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古生物學
古生物學是研究地質時代中的生物及其發展的科學。古生物學全麵地研究了古代生物的形態、分類、生活方式、生存條件和地史分布等,古生物學還闡明了生物進化發展的基本途徑和規律。
古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從岩層中發掘出來的化石。通過對化石的考察,配合對含化石岩層的了解以及其他一些有關地質問題的研究,就能解釋古代生物中的各類問題。古生物學研究中最著名的就是驗證大陸漂移學說。另外,由於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活著不同的生物,也沉積著不同的沉積物,通過對其中化石的研究,可推斷當時的古地理和古氣候,而且有些礦產,如煤、石油等的形成與生物密切相關,通過研究可了解這些礦產的成因。
光敏色素
光敏色素是存在於高等植物的所有部分,是植物體本身合成的一種調節生長發育的色蛋白。由蛋白質及生色團兩部分組成,後者是4個吡咯分子連接成直鏈,與藻膽素類似。光敏色素不是開花刺激物,但可以促發開花刺激物的形成,或激活或合成開花刺激物,為一種間接作用。所有具光合作用的植物(光合細菌除外)均含有,含量極低。從不同植物中分離出的光敏色素,分子量範圍為120~127千道爾頓。
光敏色素的類型
光敏色素有兩種類型(近代研究認為還有若幹中間型):一為紅光吸收型(Pr),最大吸收峰在666納米;另一為遠紅光吸收型(Pfr),最大吸收峰在730納米,兩者可以很快的相互轉變,Pr為生理活躍型。它以Pr狀態合成,並在黑暗中積累,所以黃化幼苗中有Pr無Pfr。在紅光或白光照射下,大多數Pr轉變為Pfr。Pfr可發生降解、在暗中緩慢的逆轉為Pr及參與反應。因此,Pr在光中的總量比暗中少得多,有實驗指出,在暗中生長的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幼苗中的含量比生長在光下的幼苗高出30至100倍,在純溶液中,用紅光照射後,Pfr為81%,Pr為19%。遠紅光照射後,幾乎所有Pfr轉變為Pr,Pfr僅留存2%。在日光下由於Pr吸收紅光比Pfr吸收遠紅光更為有效,所以在自然光照下,Pfr比Pr為多,Pfr約占總量的60%。2者的比例隨太陽的入射角、雲層厚薄及地上林冠的變化而變化。曾有人指出生理活躍型的Pfr與另一未知物(X)形成複合物[Pfr·X]。由於X化學性質以及*2者比例的不同,[Pfr·X]複合物將引起種種生理反應,如控製開花、打破某些需光種子休眠、下胚軸彎鉤的伸長、幼葉和子葉變綠及展開、含羞草的感震運動和抑製花色素苷的形成等。
共建種生物群落
建群種是優勢種中的最優者,即蓋度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物種。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種隻有一個,則稱為“單優種群落”。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種,就稱為“共優種群落”或“共建種群落”。熱帶森林幾乎全是共建種群落,北方森林和草原,則多為單優種群落,但有時也存在共優種,如由貝加爾針茅和羊草共建的草甸草原群落。
骨唇黃河魚
骨唇黃河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黃河魚屬。俗稱:大嘴鰉魚、鰉精、小花魚、黃河魚。骨唇黃河魚體長,稍側扁,頭錐形,吻略突出,口下位,橫裂;下頜角質發達並向口腔內部傾斜,形成不很銳利的截形前緣;下唇較發達,不分葉,表麵光滑無乳突;唇後溝連續,兩側深,中間淺,無須,眼稍大,體裸露,僅在肩處有少數不規則的鱗片和腹、臀鰭間的臀鰭。側線鱗在體前部為皮褶狀,後部不明顯。背鰭硬刺強,具深鋸齒,起點位於體的前半部,在腹鰭起點之前;尾鰭呈尖叉狀。體背側灰褐色帶黃,腹側銀白,體側具少數暗斑塊,各鰭淺灰色或黃灰色。
骨唇黃河魚適應生活於高原海拔3 000~4 300米的寬穀河段和湖泊中。喜在河流幹支流清冷水域的緩流區的上層水體中活動,也能進入附屬水體靜水環境中生活。主要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和矽藻為食。於5月份繁殖。個體不大,體長一般為150~250毫米。
孤獨基因
孤獨基因是成串重複序列衍生的單個分立基因,或是在成簇的基因家族中通過染色體重排而分散到其他位置上的成員。
鱖
鱖屬鱸形目,鮨科,鱖亞科,鱖屬。鱖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接,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鱖一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遊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采食強度稍下降。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集群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崗鬆
崗鬆是桃金娘科灌木,高30~150厘米。葉對生,條形或條狀錐形,長5~8毫米,寬0.4~0.6毫米。花單生於葉腋,兩性,黃白色,基部有2枚小苞片;萼筒鍾形,5裂,宿存;花瓣5;雄蕊10;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2胚珠。蒴果小,上部裂;種子有角。
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和江西。生於山坡酸性紅壤上。枝葉可編掃帚,也可提取芳香油及製栲膠;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去濕、止痛。
改變小麥性狀
美國佛羅裏達大學和孟山都公司的科學家在1922年首次用遺傳方法改變了小麥性狀。
科學家們導入小麥的外源基因產生了一種酶,它使許多殺傷力很強的除草劑變得對小麥無害。這樣,可使用現代除草劑來控製雜草但不損害小麥。這種小麥將在沒有雜草爭水和爭營養物質的情況下茂盛生長。科學家使用一個0.22毫米口徑的“基因槍”,把外源基因射入小麥細胞。在數百萬個金塵或鎢粉顯微粒外麵包了基因,被射入由數百萬細胞組成的小麥粒組織。
冠鼠亞科
冠鼠亞科是齧齒目倉鼠科的一亞科,僅包括分布於非洲東北部的冠鼠。冠鼠身上的毛較長,有時會豎起形成冠狀,冠鼠尾部的毛也較長,看起來尾巴比別的倉鼠類更粗。冠鼠體型粗壯,頗似豚鼠,體重可達2.5千克,是鼠型亞目中體型最大的成員。冠鼠白天躲在洞穴中,晚上爬到樹上覓食,雖然身體看似笨重,爬樹技術卻很高超。高效肥料
1990年初日本開發了一種生物肥料,它是把雞類和各種植物抽出液加入有90種以上細菌群的發酵菌中,經過發酵而製成。這種肥料每克含放射菌1億個,其他細菌10億個。其活菌疫苗含量為以往微生物肥料的3~8倍。在這些微生物中包括可抑製病原菌繁殖的放射菌、可固定空氣中氮的固氮菌、根瘤菌、酵母菌和纖維素分解菌等。生物肥料就是利用這些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使之產生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物和有機物。這種生物肥料不僅具有給農作物提供養料的功能,還具有增強農作物抵抗寒冷和病蟲害的能力,提高水果含糖量,消除作物連種產生的不利影響等功能。使用這種生物肥料,還可降低農藥的使用量,提高農作物的質量。
西班牙全國冶金研究所利用冶煉鋼鐵的廢渣製作肥料獲得成功。辦法主要是把鐵礦渣加工成粉末。這種肥料可以有效地中和土壤中的酸性並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能使受工業酸雨侵蝕的樹林和植物很快恢複生機。與其他肥料相比,礦渣肥料成本很低。德國柏林附近有一個溫室,用天然氣供暖。它建造了一個係統把鍋爐房煙筒排出的氣體用過濾器淨化和流動水冷卻,然後把淨化後的有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與溫室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和作肥料使用。這種氣體狀肥料灌進溫室,可以提高溫室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活性,使西紅柿、青菜、黃瓜生長茂盛,產量提高40%。H
虎
虎總是讓人充滿恐懼同時又使人著迷,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它們生來就是出色的殺手。虎通常捕獵像鹿和野豬這樣的動物。它們的體色非常適合追蹤和伏擊獵物。
虎的斑紋模糊了它的外形輪廓,使它不易被察覺,特別是在草長得很高的地方。虎低低地蹲伏著,抬著頭。直到獵物與它之間的距離不足20米時,它才跳出。隻需跳幾下,虎就可以越過與獵物間的這段距離,將獵物撲倒在地。盡管它很努力,但捕獲獵物對虎來說並非易事。通常10隻獵物中有9隻未受傷就逃脫了。
虎曾經遍布亞洲,但現在比以前少多了。它們的森林家園正在變成農場。由於人類想獲得虎骨、虎爪和虎皮,它們遭到了捕殺。在許多國家,買賣虎製品是非法的,但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如此。在一些國家,特別是印度,開辟了專門的保護區來保護老虎。
含 羞 草
含羞草是一種很有趣的觀賞植物,當你用手輕輕碰一下它的葉子,它就會像害了羞一樣,把葉子合攏來,垂下去。你觸得輕,它動得慢,折疊的範圍也小;你觸得重,它也動得快,不到10秒鍾,所有的葉子全折疊起來。下麵我們來探究一下產生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在含羞草葉柄的基部,有一個充滿水分的葉枕。當你用手觸摸含羞草,葉子振動了,葉枕下部細胞裏的水分立即向上部與兩側流去,於是,葉枕下部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癟下去,上部像打足了氣的皮球似的鼓起來,葉柄也就下垂、合攏了。當含羞草的葉子受到刺激作合攏運動的同時,產生一種生物電,將刺激信息很快擴散到其他葉子,其他葉子也依次合攏來。不久,當這次刺激消失後,葉枕下部又逐漸充滿水分,葉子就重新張開恢複原狀。
花 鰻 鱺
花鰻鱺又稱鱸鰻、花鰻、雪鰻、鱔王、烏耳鰻、蘆鰻、溪鰻。花鰻鱺體形似鰻鱺,體長,前部粗圓筒狀,尾部側扁。頭圓錐形,較背、臀鰭始點間距短。吻平扁。口角超過眼後緣。下頜稍突出,中央無齒;兩頜前端細齒叢狀,側齒成行。唇褶寬厚。鰓孔小。鱗細小,排列呈席紋形鱗群,鱗群互相垂直交叉,隱埋於皮下。側線完全,側線孔明顯。奇鰭互連;背鰭低而長,始點距鰓孔較距肛門近。背鰭始點與臀鰭始點間距大於頭長。胸鰭圓形。無腹鰭。脊椎骨100~110塊。體背側及鰭滿布棕褐色斑,體斑間隙及胸鰭邊緣黃色。腹側白或藍灰色,背鰭和臀鰭後部邊緣黑色。
虹彩病毒科
感染幼蟲或離心沉澱的病毒團塊外觀呈虹彩光澤的一類病毒,稱虹彩病毒。本科成員為二十麵體大病毒粒,有包膜,直徑125~300納米、氯化銫浮力密度1.16~1.35。基因組為線狀dsDNA(雙鏈DNA),分子量100~250 106,有些病毒可能有2個DNA分子,有些具數種酶。本科有5屬:虹彩病毒屬、綠虹彩病毒屬、林蛙病毒屬、非洲豬瘟病毒屬和淋巴囊腫病毒屬。前兩屬見昆蟲病毒,後兩屬的屬名尚未確定。
紅細胞血型
紅細胞血型是1900年由奧地利的K.蘭德施泰納發現的。他把每個人的紅細胞分別與別人的血清交叉混合後,發現有的血液之間發生凝集反應,有的則不發生。他認為凡是凝集者,紅細胞上有一種抗原,血清中有一種抗體。如抗原與抗體有相對應的特異關係,便發生凝集反應。如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A抗體,便會發生凝集。如果紅細胞缺乏某一種抗原,或血清中缺乏與之對應的抗體,就不發生凝集。根據這個原理他發現了人的ABO血型。
豪豬
豪豬又叫箭豬,從它的背部到尾部,均披著豬所沒有的、像簇箭一樣的棘刺。特別是臀部上的棘刺長得更粗、更長、更多,其中最粗者宛若筷子,最長約達半米。每根棘刺的顏色都是黑白相間,很是鮮明。
花香能治病
構成花香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極易揮發,能夠隨同花香散發到空中,在人們呼吸時進入人體嗅覺器官,刺激嗅覺神經,使人感到香味的存在。如檀木發出的優雅檀香味,是一種含有檀香醇的有機化合物;白蘭花濃鬱的香味伴隨著一些有機酸類化合物;還有我們常常嗅到的薄荷清涼香味,主要成分是萜類物質。在聞花香的同時,這些有機化合物在人體內發生作用,起到消炎、消毒或緩瀉等作用,能夠滅菌驅蟲,達到治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