以色列使用了美國的“眼鏡蛇”和“防禦者”武裝直升機攻擊坦克,摧毀了一部分坦克和裝甲車。雖然一些人對這種直升機打坦克的戰鬥有不同看法,但以黎戰爭卻給人們提供了直升機打坦克的戰例。從總體上看,武裝直升機在阻止對方地麵部隊運動,摧毀對方工事,支援己方攻擊等多方麵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地麵部隊得到直升機的直接配合,戰術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製導武器大顯身手
法國製造的“飛魚”導彈擊毀了“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舉世為之震驚。一枚“飛魚”導彈隻需十幾萬美元,而“謝菲爾德”號驅逐艦則需l億多美元,兩相對照相差千倍。製導武器的消費比,標誌著製導武器的真正價值。美國的“哈姆”、“百舌鳥”、“標準”式反雷達導彈,幾次發射都準確地破壞了對方雷達,使蘇製的防空導彈失去了耳目,盲目發射,不但浪費彈藥,還因暴露位置而成為對方攻擊的靶子。而美國飛機上的精確製導導彈和集束炸彈對預定目標的襲擊基本達到目的。以色列使用美製F-16戰鬥機上發射的“響尾蛇”空空導彈,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戰果。1982年6月9日至11日的黎巴嫩空戰中,以軍F-16使用“響尾蛇”導彈擊落敘機約占半數以上,這使米格-23、米格-25黯然失色。
窒息性毒劑
窒息性毒劑是指破壞組織引起肺水腫降低血液攝取氧的能力,造成機體缺氧以致窒息死亡的毒劑,對眼、鼻、喉也有一定刺激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量使用過,但以後作為軍用毒劑的價值已日趨下降。主要成員為光氣,代號為:CO(美)和PG(英),學名二氯化碳酰。常溫常壓下為無色氣體,有爛草味,吸入中毒,潛伏期數小時,表現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乃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