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王爺,最新消息,在西邊故秦之地有人發現了昔年獨孤無敵的隱居之所,並且得到了獨孤無敵埋在劍塚的所有武功秘籍。”柴先明激動的說道。
“告訴張彪(龍騰營五虎將之一,其所帶領的六百將士都已經把先天訣修煉到第五層,個個戰鬥力驚人,尤其是他們組成的周天星辰大陣,即使當今的絕世高手也會被活活困死在裏麵,被歐陽浩稱為“狼牙”),嚴密注意有關獨孤無敵的一切消息,及時彙報。有沒有打聽到那八個人的消息?”歐陽浩迫切的問道。
“啟稟王爺,暫時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但是江湖上最近出現了十位左右的年輕高手,與王爺所交代的人極為相像,他們來自不同的門派,做事不拘小節,但行俠仗義,受到武林中人的大力讚揚。”柴先明回答道。
“恩,從你所說的可以基本確定就是他們,告訴王霸(龍騰營五虎將之一,其所帶領的六百將士都已經把歸元決練到了第五層,個個戰鬥力不凡,尤其是他們組成的顛倒八卦陣,是圍捕防守的最好陣法,被歐陽浩稱為“鷹爪”)緊密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當他們遇到生命危險時,可以幫幫他們。”歐陽浩吩咐道。
“遵命”柴賢明答道。
“把所有關於孤獨無敵的資料,給我送來”歐陽浩說道。
“好的,王爺稍等”
最快樂的寂寞是獨處,最寂寞的快樂是無敵。獨孤無敵,一個注定寂寞並快樂的名字。劍魔獨孤無敵的故事,就像天外高客,留下了前無古人的傳奇,孤獨天才的形象活脫如畫。
“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誠寂寥難堪也”。此何等大境界!也隻有獨孤無敵敢於發出這樣的感歎。
江湖百曉生曾這樣評價獨孤無敵:劍魔獨孤無敵無敵於天下。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通過百曉生中留下的這句話,我們可以了解到,獨孤無敵,是在他達到了武學巔峰和人生巔峰的時候,選擇了棄劍、葬劍。長劍空利,但是對手寥寥,但求一敗而不得,唯有棄之。這個時候的獨孤無敵,相信已經沒有追求,他的心,更加是冰冷到極點了。雖然傲視天下,但是人生再無樂趣可言、再無目標可尋。唯有從此與大自然為伴,了此殘生。嗚呼,難怪武林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會“又驚又羨”。這樣的境界,前無古人,後亦無來者。這裏必須要指出,獨孤無敵的武功到底有多高,不好說。他的那個時代,也許高手並沒多少;他的武功,也許並不比現在的五絕東邪東方嶽,西毒魔無忌,神僧智元大師,獨丐楊宏偉,逍遙聖人逍遙子強。但是,他的這種人生境界、他的劍道,卻是無人可比的。既然對手已無,留劍何用?獨孤無敵的劍,是為了強敵而生的,沒了敵人,也就沒有了用劍的意義。這就是“無劍勝有劍”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的武學,登峰造極之後,用不用劍,都沒多大分別。這並不是說不用劍就比用劍要強,而是說,天下間,已經沒有人能夠再值得他們用劍了。這才是為什麼獨孤無敵四十歲後,草木飛花皆可為劍的時候,選擇了正式埋葬手中的劍。因為,即便是他都隻用木劍了,江湖上仍然沒人可以打敗他,那他還有什麼必要再用劍?這是一種武學修為,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淩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這個時候的獨孤無敵,年少輕狂,藝業未成。因此他用一柄鋒利的寶劍,與群雄爭鋒。其實,這時候未成熟的,又何止獨孤無敵的劍法?他的心態和劍道,都還很幼稚。二十歲前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年少、衝動,以為手中有了利器就可以縱橫天下了,卻不知道此時的他們,僅僅隻能與“河朔群雄”一爭短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