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想換一種活法,換一種角度看人生,就淡然地來到了廣東,應聘,跳槽,先後在幾家公司幹不同行業。
由於我在外資企業一直當經理的緣故,比較適應承擔責任、困難及壓力,學到的認識的東西相應要多些,然而始終改變不了老板雇員的身份,也不會享受。
比如眼下雖進不了自備轎車階層,但摩托車是買得起的。可我揀了一位好友丟棄不用的舊自行車,從公司無償提供我居住的別墅到辦公大廈上班要騎20分鍾路程,哪怕頂風冒雨我從不“打的”。
令我尷尬的是自行車後輪胎常壞,先是內胎,補一個壞洞1.5元,壞起來總是三四個洞,稍後外胎磨破了好幾處,我就一次又一次讓修車匠修補。
有同事見我三天兩頭往車攤上擲錢,就調侃幾句:“丁先生真不會享受,這車也配你騎!又不是沒有錢,早該換輛靚車啦。”
我無話可說,同時多虧別人提醒,才想起一個簡單的道理,何不內外胎換新的,內胎5.50元,外胎12元,沒完沒了修補花的冤枉錢已遠遠超出新輪胎價格的幾倍。
也許別人認為這種小事享受不享受是無所謂的。我不這樣想,衣食住行畢竟也是人生重要的事,關鍵問題在於保存著一份被人日漸唾棄、看輕的艱苦精神,這種精神是與奮鬥、追求事業或者生活成功聯係在一起的,而遠離享受是這一精神的前提和體現。
經常聽人說買小車要買奔馳,買彩電要買畫王,如果交通沒有好路、電視台沒有好節目,就是買奔馳、畫王爺爺,我看也不見得享受到哪裏去。
是的,我坦然麵對現實的喧囂,遠離享受,本分做人,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和創造人生,不管進入哪種角色,在市場經濟的狂飆麵前,隻要不泯滅作為人的良心和社會責任感,那麼這個世界會留給你一席之地。
(丁惠忠)
心靈感悟
遠離享受需要一個人具有自製能力,一個人或許能在缺乏教育和健康的條件下獲得成功,但他無法在沒有自製能力的情況下成功。因為那種不同凡響的自製能力,能讓他度過艱難的歲月和困苦的境地而衝到最前麵去。
記住這樣的告誡,如果人們僅僅是麵對重大過失的誘惑,他們或許會過得很好,但是,每天都要與細微的過失作戰卻往往使人們一敗塗地。嫉妒是人生的毒藥
佛經上有一則故事——在古遠時代,摩伽陀國有一位國王飼養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頭象長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細光滑。後來,國王將這頭象交給一位馴象師照顧。
這位馴象師不隻照顧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這頭白象十分聰明,善解人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已建立了良好的默契。
有一年,這個國家舉行一個大慶典。國王打算騎白象去觀禮,於是馴象師將白象清洗、裝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條白毯子後,才交給國王。
國王就在一些官員的陪同下,騎著白象進城看慶典。
由於這頭白象實在太漂亮了,民眾都圍攏過來,一邊讚歎、一邊高喊著:“象王!象王!”這時,騎在象背上的國王,覺得所有的光彩都被這頭白象搶走了,心裏十分生氣、嫉妒。他很快地繞了一圈後,就不悅地返回王宮。
一入王宮,他問馴象師:“這頭白象,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技藝?”
馴象師問國王:“不知道,國王您指的是哪方麵?”
國王說:“它能不能在懸崖邊展現它的技藝呢?”
馴象師說:“應該可以。”
國王就說:“好!那明天就讓它在波羅奈國和摩伽陀國相鄰的懸崖上表演。”
隔天,馴象師依約把白象帶到那處懸崖。國王就說:“這頭白象能以三隻腳站立在懸崖邊嗎?”
馴象師說:“這簡單。”
他騎上象背,對白象說:“來,用三隻腳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縮起一隻腳。
國王又說:“它能兩腳懸空,隻用兩腳站立嗎?”
“可以。”馴象師就叫它縮起兩腳,白象很聽話地照做。
國王接著又說:“它能不能三腳懸空,隻用一腳站立?”
馴象師一聽,明白國王存心要置白象於死地,就對白象說:“你這次要小心一點,縮起三隻腳,用一隻腳站立。”白象也很謹慎地照做。
圍觀的民眾看了,熱烈地為白象鼓掌、喝彩!
國王越看,心裏越不平衡,就對馴象師說:“它能把後腳也縮起,全身懸空嗎?”
這時,馴象師悄悄地對白象說:“國王存心要你的命,我們在這裏會很危險。你就騰空飛到對麵的懸崖吧!”不可思議的是,這頭白象竟然真的把後腳懸空飛起來,載著馴象師飛越懸崖,進入波羅奈國。
波羅奈國的人民看到白象飛來,全城都歡呼了起來。國王很高興地問馴象師:“你從哪兒來?為何會騎著白象來到我的國家?”
馴象師便將經過一一告訴國王。國王聽完之後,歎道:“人為何要與一頭象計較、嫉妒呢?”
(佚名)
心靈感悟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顆平靜和睦的心,切不可心懷嫉妒。
俗話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別人有所成就,我們不要心存嫉妒,應該要平靜地看待別人所取得的成功,這是擁有幸福人生的秘訣。人生要遠離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