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含混的話語更使俄狄浦斯下定決心要把事情查個水落石出,而圍著他的居民們也紛紛在預言者麵前跪了下來,可是提瑞西阿斯仍然不肯回答。俄狄浦斯於是大怒,指責他知情不報,甚至懷疑他是幫凶。國王的極端指責逼得預言者不得不放鬆他的舌頭,說出了事情的真相。“俄狄浦斯,”他說,“你用不著指責我,也無需指責居民中的任何人。使整個城市遭殃的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你就是殺害國王的凶手,又是你跟自己的母親在罪惡的婚姻中一起生活。這秘密藏在我心裏使我多麼心驚膽戰,可這就是事實。你一定要懲處的那個人就是你,你已說出了對自己的判決。”
俄狄浦斯對這些話還是不明白,他從這番話中聽出的隻是極端的荒謬不稽,他指責這個預言家是騙子和惡棍。同時他又懷疑克瑞翁,責備他和預言家共同謀劃了這場謊言,目的是要篡奪王位。提瑞西阿斯對俄狄浦斯的指責很是不滿,這次,他毫不含糊地稱他為殺父的劊子手和娶母為妻的邪惡者,預言他將麵臨災難。他一邊說,一邊牽著孩子的手,憤怒地離開了國王。俄狄浦斯的懷疑也激怒了克瑞翁,兩人激烈地爭吵起來。伊俄卡斯特竭力勸解,也無法使他們平靜下來。結果克瑞翁懷著委屈,悲憤地離開了俄狄浦斯。
伊俄卡斯特比國王更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她也很不滿這個預言家所說的可怕的東西,“這個預言家說的事是多麼荒唐啊!就拿一件事來說吧,他的話不完全可靠。我的前夫拉伊俄斯得到過一則神諭,說他將會死在自己兒子的手裏。但事實怎樣呢?拉伊俄斯是在一個十字路口被強盜打死的。而我們唯一的兒子在出生後就被綁住雙腳,扔在荒山上,可惜他出世還沒有三天就死了。”
伊俄卡斯特這番完全無心的嘲諷話使俄狄浦斯大為震驚。“十字路口?”他惶恐地問,“拉伊俄斯死在十字路口?告訴我,你說的那個強盜,他是什麼模樣,他有多大歲數?”伊俄卡斯特並沒有明白丈夫為什麼激動,她不假思索地說:“一個個子高大,頭發灰白的家夥。對了,那模樣倒是跟你非常像。”
她的話使俄狄浦斯感到說不出的驚恐,他感到心中似乎有一道電光閃過,那些模糊的問題一下子明朗了。
“啊!提瑞西阿斯並不是瞎子,他的心是最明亮的眼睛!”俄狄浦斯大聲說。他雖然猜測到了可怕的事實,但他仍然一遍遍地追問,希望能證明這是一場誤會。可是他越是深入地問下去,答案就越是逼近他的猜測。最後他聽說當時有一個仆人逃了回來,報告國王被殺害的消息。這個仆人在看到俄狄浦斯登上王位時,懇求離開城市,到最遠的牧場上去為國王放牧。俄狄浦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怎麼也不能使自己停下來,某種令人驚駭但卻異常強大的力量在推動著他一直走下去,而不管前方將會怎樣。他派人去把那個仆人召回來,他要親自盤問他。仆人還沒有到達,科任托斯的使者卻到了宮殿,他是來告知俄狄浦斯,他的父親波呂玻斯去世了,要他回去繼承王位。
這個消息令伊俄卡斯特非常高興,她得意地說:“尊貴的神諭啊!你所說的真實在哪兒呢?你可看到了,應該被俄狄浦斯殺死的父親現在卻壽終正寢了!”俄狄浦斯雖然願意相信波呂玻斯是他的父親,可是又不能不相信神諭是靈驗的,他仍心有顧慮,不願回到科任托斯去,因為那裏還有母親墨洛柏,而神諭的另一半內容——他將會娶母親為妻——還沒有任何征兆顯示它已避免。他不能不考慮這一點。但這種疑慮很快就被科任托斯來的使者打消了,因為他正是多年以前從拉伊俄斯的仆人手中接過孩子的另一位牧人。他告訴俄狄浦斯,他雖然繼承王位,可他並不是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親生的兒子,而隻是國王和王後收養的孩子。他於是對他講了當年他從一個牧人手中帶回孩子的經過。俄狄浦斯又追問把嬰兒送給他的那位牧人在哪裏。手下人告訴他,那個人就是在國王被害時逃出來的仆人,現在邊境放牧。
伊俄卡斯特聽到這些,離開了丈夫和聚在宮門口的平民,絕望地走開了。
那個當年執行拉伊俄斯命令的牧人,那個在國王被殺害時逃回來的仆人從遙遠的地方被召回來了。科任托斯的使者馬上認出了他。可憐的老牧人嚇得麵如土色,他想否認這一切,直到有些瘋狂的俄狄浦斯以利劍威逼他時,他才鬥膽說出了真相:俄狄浦斯是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後伊俄卡斯特的兒子。可怕的神諭已經應驗:一切都已經清楚了,俄狄浦斯終於明白:原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神諭早已在他身上應驗了——他殺死了父親,並娶母為妻。
懲罰
麵對可怕的事實,俄狄浦斯狂叫一聲,衝出人群。他在宮中狂奔,所有見到他的人都遠遠地避開。他要尋找一把寶劍,要除掉那個既是他母親,又是他妻子的妖怪。最後他找到自己的臥室,可是房門在裏麵反鎖了。他瘋狂地踢開房門,衝了進去。展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副悲慘的景象:伊俄卡斯特吊在床的上方,頭發披散下來。俄狄浦斯痛苦地盯著死者,然後哭喊著走上前去,把屍體從繩索上放了下來。他從她胸前的衣服上摘下兩枚金胸針,把它們攥在手中,高高地舉起。他詛咒自己的眼睛竟然看到了人間罪惡的景象,然後他把胸針刺進了自己的眼睛。他摸索著走出宮門,走到市民麵前,承認自己是殺父的凶手,是娶母為妻的罪人,是為神靈所憎恨的人間的妖孽。但底比斯人並不嫌棄這位他們從前愛戴和尊敬的國王。他們對他表示同情,克瑞翁也不嘲笑他,忙把這位遭到神靈懲罰的人帶進內室。心靈破碎的俄狄浦斯深受感動,他把王位交給克瑞翁,讓他代替自己的兩位年幼的兒子執掌王權。此外他又請求為他不幸的母親建造一座墳墓。他還把無人照應的女兒托付給新國王。至於自己,他願意被放逐出國,他說他以雙重罪孽玷汙了這塊土地,他應該回到喀泰戎山的山頂上去,那裏是他父母遺棄他的地方。現在是生是死,要完全聽從神的旨意。最後他又一次把兩個女兒叫來,用手撫摸她們的頭,同她們訣別。他感謝克瑞翁對自己的深情厚誼,並祈禱他和全體居民永遠受到神靈的庇佑,祝福底比斯國永遠國泰民安。
流亡
在俄狄浦斯最初知道了可怕的真相時,他隻求速死。他覺得要是全體人民能立刻起來反抗他,讓他在亂石中被砸死,那真是一件好事。但人們是不會這樣做的,他求死的願望不能立刻實現,所以他請求把他放逐。他覺得能遠離這片讓他悲痛欲絕的土地,遠遠地避開那些罪惡的回憶,那也將是一種解脫。他很高興接受這樣的懲罰。可是,當自怨自艾的狂亂心情逐漸平靜時,他開始感到盲目地漂泊在陌生的異鄉實在是件可怕的事,他心中重新泛起對故土的留戀之情。他以為自己無意犯下了罪孽,已經得到足夠的懲罰,伊俄卡斯特懸梁自盡,他也用胸針戳瞎了自己的眼睛。他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此,他想留在家裏。他把這個心願對克瑞翁和雙生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呂尼刻斯說了。他滿以為可以獲得他們的同情,可是,克瑞翁對他的態度好像已經變了,他的兩個兒子也變得自私無情。克瑞翁強迫他按原來的決定去做,兩個兒子也要他離去。他們塞給他一根討飯棍,逼他離開王宮。隻有兩個女兒同情他,小女兒伊斯墨涅留在兩個哥哥的家中,借以維護被趕走的父親的權益。大女兒安提戈涅陪著被流放的父親一起流浪。她牽著瞎了雙眼的父親,到處漂泊。她赤著雙腳,忍饑挨餓。他們餐風宿露、日曬雨淋,穿越了一座座城市、一片片森林。
忍受著折磨的俄狄浦斯開始時打算在喀泰戎的荒野上尋死,但他非常敬畏那些神靈,他的生命的去留應該聽命於神的意誌,所以他決定先去阿波羅神廟請求神諭。
他在這裏得到一則使他感到安慰的神諭。阿波羅告訴他,雖然他違反了人倫,破壞了人類神聖的法律,但這些都是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的,並非出於他的本願。盡管是誤犯,但罪孽必須抵償。不過神諭向他啟示:懲罰並不會永無止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他可以期待到贖罪的一天。那時他將到達命運女神指定的那個國家,嚴厲的複仇女神將會解脫他。神諭仍像謎一樣令人心頭困惑,然而俄狄浦斯已決定把命運交給神諭的安排。於是,他在希臘到處流浪,以乞討為生。他生活節儉,幾無所求,但他感到心滿意足。他所承受的巨大的心靈痛苦,長期放逐過程中的苦難生活和高貴的精神已教會他知足常樂。
聖林
在女兒安提戈涅的陪伴下,俄狄浦斯在流亡的路上不知跋涉了多少個日日夜夜,一天晚上,父女倆來到一個美麗的村莊。隻聽夜鶯在樹林裏歌唱,開花的葡萄藤散發著陣陣清香,橄欖樹和桂花樹下涼風習習,俄狄浦斯看不見周圍的景象,但他感受到了這裏平和、安詳的氣息。安提戈涅的眼睛就是父親的眼睛,她向父親描述了眼前的一切,這些描述使俄狄浦斯更相信這兒一定是個神聖的地方。前麵不遠處,一座城市的城堡高高聳起。安提戈涅打聽後知道,他們現在已來到雅典城下。
俄狄浦斯感到十分疲倦,便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這時一個村民走過來,叫他離開這塊聖地,告訴他這裏是任何人的足跡都不能玷汙的。從這個農民口中,兩個流亡的人才知道,這個地方叫做庫洛諾斯,它是令人敬畏的複仇女神歐墨尼得斯的聖林。俄狄浦斯心中朗然,他知道自己已經到達了流亡的終點,他們困厄的命運就要得到解脫。庫洛諾斯人被他平靜而高貴的風采所震驚,不敢再把這位坐在石頭上的外鄉人趕走,隻想趕快去向國王報告。
“告訴我,你們的國王是誰?”俄狄浦斯問道,因為他長期流浪、不問世事,他對世界上的事已感到陌生了。
“強大又高貴的英雄忒修斯,”村民說,“他的聲名傳遍了世界。他就是我們的國王。”
“既然你們有如此高貴的國王,”俄狄浦斯回答說,“那麼請讓他到這兒來一趟吧。我將給予他此舉最大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