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坦克

偵察坦克是一種裝有偵察儀器和設備的履帶式裝甲戰鬥車輛。它具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力和裝有武器、車型小、裝甲薄、重量輕、速度快、機動性好,大都是有兩棲作戰能力和三防設備,分輪式和履帶式兩種。偵察坦克上都裝有火炮,有的甚至裝上了105毫米火炮和反坦克導彈,可以實施火力偵察和機動作戰。因此,既能打,又能防是偵察坦克的突出特點。偵察坦克主要裝備於坦克部隊和機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部隊的偵察分隊,用於戰術偵察。

現代偵察坦克除裝有坦克上的一般觀察瞄準儀器外,還裝有較完善的偵察儀器和設備,其中包括:大倍率潛望鏡,用於白天觀察,天氣晴好時,對坦克裝甲車輛的觀察距離可達15千米;紅外夜視夜瞄儀器、微光夜視夜瞄儀器、微光電視裝置和熱像儀等用於夜間偵察,熱像儀在夜間對坦克裝甲車輛的觀察距離可超過3千米;激光測距儀,在能見度良好的條件下,測程可達20千米;信息處理和傳輸設備,用於將偵察得來的信息及時處理並傳輸給指揮機構;偵察雷達,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最大探測距離約20千米;有的還裝有車輛導航裝置、紅外報警裝置、地麵激光目標指示器、核輻射與化學毒劑探測報警器等。這些現代化的光電偵察設備,使得偵察坦克做到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明察秋毫。

戰略

戰略是籌劃和指導戰爭全局的方略。即根據對國際形勢和敵對雙方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地理等諸因素的分析判斷,科學預測戰爭的發生與發展,製定戰略方針、戰略原則和戰略計劃,籌劃戰爭準備,指導戰爭實施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

戰略產生於戰爭實踐,長期使用於軍事領域,本義即軍事戰略。戰略可按不同的標準劃分類型。按社會曆史時期劃分,可分為古代戰略、近代戰略、現代戰略;按作戰性質劃分,有進攻戰略和防禦戰略;按使用武器的類型劃分,有常規戰爭戰略和核戰爭戰略;按軍種劃分,有陸軍戰略、海軍戰略和空軍戰略;按作戰持續時間劃分,有速決戰略和持久戰略,等等。

自動武器

自動武器是利用火藥燃氣能量或其他外部能源,進行裝彈或連發的射擊武器。利用外部能源工作的又稱為機械化自動武器。自動武器有單發和連發兩種。單發自動武器又稱半自動武器或自動裝填武器,在射擊過程中,能自動退殼和裝彈,但不能自動擊發,須放鬆扳機,再次扣引,才能再次發射。連發自動武器又稱全自動武器,能自動退殼、裝彈和擊發,可連發射擊,直到容彈具中的彈藥射光或放鬆扳機時為止。自動武器常用的自動機工作方式有四種:

(1)身管後坐式,利用發射時身管後坐的能量,帶動自動機構完成射擊動作;

(2)槍機後坐式,主要用於自動槍械,利用發射時槍機後坐的能量完成射擊動作;

(3)導氣式,導出膛內部分火藥燃氣,推動自動機構動作,完成射擊動作;

(4)機械式,利用武器彈藥係統外部能源(最初用人力,以後用電機)帶動自動機構完成連發射擊動作。

自動武器的主要特點是射速高,火力密度大。自動武器的出現曾經給步兵戰術帶來很大的影響。現代自動手槍、自動步槍、衝鋒槍、機槍、機關炮和自動高射炮都是自動武器。自動武器已廣泛裝備於步兵、炮兵、裝甲兵、海軍、空軍和廣大民兵,是現代戰爭中不可缺少的武器裝備之一。

戰場上的偽裝術

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古代戰爭中偽裝術應用的典範之一。當時,諸葛亮用紮製的草人做假目標,漫漫大霧作掩護,以擂鼓呐喊作偽裝,輕易地向曹操“借”了十多萬支箭。現代戰爭也廣泛地使用偽裝術,而且方法越來越巧妙,包括天然偽裝、塗飾迷彩、施放煙幕、設置人工遮障、假目標等。

偽裝術用於塗飾的迷彩主要有保護色迷彩、變形迷彩、反雷達迷彩等。如塗上綠色偽裝塗料的坦克活動於林海,塗上白色偽裝塗料的坦克行駛於雪原,塗上沙土色偽裝塗料的坦克馳騁於茫茫沙漠,這些保護色迷彩,使敵方難以迅速判定真假。

設置假目標是偽裝的一個重要方麵。諸葛亮當年“草船借箭”所紮製的草人是一種粗糙的假目標,現在使用的假目標,如假人、假馬、假炮、假飛機、假坦克、假橋梁、假導彈陣地,甚至假工廠、假城鎮等,都能偽造得活靈活現,使人真假難分,甚至可以騙過高空偵察機和偵察衛星。

煙幕偽裝有發煙手榴彈、發煙罐、發煙火箭彈、發煙炮彈和煙幕施放器、航空發煙器等。前蘇聯還研製成功了一種新型偽裝煙幕——由金屬微粒組成的氣懸體。新型偽裝煙幕專門對付紅外線偵察和紅外製導兵器。坦克、船隻使用這種煙幕,可免遭紅外和激光製導導彈的跟蹤,降低導彈對目標的命中率。

在現代戰爭中,能否進行成功的偽裝,已成為決定戰爭勝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地麵到空中甚至到外層空間,都有各種新型偵察設備,如何蒙住這些“千裏眼”,是現代戰場魔術大師——偽裝部隊的艱巨任務。

戰鬥機

戰鬥機是指主要用於保護我方運用製空權以及摧毀敵人使用製空權之能力的軍用機種。特點是飛行性能優良、機動靈活、火力強大;現代的先進戰鬥機多配備各種搜索、瞄準火控設備,能全天候攻擊所有空中目標。

根據任務的不同戰鬥機又可分為“殲擊機”(戰鬥機)和“截擊機”(攔截機),攔截機的主要任務是快速的升空之後爭取高度,在敵人的轟炸機進入我方空域之前將對方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高飛行高度的轟炸機群,在設計上特別強調對速度與爬升率的需求,運動性擺在較為次要的地位。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有鑒於原子彈的摧毀威力,攔截機的發展一度成為許多國家與傳統戰鬥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在導彈逐漸成熟並大量配備之後,攔截機的特性往往可以經由傳統戰鬥機加上導彈來滿足。因此現在趨向不再專門發展攔截機種,而是以現役的機種同時擔負攔截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