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程控電話在我所處的城市還屬稀罕之物。1992年,名片悄然流行,也許覺的好玩,那時我偷偷花40元錢印了一盒名片,上麵最主要的內容就是4位數的電報掛號和5位數的總機轉2位數分機的一串電話號碼。對外交往時,很為自己的電話還要總機轉來轉去而自卑。那時想,什麼時候能擁有一串直撥的電話號碼就好了。又過了幾年,電話號碼逐步升至7位,當然是直撥了,再印名片,還要趕時髦地在兩個號碼後麵注明“宅”等字樣。這時候,名片也成了很普通的東西。不到兩年,買了一部摩托羅拉中文傳呼機,辦公室也配備了傳真機,又重印了一盒名片,很自豪地添上了傳真機號碼和傳呼機號碼。誰知還沒風光幾天,前衛們的名片上又印上了“伊妹兒”地址,自己又落伍了。1999年元月,花一萬多元買了台聯想1+1電腦,很快學會了在因特網上衝浪,並申請了幾個電子信箱。名片自然又重印了,加上了“伊妹兒”地址。半年不到,在因特網上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有了屬於自己的網址,有朋友免費給印了一盒名片,僅是電話、傳真、網址等聯係方法的內容就把過去那些諸如“書法家協會會員”、“攝影協會理事”等虛頭銜擠的沒了立足之地。更何況還有麵向全國電力係統的免費載波電話。2000年我買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記得是諾基亞5230手機,後來從單屏換到彩屏,從單音換到和旋,從直板到翻蓋,又從翻蓋換到直板,從可以收發彩信到如今的快速無線上網,手機已經換了十幾部了。小時侯,“電燈電話,樓上樓下”曾是我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歲月如梭,工作二十年後,坐在明亮的辦公室裏翻看印過的幾套名片,真不知道明年還會有什麼更先進的東西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