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3 / 3)

現在斯大林心裏有底了,他決定進一步逼布哈林就範。1929年1月30日,在政治局和中央監委的聯席會議上,斯大林發表了題為《布哈林集團和我們黨內的右傾》的演說,斯大林說:“不管多麼令人痛心,也不得不確認一個事實,就是我們黨內形成了由布哈林、托姆斯基、李可夫組成的特殊的布哈林集團。”它是一個“右傾機會主義集團”,“一個持有自己的政綱、企圖和托茨基分子勾結起來反對黨的特殊集團”。

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再次發表聲明,指責斯大林為首的黨中央“對農民實行軍事封建剝削”,在黨內培植官僚主義。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憤怒地提出辭職。

斯大林在講話中說:“政治局全體委員通過了關於控製數字的共同決議,政治局通過了一項大家知道的決議:政治局全體委員無論在中央一月全會上或全會外都宣稱政治局內部是團結一致,沒有意見分歧的。”“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在投票讚成一致的決議中隻是做做樣子,他們保留了自己和黨不一致的特殊看法……”

原來,斯大林是在用這個理由來說明布哈林在欺騙黨。布哈林陷入了斯大林的圈套。布哈林堅決否認與托派勾結的指控。會議決定成立一個委員會調查布哈林、加米涅夫會晤的問題。這個委員會於2月7日提出一份方案,要求布哈林承認同加米涅夫的會見是犯了“政治錯誤”,回到他的工作崗位上去,作為交換,中央放棄對布哈林的指控。布哈林拒絕了這個和解方案。

斯大林利用自己在會上的多數地位,通過了一個決定:

1、認為布哈林對中央工作的批評是毫無根據的。

2、不同意布哈林和托姆斯基辭職。

斯大林繼續進攻,在1929年4月的聯席會議上,斯大林在報告中,一開始就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和布哈林的私人關係。他說:“我不想談個人因素……因為個人因素是小事,小事是不值得多談的……是一個破錢都不值……”

他著重打擊了作為理論家的布哈林。斯大林說:“他這理論家不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他還需要補習一下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帶有某種經院哲學的東西,他從來沒學過辯證法……”“這個經院哲學理論家……昨天還企圖和托洛茨基分子結成聯盟……還跑去和他們暗中勾結。”斯大林還指責布哈林1918年時曾反對過列寧。

這樣,斯大林對布哈林新賬、舊賬一起算,很容易說服代表,布哈林的失敗已成定局。

會議決定免去布哈林《真理報》主編和共產國際政治書記處書記的職務,免去托姆斯基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的職務,但保留他們的政治局委員職務。

布哈林屈服了,在11月12日的全會上表示願意回到黨的路線上來,“我們同中央多數之間的分歧在消失”。但斯大林並不買他的賬。全會決定撤消布哈林政治局委員職務。稍後,托姆斯基和李可夫相繼被撤消政治局委員職務,李可夫被解除了人民委員會主席職務。

至此,列寧逝世後十三大選出的7名政治局委員: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李可夫、斯大林,隻剩下斯大林一人了。斯大林通過幾次黨內鬥爭,他牢牢地掌握了權力,在黨內國內確立了惟我獨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