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住寂寞是一種境界
社會學家證實,人是有社會屬性的生靈,當個人離開群體後,人性就會以一種手段懲罰個人,這種手段叫寂寞。
現實生活中,如何麵對寂寞,往往折射著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
在某些人身上,寂寞是其無能、無為、無聊心態的素描,而對於那些有能、有為者,對寂寞卻是別樣的認知與處置,也可概括為兩個字,即守住。
由此聯想到媒體廣為宣傳的共產黨員邱成龍,他是我國戰略導彈作戰運用專家,一生獲獎很多,大至國家級、軍隊級,小至硏究院級,頒發給他的獎狀、證書厚厚一大摞,但這些獎狀、證書被他領回後,統統鎖進辦公室的櫃子裏。
一天傍晚,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頭條新聞,是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熒屏上鎂光燈閃爍的瞬間,邱成龍的子女們驚奇地發現,他們的父親就在領獎台上。爸爸獲這樣的大獎,參加這麼榮耀的大會,竟然沒跟家裏人說一聲。
可時下,有不少人總是把自己做的一點貢獻,視為抬高身價的砝碼,稍有成績就巧借各種傳媒四處張揚,唯恐天下人不知。
而邱成龍用滿腔赤誠奉獻於導彈科研事業,他曾兩次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卻因他主持的科研項目密級高,科研成果也因涉密而難以充分展示,以致與“院士”稱號失之交臂。但他從不為此而影響工作,反而幹勁十足。
這種作奉獻於默默,置“功勞”於淡然的情懷,正是共產黨員的風采,正是當今時代所呼喚的真英雄。
守得住寂寞,方能抵製誘惑,成就事業。如今的世界繽紛多彩,價值取向多元,紅塵喧囂的大環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種無形的誘惑。
如果說“寂寞”考驗的是心境,“誘惑”考驗的就是定力。大量事實證明,在誘惑麵前,就有人靜不下心,守不住神,心浮氣躁,導致一事無成。
古人有言,“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在人生的曆練中,從容淡定,是一種氣度與誌向。在潮漲潮落的人生戲台上,灑脫嫻靜,是一種能力與素養。
有人說成大事者需要大境界,這種大境界就涵蓋守得住寂寞。共產黨員是為人民服務的,任重如山,唯有這種境界,方能做到在欲望與誘惑麵前心無旁騖,在榮譽與屈辱麵前鎮定自若,在困難與挫折麵前矢誌不渝,在喧囂與浮躁麵前聚精會神,也才能在寂寞中創造輝煌。
有人說,守得住寂寞是一種悲壯的美麗,是呼喚理性的天籟,是人生珍貴的箴言。
這話至少傳遞出兩點信息,一為守得住寂寞者的這種氣度與修養,這種克製與堅守,這種信念與定力,正受著新的形勢和環境的挑戰。
另一點是告誡人們,成功往往隻與那些“守得住寂寞”的人交朋友,浮躁是事業的大敵。
凡事業有成者的足跡均證明:守得住寂寞的人,看清的是自己麵對的時局與環境,牢記的是自己的使命與責任,保持的是旺盛的鬥誌與激情。
這種“守得住”心境的養成,依存於一種堅定的信念——忠誠;一種可貴的責任——擔當;一種昂揚的精神——奉獻;一種不懈的追求——執著;一種難得的品格——淡泊。
(佚名)
心靈感悟
誘惑是成功的一大障礙,抵製誘惑,忍受寂寞被許多成功人士所推崇。那是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在繽紛多彩的世界裏抵製誘惑,才能在紅塵喧囂的大環境中守住信念,也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成功需要一顆忍耐的心
那時,他們剛剛到新疆,他們的農場剛剛開墾出第一片黑得泛油的肥沃處女地。地剛開墾出來,他們就迫不及待地種上了小麥。他們想,這麼肥的土地,就是不撒化肥,小麥也會蓬蓬勃勃生長起來的。
春節前,他們種下的小麥陸陸續續開始拱出了泥土,那芽尖鵝黃鵝黃的,像黎明時東方地平線上的一束束曙光,從那一望無際的鵝黃裏,他們似乎看到了第二年秋天的金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