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隻要不認輸就有希望
那一年,我18歲,正麵臨高考,家中卻接連發生幾件事:父親去世,母親病倒。小我4歲的妹妹和隻有8歲的弟弟瞪著驚恐的眼睛望著我,我知道我前麵的橋梁已經坍塌,可我還是參加了高考前的預選,在班裏考了第二名。我隻想證明一下自己。
當我把放棄高考的決定告訴老師時,老師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深深地歎了一口氣。我嘴裏湧出一股濃濃的苦味,為了表示我的輕鬆和不在意,我牽強地對老師笑了笑,就蹣跚地走回家去。
隨後,我進了郊區的一家小鋼鐵廠,在電爐車間當了一名電工。電工這名字聽起來很不錯,可是上班第一天,我就差點沒給嚇死。
正煉著鋼時,電纜壞了。師傅讓我跟他一起到橫橋上去,他先教我像他那樣把衣服在水裏浸透。我心裏莫名其妙,隻依樣畫葫蘆地學著師傅,在這大冬天裏穿著濕冷的衣服上了橫橋。
橫橋離紅紅的鋼水隻有3米多遠,一站上去,我的衣服就開始冒蒸汽,臉上火辣辣地疼,腦袋仿佛給烤大了。
不一會兒,我和師傅就被蒸汽罩住了,我甚至能聽到衣服上的水蒸發時的“吱吱”聲。
不多久,我就受不了了,師傅又下去浸了一次衣服才把電纜修完。
我堅決要求調離這個車間。
終於,我被調到了軋鋼車間。與我共事的工友有些是剛從監獄裏放出來的家夥,他們冷了喝酒熱了也喝酒。
他們都管我叫博士,因為我有四個借書證,一天到晚捧著書看。我不知道該怎樣改變我的生活,那時候一有空閑我就想這事。
不過別人都以為我一點希望也沒有,既沒有文憑,又沒有門路,還受家庭的拖累。我也僅是想想而已。但促使我真正下決心離開這裏的是一個工友的死。
那天,那位工友到開著的軋機上去修一根電線,被輪子掛住了棉衣,他淒厲地叫著我的名字,我衝過去的時候,他的一條胳膊飛出來,差點打中我的頭;接著是另一條胳膊,然後是腦袋和一條腿。我嚇呆了,眼睜睜地看著軋機怎樣把一個人軋死。
這時候車間裏靜得可怕,所有人都呆呆地站著,我聽到自己的肚子在“咕咕”地響,我惡心得要命,卻什麼也吐不出來。好多天裏,我老是在夢中給嚇醒。我下決心要離開這個地方。
一天,我從一本舊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一個青年農民經過奮鬥,終於圓了當播音員的夢想。
這也是我的一個目標啊。我為自己買了一個最便宜的小收音機,開始跟著中央台的播音員練習播音,令人沮喪的是當時我連土話說得都不清晰。我找來一口大水缸,把頭紮進去練習發音,常常搞得頭昏眼花。
幾個月後,我參加了電視台組織的一次普通話比賽,當時緊張得要命。因為在上學的時候,我甚至很少被老師叫起來讀課文。好在一位女評委讓我站起來走了一圈,這對我是一個鼓勵,以後我就更起勁地練起來。
第二年,電台又招播音員,我再次報名,臨考時還是緊張得要命,搞得我本來不錯的嗓音聽起來卻像雞叫。
此後,我不斷地參加考試,無論省裏的還是市裏的,甚至縣電台我也去考,我太想成功了。
到後來,那幾位評委大都認識我了,一見我就笑。我看不出自己有什麼好笑的,一個人懷著一份純真的夢想,堅持不懈地拿頭撞擊命運的大門有什麼可笑嗎?再說,我的聲音這時候已經穩定下來,他們為什麼聽不出我的音質很出色?在我練習播音的第四年,命運終於對我笑了一下。
市電台要招一名男播音員。這次我的表現還不錯,500多人當中考了個第五名。接下來先要試播。我前麵有兩名考生試播效果不理想,另外兩名考生因為是縣裏的播音員,單位不放,結果,一位評委堅持說我的音質不錯,應該讓我試一下。
在試用的那段時間裏,我幹得真是賣力。大冬天早上5時爬起來,騎10千米路的自行車,就為錄兩分鍾的天氣預報;中午的新聞也隻有15分鍾,可是我要背一個小時的稿,再錄一個小時,精益求精。
試播結束的時候,我一心以為自己會讓領導滿意。台長大人卻對我說,局裏對試播人員都不滿意,一個也不留了,下次再找機會吧!
這下所有人都站出來嘲笑我,他們告訴我播音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你不是那塊料;媽媽也忍不住勸我,老大不小了,別整天做夢了。他們都以為我在異想天開,我隻好把腦袋紮進書裏去。唯有知識從不慢待勤於用功的人,你付出有多少,他給你的就有多少。
一年以後,市裏成立經濟台,我到台長那裏自薦。他說,你先幹業餘的吧!那時電台的直播節目剛開始啟動,我一下也成了一名主持人。節目辦得很紅火,不到半年,我就正式調進了電台。
轉眼5年過去了,我看著那一大堆獲獎證書和聽眾讚譽的來信,想想過去那段焦灼報考的日子,無論是多麼痛苦無助,我都慶幸自己始終保持了那份倔強的自信。
其實大多數人的一生隻有一個最大的阻力,而且它來自於自身,隻要你咬住牙衝破這個阻力,任何困難都打不垮你。為此我更加堅信:幹任何事情隻要選準了目標,內心懷著一份強烈的渴望,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周自橫)
心靈感悟
人生需要有希望,更需要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自己的希望。
這種追求也許是寂寞的,孤獨的,有時還遭到別人的嘲笑。但越是困難,我們越不要失去信心,隻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人生需要好好挺著
“好好挺著”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正在一家銀行貸款。那年,我才18歲,剛接到一所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那時,父親正病重,已在床上躺了一年。弟妹還小,都在中學讀書。於是,我這個長子便在萬般無奈之下捏著村裏的證明到區銀行借錢。
接待我的是位50多歲、頭發花白的老伯。他接過我的證明,略微一看,便抬起頭細細地打量我。過了好久,他才淡淡地說:“你就是那個才考上大學的孩子?”
我輕輕地“嗯”了一聲,便低頭看向自己的腳丫。那老伯放下手中的證明,摸著花白的頭發在窄窄的室內踱起步來。
我慌了,心想這回準借不到錢,先前我曾聽人說過,現在向銀行借錢要先給紅包,再給回扣,還要找經濟擔保人。
可是,我哪來的錢給紅包給回扣又找誰來做擔保?我想伸手去拿回證明,因為我事先已想好:萬一借不到錢,我便不去讀書而去打工,我不信我不能靠自己的雙手來養家。
“別急!”老伯慢慢踱過來,輕按我的手:“借多少?”
“起碼要3000元。”我知道自己的學費要2000元,弟弟和妹妹至少要600元。
“3000元?要這麼多?”老伯驚疑地看著我。
“是的,我三兄妹都讀書。”老伯不再說什麼,坐在桌邊去簽寫一張票據。
當我捏著一疊錢正準備離開時,那位老伯突然走出來,立在我的麵前,目光定定地望著我。然後,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用力搖了搖:“小夥子,千萬要好好挺著,以後的日子還很長。”
我聽了,淚水滾了下來。
進了學校,辦好一切手續後,我便騎著一輛租來的單車吱吱呀呀地在城裏轉悠了幾天,終於找到了兩份打工的差事:替人守書攤和當家庭教師。每周三下午從13時至17時替人守書攤;每周三、五、日晚給一個初二的學生輔導功課。
守書攤的攤主是個很和善的老頭。他說他已擺了10年書攤,準備不擺了,可是他聽說了我的境遇後便雇了我,說還想再擺幾年。我照看書攤很是認真。
時間久了,老頭便誇我這樣的人難得,準會有出息。可是,令我傷心的是,那個家教學生的母親卻很刁蠻。
委屈的我在一個雨後的中午與書攤的老頭說起這事,老頭聽了,良久才抬起頭,目光望向前方,說:“再忍一忍,挺一挺吧,以後的日子還很長呢!”
沒想到,在這異地他鄉,又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對我意味深長地說出這個“挺”字。我不禁淒然淚下,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挺著。
大四時,父親的病慢慢好了起來。弟弟和妹妹也相繼接到大學的入學通知書。
那天,又是盛夏,我再次赤著腳,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去那家銀行借錢。其時,我的貸款已高達萬元,銀行的領導不想借了,讓我往別處想辦法。
我沒說什麼,我知道我無法可想。我找到了那位曾給我簽過借據的老伯。
他沒說什麼,將我帶到銀行主任那兒說:“借給他吧,我擔保。”我的鼻子一酸,淚再一次流了出來。
我知道,這萬元巨款若用自己畢業後那三四百元的工資,就是待到猴年馬月也還不清,我更知道,那時候銀行將會對提供擔保的人采取一定的措施。但沒容我想下去,老伯便牽著我走了。他又一次搖搖我的肩:“小夥子,好好挺著,以後的日子還長呢。”
是的,以後的日子還長,我該好好挺著。幾年前的某天,當我和弟弟妹妹一起還清最後一筆貸款時,這個信念又一次堅定起來。是的,不管日後的路途如何艱險,不管生活的風雨如何鞭打我稚嫩的雙肩,我都不會退卻。就為那些鼓勵我“好好挺著”的人們,我也要選擇堅強,好好挺著
(佚名)
心靈感悟
好好挺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那需要忍受常人難忍的孤獨與煎熬。
但是,如果忍受了苦難,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好好挺著,就能戰勝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也能夠見到雨後的燦爛的彩虹。堅守自己的希望
有個富翁,他想拿出100萬元送給窮人,條件是他們必須都是能夠堅持到底的人。
他的分配方法是,選100個人,給他們每人送10000元。
廣告一登出來,很快就門庭若市,他從成千上萬的應征者中選了100名,給他們每人5000元,並讓他們第二年再來取剩下的5000元。
第二年隻有90個人來取錢,因為他們中的10個人興奮過度,心髒病發作住進了醫院,那5000元做了他們的醫藥費。
他取消了那10個人剩下的那筆錢,表示要把那50000元平均送給這90個人,明年來取。
第三年他宣布,給大家送錢隻是開個玩笑,他要收回已經送給他們的錢,一聽這話當場就有40個人暈了過去,40個人拿著到手的5000元跑了。
最後隻有10個人留了下來,富翁說,現在還有502萬,平均分給你們10個人,每人可得50000元,明年來取。
第四年隻有5個人來,沒來的5個人裏,有兩個高興得病倒了,有兩個無法忍受等待憂憤而死,有一個認定富翁是個騙子。
富翁宣布取消缺席者剩下的錢,把剩下的50萬送給最後5個人,每人10萬元,明年來取。
第五年隻有一個人來,沒來的4個人裏,兩個人因極度興奮心髒病急性發作,死在去醫院的路上,另外兩個到處宣傳富翁是個騙子,他們成了哲學家。
最後來的那個人獨得了一筆巨款,50萬元加上4年的利息50000元,總共55萬元,他一個人得到的比那99個人加起得到的還多。
富翁的名字叫“希望”。
(金燦)
心靈感悟
希望是生命的瑰麗朝霞,希望黑暗中的指向燈,希望就是黎明前的曙光。
但僅僅有希望還不夠,還需要長久地、默默地為之奮鬥、因為生活就像海洋,隻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一心展翅成鴻翔
在雲南“藥材王國”的天空,翱翔著阮鴻獻和他的雲南鴻翔集團。
“成功的人,必有獨到之處”,阮鴻獻說。而他的成功之處在於一心一意做藥,真誠對待鴻翔集團各個產業鏈上的合作夥伴、同行和消費者。
“堅持就是勝利。”盡管在外界看來,他成功了,而且在雲南醫藥界被譽為“藥王”,但在阮鴻獻的心裏,“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
初冬的某個上午,記者一行來到雲南鴻翔集團。當距離鴻翔集團總部大樓還有數十米遠時,不經意間,在太陽光芒的照射下,鴻翔集團公司大樓側麵的企業標識心型的和平鴿,清晰可見,如同健康使者,載著健康和溫暖整裝待發。
在古色古香的辦公室裏,記者見到了一身休閑裝扮的阮鴻獻。1米80的他,以一臉笑容一下子將我們間的距離變為零。高大、英俊,“真誠、力量、健康”,這就是阮鴻獻給記者留下的初始印象。他從雲南彌勒縣的一個小山村一路走來,懷著一顆真誠的心和為民提供“好藥”的夢想,帶領鴻翔藥業紮根雲南,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一心一意為千家萬戶的健康鋪就出一條溫暖大道。
8歲許下終生願
雲南省彌勒縣西二鄉西洱村是阮鴻獻的家鄉。在那裏,在他8歲的時候,“藥材”在阮鴻獻的腦海裏就烙下深深的印痕。“直至現在,一聽到‘藥’字,我就會兩眼放光,兩耳豎直”,阮鴻獻對記者說。
阮鴻獻8歲時,一位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小名”突然感覺到肚子疼,頭上直冒汗,村裏人都以為是患痧病了。
於是,村裏人采用傳統的辦法匆忙給這位小夥伴刮痧,雖然大家的齊心搶救,但小夥伴的病依然沒見好轉。情急之下,阮鴻獻的父母背著“小夥伴”就往公社衛生院跑。從村裏到公社衛生院有18千米的路程,父母輪流背著小夥伴一路小跑,眼看再走幾千米就到公社衛生院時,小夥伴卻停止了呼吸。
“他怎麼會死?”麵對阮鴻獻的急問,父親無奈地說:“當時隻要有一瓶8分錢的十滴水和一盒8分錢的清涼油,他就不會死。”
對此,年少的阮鴻獻依然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他想:“村裏誰家都會有8分錢,隻是整個村子裏卻沒有一家藥店。否則,自己心愛的小夥伴也不至於眼睜睜地離開自己。”
好朋友離開了自己,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阮鴻獻為小夥伴的離去傷心不已。直至現在,這一幕依然在阮鴻獻的腦海裏曆曆在目,像一根針插在他的心上。
自從心愛的小夥伴病死後,阮鴻獻忽然明白,人類的最大幸福來自於健康。從那時起,阮鴻獻幼小的心靈深處就許下兩個最大的心願:一是讓村子裏有藥店;二是要把家鄉的藥材賣到中國乃至世界缺少藥材的地方。其實早在25年前,阮鴻獻的家鄉哀牢山旁、南盤江畔的西洱村遭受了一起罕見的洪澇、泥石流災難。
阮鴻獻清楚地記得,當時大雨持續下了7天,南盤江彙聚了從哀牢山上洶湧而來的洪水,隨著一聲聲震天驚雷,閃電劃破長空,瘋狂暴漲的南盤江洪水吞噬了村裏的莊稼。由於洪水實在太凶猛,小小的村莊實在無法抵擋洪水的肆虐,全村人隻能一步一回首,含著眼淚不得不離開朝夕居住的地方。
除了被迫背井離鄉,伴隨洪災而來是還有瘧疾,村裏人普遍出現腹瀉症狀,導致村裏死了十多人。這些人都是阮鴻獻朝夕相處的鄉親,可是,轉瞬間,他們就離開了這個世界,阮鴻獻無法接受這樣殘酷的現實。
疾病的肆無忌憚再次震撼著阮鴻獻幼小的心靈。自此件事過後,阮鴻獻就樹立從事醫藥行業、為鄉裏四方百姓解除病痛的人生誌向。
直至現在,每臨夏季,阮鴻獻總會打電話回南盤江畔的西洱村,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南盤江裏的水位怎樣?後山沒有發生山土崩塌吧?”為治理家鄉的這條河段,他投入了巨資,南盤江乖乖就範,不再興風作浪,危害村裏人。
用阮鴻獻的話來說,是這次洪災改變了他的一生,也深深影響了的他人生軌跡。
以藥圓夢澤蒼生
對於童年,阮鴻獻在一份演講稿裏這樣描述:8歲,從替人放鴨到自己養鵝養鴨、賣鴨蛋鵝蛋;10歲,替人放牛、放馬、打稻、看田水、守穀場、守莊稼、運石碴、背水泥、蓋房屋、碾米;12歲,種甘蔗、賣甘蔗、義務列車員……
正是這些從童年開始的磨難,曆練了阮鴻獻百折不撓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