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

油桐屬大戟科。落葉喬木,高3~8米。葉互生,葉卵形,或寬卵形,長20~30厘米,寬4~15厘米,先端尖或漸尖,葉基心形,全緣或三淺裂。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單性同株;花先葉開放,花瓣白,有淡紅色條紋,5枚;雌蕊子房3~5室,每室1胚珠。核果球形,先端短尖,表麵光滑。種子具厚殼狀種皮。油桐4~5月開花,果期7~10月;花後子房膨大,結球形核果,果頂端有短尖頭;果內有種子3~5粒;種子具厚殼狀種皮,寬卵形;種仁含油,高達70%,桐油是重要工業用油,製造油漆和塗料,經濟價值特高。桐油和木油色澤金黃或棕黃,都是優良的幹性油,有光澤,不能食用,具有不透水、不透氣、不傳電、抗酸堿、防腐蝕、耐冷熱等特點。廣泛用於製漆、塑料、電器、人造橡膠、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製造業。

油桐是我國特有經濟林木,它與油茶、核桃、烏桕並稱我國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在我國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曆史,直到1880年後,才陸續傳到國外。世界上種植的油桐有6種,以原產我國的三年桐和千年桐最為普遍。三年桐學名油桐,長得快,結果早,產量高,盛果期可達20~30年。千年桐學名木油桐,因果皮有皺紋,又稱龜背桐,寓意長命百歲。千年桐比三年桐高大,有10多米高,樹齡較長。油桐種子榨出的油叫桐油;木油桐種子榨出的油叫木油,質量稍遜。

“永生”的變形蟲

變形蟲是一種極小的原生動物,全身直徑通常隻有1%厘米,最大的變形蟲直徑也隻有0.4毫米,用肉眼看,不過是一個模模糊糊的小白點。因此,要看清它的構造,非請顯微鏡幫忙不可。

世界上各種生物都有自己的形狀和獨特的模樣,可是變形蟲卻與眾不同,它的身體隻有孤零零的一個細胞,細胞由薄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沒有心、肝、脾、肺、腎。但動物的一切生理機能,如運動、消化、呼吸、排泄等,都可以由這唯一的細胞承擔。

變形蟲通常在汙水、池塘或濕土中生活,當它捕食、運動和抗敵時,細胞質便伸出去,形成“偽足”。這個偽足可以從身體的任何部位延伸出來,而且各條偽足經常在伸縮著,因此它的形態也就經常變換,不能定形。

變形蟲等原生動物,可以用來作為判定水質汙染程度的指標動物。

水 通 道

水通道蛋白的發現非同尋常;因為水通道是水進出細胞的關鍵,許多生理過程涉及體液的流動,例如出汗、排尿、發炎紅腫以及流淚等。水通道蛋白的功能使我們在炎熱的夏天濃縮尿液而不致發生脫水,也能讓我們在饑餓時把儲存在脂肪組織的水釋放出來。

鴨 腳 木

鴨腳木屬常綠喬木或灌木,小枝、葉、花序、花萼幼時密被星狀短柔毛,後毛漸脫落。複葉有小葉6~9片;小葉紙質至厚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5~12厘米,寬3~5厘米,全緣或先端有數個疏鋸齒。全緣傘形花序多枚組成圓錐花序;花柱合生,粗短;花盤平坦。頂生,花小白色,花後結圓球形果。果徑5毫米,熟時紫黑色,有棱。

鴨腳木的別稱鴨腳樹、江母等。這種野生花卉形態優美,耐蔭常綠,有層次分明的葉片。花期每年9~12月,開淡黃微綠小花,花香含糖,紫色漿果宿存花柱,十分秀雅。鴨腳木,每年11~2月進行扡插,可挖掘樹樁上苗盆栽,放置在遮蔭通風處,正常幼苗迅速生長。為適應盆景造型,要合理修剪、疏芽,才能展露秀美特色。鴨腳木是耐蔭常綠植物,忌直射陽光;既要光照,又應避免急劇變化的光照。

亞 病 毒

亞病毒是一類比病毒更為簡單,僅具有某種核酸不具有蛋白質,或僅具有蛋白質而不具有核酸,能夠侵染動植物的微小病原體。

亞病毒連細胞結構都沒有,所以稱為非細胞生物。它是微生物中最小的生命實體,它的組成簡單。病毒粒體中僅含有一種核酸(DNA或RNA)及蛋白質。它們具有專性寄生性,必須在活細胞中才能增殖。因此根據宿主的不同,有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和擬病毒(寄生在病毒中的病毒)等多種類型。有的病毒甚至沒有蛋白質,隻含有具有單獨侵染性的較小型的核糖核酸(RNA)分子(類病毒),或隻含有不具備侵染性的RNA(擬病毒)和沒有核酸而有感染性的蛋白質顆粒(朊病毒)。我們把後3類統稱為亞病毒。

亞 洲 象

在緬甸叢林,機械化的車輛絕對“此路不通”。這時候就靠大象顯身手了。公象用長牙、粗鼻子和腦門頂著成噸重的柚木緩緩前行。它的身上還馱著它的主人,他一共擁有28頭這種役用象,他稱它們是“活的車輛”。

在緬甸,現代化交通及運輸工具還不太發達,而且這個國家的地形比較複雜,更為主要的是緬甸有著古老的使用大象的傳統,所以役用象仍有用武之地,至少隻要還有森林存在,它們也就有存在的理由,可即使這樣,大象的數量也正在減少。

緬甸有7 000多頭馴化了的大象,占全世界馴養大象數量的30%,另外,緬甸還有6 000多頭野生大象。

緬甸伐木公司在全國範圍內雇用了2 700頭大象,完成著19世紀就進行的傳統伐木作業。在緬甸中部勃固山脈的瑞比阿耶有一個伐木營地,那裏到處都是用茅草和竹子建成的窩棚,該伐木營地共有82頭大象和25名“馴象人”,其實他們不需要馴象,隻是在大象幹活時騎在它們的背上指揮控製著它們,這些伐木工人和大象在森林的深處有7處原始的伐木區。

夜 來 香

很多植物都是依靠昆蟲傳粉繁殖後代的。依靠白天活動的昆蟲傳粉的植物,在白晝裏,花開香飄,迎候昆蟲的到來。夜來香是靠夜間出現的飛蛾傳粉的,在黑夜裏,就憑著它散發出來的強烈香氣,引誘飛蛾前來為它傳送花粉,這是夜來香特有的生活習性。

夜來香即使在白天開花也隻有淡淡的香氣,到了晚上,沒有太陽曬,它的香味卻更濃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夜來香的花瓣與一般白天開花的花瓣的構造不一樣。夜來香花瓣上的氣孔有個特點,一旦空氣濕度大,它就張得大,氣孔張大了,蒸發的芳香油就多。夜間沒有太陽照曬,空氣比白天濕潤得多,所以氣孔就張大,因此,放出的香氣也就特別濃。我們還可以發現,夜來香的花,不但在夜間,而且在陰雨天,香氣也比晴天濃,這是因為陰雨天空氣濕潤的緣故。除夜來香外,晚上開花的待宵草、煙草花也是如此。

羽毛

羽毛是禽類特有的表皮衍生物(某些恐龍也有),幾乎覆蓋禽體全身。中間為空隙,以減輕羽毛的質量。質輕堅韌,富有彈性和保暖性。加工精選的羽毛潔淨而具光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羽毛按構造可分正羽、絨羽和纖羽3類。正羽又稱翮羽,形狀較大,堅硬挺直,由羽軸和羽片(或甲羽)組成。又可分為飛羽和尾羽,是製作羽扇的材料;有些禽類,絨羽又稱錦羽,著生在成禽正羽之下,以胸腹部為最多,纖細、柔韌、保暖,是製作枕、被和衣服的良好墊料,尤以鵝絨和鴨絨為佳。纖羽又稱毛狀羽,著生在眼緣、喙基部和正羽與絨羽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