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A-7E攻擊機是美國海、空軍現役主要攻擊機之一。原型機A-7A是在F-8E戰鬥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A-7E艦載攻擊機裝有1台艾利遜公司生產的TF41-A-2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6 800千克,飛機機長14.06米,翼展11.80米,外翼折起翼展7.24米,機高4.90米。飛機最大起飛重量19 050千克,最大時速M數0.9,海平麵高度飛行時速1 110千米,最大航程4 600千米,作戰半徑600千米,實用升限14 780米。

機上裝有M61A120毫米6管轉管炮1門,備彈1 000發。機上8個武器掛架可攜帶空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反雷達導彈、電視製導炸彈、激光製導炸彈、普通炸彈、火箭彈和副油箱等,最大載彈量6 800千克。機上的各種設備也較為先進,包括AN/ASN-91(V)導航/武器投放電子計算機;AN/APN-190(V)多普勒雷達;AN/APQ-126(V)前視雷達;AN/AVQ平視顯示器以及AN/ALQ-126主動電子幹擾裝置等。

該機種在越南戰爭、美利衝突和海灣戰爭中都曾多次使用,預計該機種還要服役相當一段時間。

“AH-1”直升機

給“AH-1”起了“眼鏡蛇”這麼一個綽號,實在是“名不虛起”。1965年9月,“眼鏡蛇”誕生了,很快裝備了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AH-1的最大平飛速度達到277千米/小時,這在當時來說,已經是比較快的直升機了。它的最大航程可達570餘千米。它的武器係統在當時也十分厲害,機頭下裝有7.62毫米機槍或榴彈發射器。短翼下4個掛點,可選帶4具19枚裝70毫米火箭彈發射器,或掛2枚響尾蛇空對空導彈和1門機炮,或掛8枚“獄火”反坦克導彈,最大武器載荷為2 400千克。

盡管AH-1現在仍舊在美軍中服役,西班牙和以色列等國軍隊也在使用,但它畢竟是一種早期的武裝直升機。它的作戰能力並不很強,容易被地麵炮火擊中。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阿帕奇是北美印第安人中一位勇士的名字,AH-64作為“空中勇士”是當之無愧的。它的飛行速度快,每小時最大速度達310千米,它的機動性好,火力在當今武裝直升機中是最強的,它的機身上可掛載16枚“獄火”式激光製導反坦克導彈,機身下還裝有4個火箭發射器,可掛76枚航空火箭,這種火箭十分厲害,能同時向多個目標進行攻擊。阿帕奇直升機的生存性高,能晝夜全天候作戰,駕駛艙內裝有紅外線夜視係統,飛行員能在夜間清楚地發現目標,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有效地搜索地麵目標。

阿帕奇的座艙采用縱列式布局,副駕駛兼炮手坐在前艙,駕駛員坐在後艙,後座比前座高出483毫米,這樣的布局給正、副駕駛提供了良好的視界。阿帕奇首次裝備部隊是在1984年,到1989年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共裝備了539架。

AGM-65B式小牛空地導彈

該導彈為美國在AGM-65A型“小牛”導彈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近程空對地(艦)導彈,采用視場為5°和25°的電視製導係統,其中AGM-65B采用改進的電視(即景象放大)導引頭,使飛行員能在較遠的距離上控製導引頭鎖定目標,減少載機在目標區的暴露時間;戰鬥部是聚能裝藥爆破型,瞬發引信。該彈射程遠,製導方式先進,命中率高;缺點是隻能在晝間晴天使用,易受雨、雲、霧以及煙等因素影響。1977年台灣向美國訂購了500枚AGM-65B型“小牛”式導彈,1978年隨48架F-5E型戰鬥機抵台,裝備空軍主戰飛機,用於攻擊地麵和水麵目標。

安-124戰略重型運輸機

安-124由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集團設計,在20世紀80年代是世界最大的戰略重型運輸機。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產的安-22重型運輸機,在性能上優於目前美國最大的C-5運輸機。安-124綽號“魯斯蘭”,是俄羅斯民間故事中的一個英雄的名字。由於前蘇聯瓦解,目前安東諾夫設計集團已經變成了烏克蘭共和國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

安-124上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地圖雷達、衛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機組人數為7人。

安-124有多種改進型號,包括:安-124-100商用型,1992年12月獲獨聯體型號合格證,最大起飛重量392 000千克,最大商載120噸;安-124-100M,與100型相似,換裝西方電子設備,樣機於1995年底完成;安-124-102,換裝電子式飛行儀表係統,機組人員減至3人;安-124FR滅火型,可裝200噸水,也可改裝成貨機。作為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安-124充分考慮了用於民航運輸時的適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噪音標準。

“暗星”無人機

“暗星”無人機又名“蒂爾”Ⅲ,是一種適用於大威脅環境下偵察用的高空續航隱形無人機,機體短粗呈餅狀,主要用於對高價值目標的連續監視和偵察。翼展21米,機長4.57米,起飛重量3 900千克,有效載荷454千克,巡航速度556千米/小時,飛行高度15 240米。目前計劃少量生產,僅用於在重點防禦地區上空飛行。

隱形“暗星”無人機不具備“環球鷹”無人機的性能和負載,但具有突破最好防空係統的能力和最佳生存能力。“暗星”無人機的機體較薄,機翼又長又窄,作戰半徑為926千米,續航時間8小時,使用FJ44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暗星”無人機每秒鍾的通信能力限製在1.5兆位,飛行中主要傳送固定框架圖像。

“暗星”無人機的特點是:隱形、生存能力強,活動範圍和續航時間都比“環球鷹”更大更長。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環球鷹”主要任務是擔負低威脅度或中等威脅度地區上空的偵察任務,而“暗星”主要用來執行高威脅區域上空的偵察任務。

“奧斯卡”級核動力攻擊潛艇

“奧斯卡”級核動力攻擊潛艇也稱“O級”,當屬前蘇聯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奧斯卡”級核潛艇分Ⅰ、Ⅱ兩型。兩型的主要區別是,OⅡ型比OⅠ型更長(前者為143米,後者為154米),水下排水量更大(前者為12 500噸,後者為135 000噸),而且電子設備也更為先進。OⅠ級僅建造了2艘,首艇1978年動工,1980年春下水,同年底試航,1982年下半年服役。第二艘於1982年完工。此後,前蘇聯海軍便轉入建造“奧斯卡”級Ⅱ型攻擊核潛艇,首艇1985年完工,第二艘1986年、第三艘1988年、第四艘1989年完工。1990年建2艘。1992年建1艘。第九艘在1993年底進行試航。B

B-2“幽靈式”轟炸機

B-2“幽靈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匿蹤戰略轟炸機,由麻省理工學院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一起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而在1980年,麻省理工學院首次大力幫忙美國政府研發B-2幽靈匿蹤戰略轟炸機,就顯示出先進的精確飽和攻擊能力。1997年首批6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至今隻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2億美元。以重量計,B-2比黃金還要貴2~3倍。1999年,在北約對塞爾維亞的軍事行動中,美軍多架B-2轟炸機由美國直飛到塞爾維亞,期間共投下600多枚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是空戰中匿蹤性與準確性的一大革命。在2003年的演習中,一架B-2轟炸機一次投下80枚500磅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顯示出先進的精確飽和攻擊能力。

B-2轟炸機采用翼身融合、無尾翼的飛翼構形,機翼前緣交接於機頭處,機翼後緣呈鋸齒形。機身機翼大量采用石墨/碳纖維複合材料、蜂窩狀結構,表麵有吸波塗層,發電機的噴口置於機翼上方。這種獨特的外形設計和材料,能有效地躲避雷達的探測,達到良好的隱形效果。

B-2轟炸機有三種作戰任務:一是不被發現地深入敵方腹地,高精度地投放炸彈或發射導彈,使武器係統發揮最高效率;二是探測、發現並摧毀移動目標;三是建立威懾力量。美國空軍揚言,B-2轟炸機能在接到命令後數小時內由美國本土起飛,攻擊世界上任何地區的目標。

B-2轟炸機細分為三種型號:“布洛克10”型,最多能攜帶16枚BM83型核炸彈和16枚MK84型常規炸彈,巡航速度0.8馬赫,升限19 240米,航程11 675千米,進行一次空中加油則航程超過18 500千米;“布洛克20”型,最多能攜帶16枚BM61核炸彈,有攜帶防空區外對地攻擊導彈的能力,還可攜帶36枚集束炸彈及16枚全球定位係統輔助製導的炸彈,並具有某些自動完成飛行任務的能力;“布洛克30”型,最多能攜帶80枚MK80炸彈、36枚M117炸彈、80枚MK62炸彈、16枚聯合正麵攻擊炸彈,還可攜帶8枚防空區外攻擊導彈,具有全自動完成飛行任務的能力。

84S自動步槍

84S實際上是發射5.56毫米北約口徑標準彈的半自動型56式衝鋒槍,是北方工業公司為打入北美市場而開發的,因為5.56毫米是軍用口徑,因此有時銷售商會稱其為223AK以表示是民用槍。84S的彈匣弧度很小,這是由於5.56毫米北約標準彈的彈殼錐度小所致,不過84S的彈匣卡筍位置不變,因此84S不能通用M16的標準彈匣。84S的膛線纏距為228毫米,因此適合發射SS109彈。在美國,84S主要有三種類型,其中兩種是槍管長413毫米的型號,分別是槍身上有保利集團標記和北方工業標記的,第三種是有北方工業標記的RPK型(槍管長534毫米),也是半自動的。

88式坦克

88式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68A1式105毫米坦克炮,該炮由美國活特弗裏特(Watervliet)兵工廠製造。炮管壽命是200~300發。彈種無具體規定。88式坦克主炮彈藥基數為47發,全部存放在車體內中部。M68A1炮可發射多種彈藥,主要有M392A2APDS-T(曳光脫殼穿甲彈),整彈重量18.6千克,最大初速為1 478米/秒;M774APFSDS-T(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整彈重量為17.23千克,最大初速為1 524米/秒;XM797APFSDS-T(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M774炮彈的教練彈;M456/M456A2HEAT-T(曳光破甲彈),整彈重量為21.79千克,最大初速為1 173米/秒;M416WP(發煙彈),整彈重量為20.68千克,最大初速為736.5米/秒;M490/M490A1TP-T(曳光教練彈),整彈重20.41千克,最大初速為1 170米/秒;M724A1TPDS-T(曳光脫殼教練彈),重14.51千克,最大初速為1 539米/秒;M393HEP-T係列(碎甲彈),整彈重20.41千克,最大初速為731.5米/小時。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號是一艘排水量為4.17萬噸的戰列艦,艦舷和炮塔裝甲厚達320~360毫米,並配備有8門口徑為381毫米的主炮和數十門大口徑的副炮,堪稱“海上巨無霸”。1941年5月26日,從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5架“旗魚”式魚雷攻擊機攻擊了“俾斯麥”號,其中兩枚魚雷擊中了其舵機。在隨後的幾天中,英國海軍的幾十艘軍艦用炮火和魚雷,向行動不靈的“俾斯麥”號頻頻發起猛烈攻擊,並最終將其送入海底。

巴雷特M82A1

巴雷特M82A1是當今使用最廣泛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之一,幾乎占領了50狙擊步槍市場的統治地位。目前至少已裝備英國、法國、比利時、意大利、丹麥、芬蘭、希臘、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蘭、沙特阿拉伯、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等30多個國家的軍隊或警察部隊。M82A1也被廣泛用作民間的50口徑射擊比賽,用於1 000碼甚至更遠距離上的射擊比賽。

豹Ⅱ坦克

豹Ⅱ坦克安裝有全電火炮控製和穩定裝置,它能在以30千米/小時的速度行駛中,對2 000米距離的運動目標射擊的首發命中率高於50%,而且,能擊穿三層重型靶板,具有獵殲作戰能力。車內安裝了超壓集體式“三防”通風裝置和自動滅火裝置,配裝有16具煙幕彈發射器。在加拿大“銀杯獎”坦克射擊大賽中多次奪魁,以其性能優良、質量可靠和堅固耐用享譽全世界。

保護神——救生衣

救生衣具有較好的水上浮力,不透水,穿脫方便,不影響人的肢體活動,能確實保證人員在水上的安全。我軍有一種背心式的救生衣,表麵的防水層是特殊橡膠製成的雙麵膠布,前身和後身有4個填充木棉的浮囊,全重僅1.5千克,但它能產生16千克以上的浮力,一名全副武裝的戰士穿著後浮在海上,水麵不會過肩。即使救生衣破了,仍然有很大的浮力。

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救生衣,除了能產生較大的浮力外,還有易識別、防鯊魚等性能。這種救生衣也多為背心式,除了它的胸圍設有4個填充木棉的浮囊外,還在浮囊的突出部設有吹氣管,落水人員自行吹氣後,可增加浮力,使上半身浮出海麵。背心上還設有電台的掛鉤和救生物品袋,袋內裝有染色劑、抗風火柴、防鯊劑、急救包等物品。飛行員落水後發現空中有飛機尋找自己時,可立即用海水染色劑將海水染紅,使救援人員盡快發現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用抗風火柴點燃,指示自己的位置;當發覺可能遭受鯊魚襲擊時,可用防鯊劑防護;如果身體已經受傷,則可用急救包自行包紮。物品袋內還有一定數量的海水淡化劑和救生口糧可以食用。另外,袋內還裝有指北針,供落水人員判斷方向,以便利用電台進行聯絡。

世界上最先進的救生衣是美軍飛行員救生衣。這種救生衣配有無線電信標機,飛行員一旦在海上跳傘,無線電信標機便自動發出軍用緊急呼救信號,報告呼救者的位置。救援飛機收到呼救信號,便立即跟蹤,前往出事地點進行救援。

步兵

步兵是陸軍中徒步或搭乘汽車、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實施機動和作戰的兵種。前者稱徒步步兵,後者稱機械化步兵或摩托化步兵、裝甲步兵。主要裝備有步槍、機槍、火箭筒、輕型火炮、反坦克導彈、防空火器、汽車、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車。

徒步步兵,顧名思義,是用兩條腿走路的兵,爬山、涉水皆可,行動受地形、氣象影響小,便於機動;機械化步兵,是以步兵戰車或裝甲輸送車為主要裝備的步兵,以乘車戰鬥為主,也可下車作戰,具有較強的機動力、防護力和火力,行動快,突擊力強,但乘車時目標大,受一定地形和氣象條件的限製,且需可靠的技術保障。步兵是陸軍中人數最多的兵種,在地麵作戰中具有重要作用,通常情況下,最後奪取和扼守陣地,殲滅敵人,主要靠步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革命戰爭年代,一直以徒步步兵為主要作戰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抽調大量步兵建製單位組建和發展特種兵,同時在步兵部隊內部增編特種專業部隊、分隊,步兵所占的比例逐漸縮小,摩托化、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

避彈衣

有一種能在槍林彈雨中防槍彈和炮彈碎片的軍服,這就是避彈衣。

避彈衣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曆史。最早的避彈衣是一種鋼胸甲,重量約9千克左右,可以避免流彈及碎彈片的殺傷。但它不適應機動作戰。隻能用於哨兵、機槍射手等。隨著武器攻擊性的增強,美國製造了新型避彈衣。在飛機轟炸時,地麵作戰人員穿著這種避彈衣可大大減少傷亡。

現代的避彈衣,大部分采用優質化纖抗彈材料製作。這種纖維不僅強度比鋼絲高60%,抗衝擊性能好,而且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抗化學性,柔韌性也很好。當彈片襲來的時候,它能把彈片衝擊的力量分散開,使彈片還沒有接觸到皮膚,就已經有氣無力地停留在服裝表麵了。這種避彈衣重量僅有兩三千克。此外,還有用質輕的特殊陶瓷材料製成的避彈衣。穿著這種避彈衣,在50米的距離內,可以防7.62毫米的步槍直射子彈。

避彈衣雖然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如冬天穿著冷,夏天穿著熱,成本太高等。

匕首

匕首是中國武術器械,短劍或狹長的短刀。其首形狀類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據傳,堯、舜時已有匕首。匕首短小鋒利,攜帶方便,是近距離搏鬥的有效武器。其用法主要有擊、刺、挑、剪、帶等。演練時有單匕首和雙匕首兩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