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戰和反潛戰
首先,作為潛艇的防禦作戰工具,由潛艇投放的潛水機器人可以完成潛艇本身難以完成的若幹任務。例如,潛水機器人可以作為誘餌把敵潛艇引開或騙走,然後在其他兵力的協同下圍殲敵潛艇。其次,大型潛艇遠距離航渡,可將潛水機器人作為通信中繼站,使潛艇不再為通信聯絡而浮出海麵,從而提高潛艇的隱蔽性。第三,作為潛艇的外部的水聲傳感器平台,潛水機器人可以進行區域性搜索和偵察,以擴大潛艇的搜索和偵察範圍。第四,如果在敵人經常出入的潛艇基地、港口和運輸線附近的水域秘密埋伏一些性能極佳的潛水機器人進行水下監視和跟蹤,可獲得大量第一手情報,使前方情報源源不斷地傳送給己方部隊。第五,作為反潛戰工具,潛水機器人除了上述用途之外,還可執行水下警戒任務,組成警戒線以對付敵潛艇;潛水機器人可拖帶一個被動式聲納基陣前去探測敵方潛艇,並將情報自動地傳送給別的反潛平台;未來的技術發展有可能使潛水機器人探測和跟蹤駛離港口或穿越警戒線的敵潛艇。
前蘇聯的化學武器
前蘇聯是化學武器最多、化學戰能力最強的大國。蘇軍擁有14種主要毒劑中的13種,其中9種已裝備60多種型號的彈藥:沙林10種、梭曼6種、塔崩4種、芥子氣22種、氫氰酸10種、路易氏氣2種。蘇軍化學毒劑貯量達35萬噸(其中神經性毒劑2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蘇軍導彈、火箭彈中,化學彈頭約占1/3,其化學戰能力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例如,蘇軍一個BM—27型16管火箭炮營1分鍾可布毒11噸;其戰術飛機的化學襲擊半徑可達1 600千米;一個集團軍可在1分鍾內布毒50噸,能使500平方千米範圍內50%的人員中毒。前蘇聯還向越南、埃塞俄比亞、伊拉克提供化學武器。RRAH-66“科曼奇”
為了適應21世紀的戰場環境,美軍又用印第安人的名字“科曼奇”命名了一種隱身武裝直升機RAH-66,這個代號中的R表示偵察,A表示攻擊,H表示直升機。“科曼奇”於1996年1月首次試飛,它是嚴格意義上的“21世紀的武裝直升機”。
“科曼奇”武裝直升機身小體輕,它的機高3.3米,機寬2.3米,並排雙座。它的最大飛行速度為327.8千米/小時,巡航飛行速度為296千米/小時。它能以時速160千米側飛,這在旋翼直升機中是首屈一指的。它的作戰半徑為400千米。
RAH-66“科曼奇”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種隱身直升機,它的隱身招數有這樣幾個:
(1)外形采用消散雷達反射波的設計。
(2)采用內藏式導彈和可收放式起落架。
(3)廣泛采用複合材料,機上所用複合材料重量占全機結構重量的51%。可以說RAH-66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複合材料最多的實用直升機。據專家預測,由於大量使用複合材料部件,其雷達反射截麵僅為AH-64的1/600。
(4)加裝雷達幹擾機,可有效地迷惑探測雷達。
(5)運用紅外線抑製技術,使RAH-66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冷”直升機。
(6)座艙采用平板玻璃,能有效地減少陽光的漫射。機體表麵采用暗色的無反光塗料,減小反光強度,這些有利於對目視的隱身。
(7)降低噪音,減小音響探測距離。這7大措施的施行,可以有效地隱蔽自己。
RAH-66的武器艙可裝導彈6枚,短翼可以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攜帶864千克武器載荷,能掛32枚70毫米火箭,或者掛8枚“獄火”反坦克導彈。內外掛架共能攜帶14枚“獄火”導彈,也可攜帶“毒刺”空空導彈。與“阿帕奇”相比,“科曼奇”發現目標的距離可增加40%,反應時間將縮短95%。在戰鬥中,它能迅速識別目標和確定攻擊的順序,還能把攻擊的結果立即顯示出來。
“科曼奇”另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便於保養。它每飛行1小時僅需2.6個保養工時,僅為典型攻擊直升機的1/5。
RAH-70偵察直升機
RAH-70的機體結構與貝爾206L“遠程突擊隊員”極為相似,基本上是在貝爾206L-4的機身上做了一些改進而成。設計師首先將飛行員駕駛艙所在機身段的寬度增加了17.8厘米並放大了尾梁上的垂直安定麵,其次將駕駛艙的窗口區域麵積擴大了35%,最後是用先進的有源矩陣LCD座艙顯示器替代了老式的LCD顯示器。座艙內可以容納2名駕駛員和3名乘員。RAH-70直接使用了OH-58D的4葉主旋翼,采用複合材料製成,旋翼根部安裝有支架隔離係統,每分鍾轉速413轉。除此之外,RAH-70的機頭還安裝了可容納偵察設備的旋轉吊艙,這是把它和其他貝爾407區別開來的最明顯標誌。
燃氣射流洗消車
燃氣射流洗消車又稱射流車或燃氣射流車,是利用車載噴區發動機所產生的高溫高速燃氣流進行洗消作業的車輛,是軍用洗消車輛中的一種。車上主要裝備有燃氣流發生器、動力傳動裝置、回轉操作台、裝料桶、噴射裝置、液壓係統和測量顯示裝置等。該洗消車既可單憑高溫高速燃氣流噴射進行洗消,也可在燃氣流中加入消毒液進行洗消。作業量大,適合冬季和缺水地區使用。該車還具有發煙功能,必要時做發煙車用。在2008年抗擊冰雪的戰鬥中,燃氣射流洗消車為高速公路的除雪除冰作出了一定貢獻。SSSR機載雷達
SSR雷達是我國和英國馬可尼公司合作研製的數字式超小型機載火控雷達,是裝備殲-7M的SR雷達的改進型。該雷達具有對空搜索、邊搜索邊測距、空地測距、自動檢測等功能。特點是具有下視,全天候作戰能力;具有離軸。主要性能:探測上視26千米,下視20千米;空地測距10千米;探測範圍為仰俯25°。
SR-71黑鳥式偵察機
洛克希德SR-71黑鳥式偵察機是美國空軍先進的長程戰略偵察機,以洛克希德A-12牛車式為基礎,同係列的另一款機型是YF-12攔截機。在SR-71上使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不但是第一架擁有形狀匿蹤功能的飛機,更能以3馬赫的高速躲避敵機與防空飛彈。
“撒手鐧”導彈
“撒手鐧”導彈裝在一枚二級固體燃料推進火箭上,火箭掛在戰鬥機的機身下部,彈頭的直徑大約有30厘米,彈頭的長度大約有35厘米左右,彈體內裝有控製裝置和戰鬥部。戰鬥機攜帶導彈飛上一定的高度,飛行員調整好角度,按下發射按鈕,導彈在助推火箭的推動下,飛進太空,向預定的攻擊目標衝去。彈頭內的控製裝置,可以調整導彈的飛行方向,以便準確地擊中目標。
戰鬥機掛帶的導彈將成為衛星的一個“職業殺手”。戰鬥機掛帶導彈攻擊衛星,要比用其他辦法來攻擊衛星經濟得多,這種技術也不難掌握。有些軍事專家預測:戰鬥機攜帶導彈攻擊衛星,很可能成為衛星的主要威脅,衛星要警惕的主要“殺手”將是這種導彈。
機載攻擊衛星的導彈,我們不妨把它叫做“空天導彈”,它是戰鬥機的一把最隱秘的“劍”。盡管這種導彈目前還沒有裝備部隊,但是,它已經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出現了,它將會使本來就不平靜的太空,變得更加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