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火焰平息後,富蘭克林又回到實驗室裏,繼續從事科學研究。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是,該怎樣去避免雷擊。
在經過反複的實驗後,他終於試製成了一根避雷針。這種避雷針由於很實用,很快就在歐洲流行起來,但富蘭克林常常陷入深深的深思之中。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他越來越感覺到了知識的重要性,在戰爭之前,他的內心就產生了興辦一所大學的想法,隻是後來大戰湧起,使他的計劃也半途而廢了,現在既然和平了,他腦子裏的念頭也越來越強烈了。
在“共讀社”裏,他把要開辦大學的想法說給朋友們聽,朋友們倒是都很讚成,可是即將麵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資金問題,該如何籌措呢?
富蘭克林的老友科林遜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也很是讚成,特意寫信來說,他會在倫敦幫助募捐資金的。
富蘭克林仍然沒有忘記拿起了自己的筆,積極撰寫文章,爭取社會有識之士對於這件事情的支持。
在社會各界及朋友們的努力幫助下,1749年的年末,費城大學終於成立了,鑒於富蘭克林的學識,他被推舉為大學的校長,這一年,應該是費城學術界最為輝煌的一年。
建立大學不久,在富蘭克林的倡儀下,費城又建立一座大型醫院。
1753年,英國和法國的關係又緊張起來了。當時,法國已在美洲締結了許多同盟軍,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他們與印第安人達成共識的話,整個美洲幾乎已無前途可言了。這個可怕的後果,已經不是一個州一個城市將麵臨的問題了,整個亞美利亞人們的共同利益都將受到侵略。
在萬分緊急的時刻,各州決定在阿爾巴尼召開聯合會議,由各州選舉4名代表參加會議,共同商議解決問題的辦法。富蘭克林及州長斯諾和另外兩位議員,被選舉為賓尼法尼亞州的代表,前去參加此次會議。
臨行前,“共讀社”的朋友們又召開了一次會議,發表了各自的意見。
富蘭克林提出應該把各州的力量聯合起來,這樣才能解決問題。朋友們擔心他的建議能否得到廣泛讚同。
為此,富蘭克林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動身前他不僅寫好了一篇建議各州聯合的文章,還附了一張畫,把各州用不同的顏色標識出來,並附言:一座山與一把土,誰的力量大?
對於富蘭克林的提議,會議給予了很大的重視,在一致表決通過後,會議還專門成立了提案小組,對這份提案進行了細小的改動,正式作為提案,提交各州議會及英國政府進行審議。
可是沒過多久,一個不太好的消息首先就傳來了,英國政府並不讚同各州聯合,因為他們懼怕聯合政府過於強大,不便管理。不久,各州議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也拒絕了這個提案。富蘭克林苦心設計的提案就這樣被否決了,使他對政治很是失望。
會議結束後,歸途中的富蘭克林順便去各地拜訪了一些學術界的朋友,探討了一些學術上的問題,1755年初,他回到了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