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兒子家,他便把路上的事情跟兒子兒媳說了,還拿出那條金光閃閃的項鏈送給兒媳婦。小夫妻倆一聽就不對,果然,那條項鏈根本就是假的。
老張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設了一個陷阱讓他跳,於是他非常懊惱,因為那800元是準備給還沒出生的小孫子買些東西的。
老張因為貪吃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掉進了圈套中,其實,這些陷阱都是人們自己挖掘的;而人生最可怕的,莫過於跳進自己親手挖下的陷阱中!
(佚名)
心靈感悟
在當今社會,誘惑無處不在。遇到誘惑,不要試圖同誘惑爭辯,躲開它,躲得遠遠的。
麵對誘惑動不動心並不重要,重要的在誘惑麵前能夠堅持自己的原則。否則,貪一時之利,而損失則無法計量。小貪心,大代價
清乾隆年間,一外地書生來京城趕考。
路過延壽寺街,在書鋪裏拾到一個買書少年失落的一文銅錢,立刻揣入懷中,欣欣然麵有喜色。
書鋪裏有位老者見其裝扮,知道是讀書求官之人,便和他聊了起來。末了問了問書生的名姓,相揖而別。
後來這個書生考中了常熟縣尉,赴任前去拜謁他的上司江蘇巡撫湯斌時,連去10次都被拒見。
書生要討說法,巡撫傳下口諭:還記得當年在書鋪拾錢一事嗎?做秀才時尚視一錢如命,做了地方官吏豈不要挖地三尺?你的名字已被除掉,不必赴任去了。
書生恍然大悟,繼而頓足失聲,但已悔之晚矣。
貪心都是一點點兒滋生,最後膨脹成無止境的欲望。這個書生為貪心付出的代價看起來過於沉重,但如果不是這樣,他最終失掉的可能不僅是前程,還要搭上性命。
(李裏)
心靈感悟
貪心,無論大小,都是其本性使然。不貪之人,大小都不會貪,這從那些清官的布衣粗食卻能看出端倪。而貪官是小到一個銅鈿,大到整個國庫,民脂民膏,都想搜為己有,清朝的和坤就是這類人物。
我們做人,應該重義而輕利,如果像那個秀才,一文都看在眼裏,最終必吃大虧。警惕人生的誘惑
農場主湯普森的小店裏有很多寄宿的人。蘇珊的媽媽每周都給他們代洗衣物,報酬僅5美元。一個周六晚上,蘇珊像往常一樣去那兒替媽媽領錢,她在馬廄裏遇到了這位農場主。
顯然他正處於氣頭上。那些總和他討價還價的馬販子激怒了他,令他火冒三丈。他手裏的錢包打開了,被鈔票塞得鼓鼓的。
當蘇珊向他要錢時,他沒有像從前那樣訓斥她打擾了正在忙碌的他,而是馬上將一張鈔票遞給了她。
蘇珊暗暗高興自己這次比往常輕易地逃過了這一關,她急忙走出馬廄。
到了路上,她停下來,拿針將錢小心翼翼地別在圍巾的褶皺裏。這時,她看到湯普森給了她兩張鈔票,而不是一張!
她往四周望了望,發現附近沒有人看到她。她的第一反應,是為得到了這筆飛來橫財而興奮不已。
“這全是我的了。”她心想,“我要買一件新的鬥篷送給媽媽,媽媽就能把她那件舊的給瑪麗姐姐了。這樣,明年冬天瑪麗就能同我一塊兒去上學了,說不定還可以給弟弟湯姆買雙新鞋呢!”
過了一會兒,她又認為這筆錢一定是湯普森在給她時拿錯了,她沒有權利使用它。
正當她這樣想時,一個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這是他給你的,你又怎麼知道他不是想要把它作為實物送給你呢?拿去吧!他絕對不會知道的。就算是他弄錯了,他那大錢包裏有那麼多張5美元鈔票,他也絕不會注意到的。”
她一邊往家走,一邊進行著激烈的思想鬥爭。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著是拿這筆錢買享受重要呢,還是誠實重要?
當她經過家門前那座小橋時,她看到了媽媽平時的教誨:“你想要人家怎樣對你,你就得怎樣對人。”
蘇珊猛地轉過身,向回跑去。她跑得很快,快得讓她差點連氣都喘不過來了,仿佛是在逃離什麼無形的危險。就這樣,她徑直跑回了農場主湯普森的店門口。
湯普森注視著眼前這個小女孩,他從口袋裏取出100美元遞給了蘇珊。
“不,謝謝你,先生。”蘇珊說,“我不能僅僅因為做了件正確的事就得到報酬。”
(馬麗雅)
心靈感悟
“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誌。”這是古人對高尚之人的要求。
在現實生活中,誘惑無處不在,但隻要你有顆抗誘惑的心,哪怕金山銀山在前也會黯然失色,不戰而退。把持住自己,就不會霧裏看花,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