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後效應

抗生素的後效應是指細菌在接觸抗生素後雖然抗生素血清濃度降至最低抑菌濃度以下或已消失後,對微生物的抑製作用依然維持一段時間的效應。它可被看作為病原體接觸抗生素後複蘇所需要的時間。

抗生素後效應(pae)是近年來在國內外開始引起學術界關注的新理論,是評價抗生素藥效學的一項新指標,pae可為抗生素更合理用藥提供新的科學依據。pae係指抗生素與細菌短暫接觸,當藥物清除後,細菌生長仍然持續受到抑製的效應,是抗生素對其作用靶細菌特有的效應,它揭示的是抗生素與細菌的相互作用過程。pae的大小是以時間來衡量的,應用菌落計數法計算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細菌恢複對數生長期各自菌落數增加10倍所需的時間差。近十餘年來,國外對pae這一新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將pae作為評價新抗生素藥效動力學的重要參數。

礦 物 質

直到20世紀初發現了維生素,並逐漸闡明了礦物質的重要作用,人類才對營養素有了較全麵的了解。人體內有數十種礦物元素,廣泛分布於全身。目前尚未能證明這些元素全部都具有生理功能。其中少部分元素具有生理功能的,被稱為必需元素。按其在體內的含量又分為大量營養元素和微量營養元素。前者有鈣、磷、鎂、鉀、鈉、氯、硫。後者有鐵、銅、鋅、錳、鉬、鉻、鈷、鎳、釩、錫、碘、硒、矽、氟等。

鈣、磷、鎂是骨骼和齒的主要成分。鎂又是植物葉綠素的重要成分。鈣、磷、鎂的生理功能為:鈣與鎂在肌纖維收縮、神經傳導、激活生化反應中,以及鈣在凝血作用中都起著極重要的作用。磷與能量代謝有關。三磷酸腺苷(ATP)是儲存和釋放能量的重要化合物。鎂為產生三磷酸腺苷的激活物質。鎂、鉀、鈉、氯都是維持體液酸堿平衡和適宜滲透壓的重要電解質。硫為含硫必需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和幾種維生素,如硫胺素、泛酸和生物素的組分。硫與氫組成的巰基在生物反應中有重要作用。

在微量營養元素中,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為攜帶氧的載體。銅與鐵在血紅蛋白合成中有協同作用。碘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鉻是糖耐量因子的成分。鈷是維生素B12的成分。已知鋅是40餘種酶的輔基,缺乏時將導致生長停滯和性發育不成熟。錳、鉬、硒也都是酶的成分。氟由於具有防齲齒作用,因此,也是必需元素。其餘的元素如鎳、釩、錫、矽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有缺乏表現,但其機製尚未闡明。必需元素攝入過量時,對機體也可產生不利影響。

昆 明 鯰

昆明鯰屬鯰形目,鯰科,鯰屬。昆明鯰體長,背緣接近平直,前驅短,後軀長而側扁。頭寬鈍,平扁。吻短,圓鈍。口寬大,下頜較上頜長,後端約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密生絨毛細齒;犁骨齒帶中央不連續。須2對,上頜須至多伸達胸鰭基;下頜須細短約可達眼後緣,體無鱗,側線側中位。背鰭很小,起點約位於胸鰭起點至臀鰭起點的中點,背鰭條4~6;臀鰭基很長,與尾鰭幾乎相連,僅有一缺刻相隔,臀鰭條61~73;胸鰭鈍圓,胸鰭刺前緣粗糙;腹鰭小,左右鰭基緊靠,鰭條末端伸過臀鰭起點;尾鰭斜截或略凹,上葉較下葉稍長。頭體背側青灰色,有雲狀斑紋,腹部乳白色。

昆明鯰喜歡生活於湖岸多水草處,白天隱於水底,晨昏活潑索食。為肉食性魚類。L

裂 峽 鲃

裂峽鲃體長,紡錘形,側扁,腹部圓,無棱,頭較大,約占體長的1/3。吻圓鈍,略突出,吻端光滑。吻皮不發達。口端位,口角達眼前緣,上唇與吻皮之間有1條溝,該溝後伸繞過口角須基部外側向前向內伸折成為唇後溝。左右唇後溝互不相通,口角須長約等於眼徑。鰓峽中央有1條深縱溝達口下方。鰓膜相連且遊離。鱗較大;側線鱗26~29。背鰭最後硬刺上半部軟而下部稍硬且有時有小鋸齒;背、臀鰭外緣均內凹。體銀白色,背側暗綠,背、腹鰭始點間有1垂直黑帶紋。背鰭灰黑,其他鰭橘紅色,尾鰭上下緣黑色。一般體長200~300毫米。成魚雄性的偶鰭、臀鰭及尾鰭為橘紅色外,頭部及體鱗有許多小珍珠狀追星。小魚尾柄中部及尾鰭基也有較明顯的黑色垂直狀紋,在尾部臀鰭基前端上方尚有一圓黑斑。

靈芝孢子粉

靈芝孢子粉是靈芝發育後期彈射釋放出的種子,生物學上稱擔孢子,集中起來後呈粉末狀,通稱靈芝孢子粉,它的利用和研究是近幾年來新發現的。靈芝孢子粉在自然環境下收集非常困難,大約出產100千克椴木靈芝才能收集1千克孢子粉,每個孢子直徑隻有5~8微米,孢子內含有比靈芝更豐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質、酶類、硒元素等特殊成分,靈芝孢子粉在增強免疫,抑製腫瘤的藥效方麵遠遠超過其母體靈芝。

鏈 黴 菌

鏈黴菌屬是最高等的放線菌。有發育良好的分枝菌絲,菌絲無橫隔,分化為營養菌絲、氣生菌絲、孢子絲。孢子絲再形成分生孢子。孢子絲和孢子的形態、顏色因種而異,是分種的主要識別性狀之一。已報道的有千餘種,主要分布於土壤中。已知放線菌所產抗生素的90%由本屬產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根據氣生菌絲(孢子堆)的顏色、基內菌絲的顏色、可溶性色素、孢子絲的形狀、孢子的形狀和表麵結構等特征,將本屬分為14個種組,每個種組又包括許多不同的種,以此做為鏈黴菌屬各種的鑒定和尋找新的抗生素產生菌的依據。主要代表如產生鏈黴素的灰色鏈黴菌。

量子生物學

量子生物學是運用量子力學的概念、方法研究生物學問題的科學。主要研究生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和作用方式,生物分子的電子結構與反應活性,生物大分子的空間結構與功能等。

鬣狗

鬣狗是凶猛的肉食動物,生活在非洲草原上。不論是休息、捕獵、行進或繁殖,鬣狗都是成群結隊進行的。但是,它們構成群體的方式卻極其與眾不同。

其他群居的哺乳動物,例如獅子,雌性之間有血緣關係的組成一群,流浪的雄性可以加入其中。鬣狗則是另一種情況。在任何一個數量達到30隻的狗群中,所有的成年雄狗之間都有血緣關係,而所有的成年雌狗則來自於另一群體。除非其中有幼狗,否則狗群會不斷穿梭在固定的巢區內尋找食物。成年鬣狗共享獵物,但通常讓幼狗先吃。在每群鬣狗中每次隻有一隻雌狗與一隻雄狗一起繁殖後代,同時這一對也領導捕獵活動。

駱駝

駱駝非常適合,或者說適應在晝熱夜寒、缺少水和綠色植物的陸地上生活,例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或中亞的戈壁灘。

駱駝吃各種植物,甚至包括其他動物碰都不碰的荊棘和含鹽的灌木。為尋找食物,它們會長途跋涉。駱駝具有驚人的能力,可以在缺水的情況下行走很長時間。

駱駝在它們的身體組織內貯存水,一隻駱駝在不工作時可以10個月不喝水,隻是到了那時,它會變得又瘦又憔悴。如果找到了水,它可以在10分鍾內喝下135升。那時,它的身體會恢複到正常狀態。

駱駝有兩種:單峰駱駝(大部分分布在非洲和阿拉伯,隻有一個駝峰),雙峰駱駝(來自戈壁沙漠,有兩個駝峰)。駝峰裏貯藏著能量豐富的脂肪。在沒有食物又必須行走的情況下,它們就利用這些脂肪來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