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純淨的心靈最堅強(1 / 3)

3.純淨的心靈最堅強

一個年輕人千裏迢迢找到燃燈寺的釋濟大師說:我隻是讀書耕作,從來不傳不聞流言蜚語,不招惹是非,但不知為什麼,總是有人用惡言誹謗我,用蜚語詆毀我。如今,我實在有些經受不住了,想遁入空門削發為僧以避紅塵,請大師您千萬收留我!

釋濟大師靜靜聽他說完,微然一笑說:施主何必心急,同老衲到院中撿一片淨葉你就可知自己的未來了。

釋濟帶年輕人走到禪寺中殿旁一條穿寺而過的小溪邊,順手從菩提樹上摘下一枚菩提葉,又吩咐一個小和尚說:去取一桶一瓢來。

小和尚很快就提來了一個木桶一個葫蘆瓢交給了釋濟大師。

大師手拈樹葉對年輕人說:施主不惹是非,遠離紅塵,就像我手中的這一淨葉。說著將那一枚葉子丟進桶中,又指著那桶說:可如今施主慘遭誹謗、詆毀深陷塵世苦井,是否就如這枚淨葉深陷桶底呢?

年輕人歎口氣,點點頭說:我就是桶底的這枚樹葉呀!

釋濟大師將水桶放到溪邊的一塊岩石上,彎腰從溪裏舀起一瓢水說:這是對施主的一句誹謗,企圖是打沉你。

說著就“嘩”地一聲將那瓢水兜頭澆在桶中的樹葉上,樹葉激烈地在桶中蕩了又蕩,便靜靜漂在了水麵上。

釋濟大師又彎腰舀起一瓢水說:這是庸人對你的一句惡語誹謗,企圖還是要打沉你,但施主請看這又會怎樣呢?說著又嘩地倒下一瓢水兜頭澆在桶中的樹葉上,但樹葉晃了晃,還是漂在了桶中的水麵上。

年輕人看了看桶裏的水,又看了看水麵上浮著的那枚樹葉,說:樹葉秋毫無損,隻是桶裏的水深了,而樹葉隨水位離桶口越來越近了。

釋濟大師聽了,微笑著點點頭,又舀起一瓢瓢的水澆到樹葉上,說:流言是無法擊沉一枚淨葉的,淨葉抖掉澆在它身上的一句句蜚語、一句句誹謗,淨葉不僅未沉入水底,卻反而隨著誹謗和蜚語的增多而使自己漸漸漂升,一步一步遠離了淵底了。

釋濟大師邊說邊往桶中倒水,桶裏的水不知不覺就滿了,那枚菩提樹葉也終於浮到了桶麵上,翠綠的葉子,像一葉小舟,在水麵上輕輕地蕩漾著、晃動著。

釋濟大師望著樹葉感歎說:再有一些蜚語和誹謗就更妙了。

年輕人聽了,不解地望著釋濟大師說:大師為何如此說呢?

釋濟笑了笑又舀起兩瓢水嘩嘩澆到桶中的樹葉上,桶水四溢,把那片樹葉也溢了出來,漂到桶下的溪流裏,然後就隨著溪水悠悠地漂走了。

釋濟大師說:太多的流言蜚語終於幫這枚淨葉跳出了陷阱,並讓這枚樹葉漂向遠方的大河、大江、大海,使它擁有更廣闊的世界了。

年輕人驀然明白了,高興地對釋濟大師說:大師,我明白了,一枚淨葉是永遠不會沉入水底的。流言蜚語、誹謗和詆毀,隻能把純淨的心靈淘洗得更加純淨。釋濟大師欣慰地笑了。

淨葉不沉,純淨的心靈又有什麼能把它擊沉呢?即使把它埋入汙泥深掩的塘底,它也會綻出一朵更美更潔的蓮花。

(佚名)

心靈感悟

寂寞也是一種意境,是一種追逐功名利祿的人無法領悟的境界,也是那些憂讒畏譏的人無法達到到境界。

前者是因為受不住各種人生誘惑的吸引,所以無法享受寂寞;後者是因為過於關注別人的看法,沒有了自信。要品嚐寂寞這種意境,這兩種心態都必須戒除。別被不必要的“包袱”壓垮

一對靠撿破爛為生的夫妻,每天一早出門,拖著一部破車到處撿拾破銅爛鐵,等到太陽下山時才回家。

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就在門口的院子裏擺上一盆水,搬一張凳子把雙腳浸在盆中,然後拉弦唱歌,唱到月正當空,渾身涼爽的時候他們才進房睡覺,日子過得非常逍遙自在。

他們對麵住了一位很有錢的員外,他每天都坐在桌前打算盤,算算哪家的租金還沒收,哪家還欠賬,每天總是很煩。

他看對麵的夫妻每天快快樂樂地出門,晚上輕輕鬆鬆地唱歌,非常羨慕也非常奇怪,於是問他的夥計說:“為什麼我這麼有錢卻不快樂,而對麵那對窮夫妻卻會如此的快樂呢?”

夥計聽了就問員外說:“員外,想要他們憂愁嗎?”

員外回答道:“我看他們不會憂愁的。”

夥計說:“隻要你給我一貫錢,我把錢送到他家,保證他們明天不會拉弦唱歌。”

員外說:“給他錢他一定會更快樂,怎麼說不會再唱歌了呢?”

夥計說:“你盡管給他錢就是了。”

員外果真把錢交給夥計,當夥計把錢送到窮人家時,這對夫妻拿到錢真的很煩惱,那天晚上竟然睡不著覺了。

想要把錢放在家中,門又沒法關嚴;要藏在牆壁裏麵,牆用手一扒就會開;要把它放在枕頭下又怕丟掉;要……他們一整晚都為這貫錢操心,一會兒躺上床,一會兒又爬起來,整夜就這樣反複折騰,無法成眠。

妻子看丈夫坐立不安,也被惹煩了,就說:“現在你已經有錢了,你又在煩惱什麼呢?”

丈夫說:“有了這些錢,我們該怎樣處理呢?把錢放在家中又怕丟了。現在我滿腦子都是煩惱。”

隔天一早他把錢帶出門,整條街繞來繞去不知要做什麼好,繞到太陽下山,月亮上來了,他又把錢帶回家,垂頭喪氣的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