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富蘭克林建議大家把自己的藏書都拿到社裏來,這樣不就有證據可查了嗎?
朋友們聽了富蘭克林的建議後,都十分讚成。
第二天,一個小型的圖書室就正式建成了。書架上大小圖書,琳琅滿目,文學、曆史、科學、哲理等,方方麵麵的書籍,應有盡有,真是讓人大開眼界,社友們都很興奮,小小的圖書室,社友們爭相使用,一時熱鬧極了。
可是好景不長,因為圖書室一直沒有專人進行管理,書隨拿隨取,有減無增,再加之破損得厲害,沒過多久就已經無人問津了,小小圖書室隻好宣告關閉了。這個初次嚐試雖然是以失敗告終了,卻也給這群青年學者們以很大的啟發。過了一段時間後,“共讀社”的社友們總結了以前的經驗教訓,決定由富蘭克林主持,以“共讀社”的名義發起了募捐,並特意邀請了一位律師給予協助,共同成立了費城民辦圖書館,這也是北美建立的第一座圖書館,10多個年輕人,居然在那個年代,率先在費城辦起了第一座圖書館,那種敢想敢幹的精神,真是難能可貴的啊!
富蘭克林為了使這座圖書館不再夭折,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想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辦法,得到了朋友們的讚同。當時按照計劃,圖書館對首批申請的50個讀者,規定每人得先交納40先令的開辦費,以後逐漸再減到每年再捐獻10先令,圖書館成立後,用募集的錢從英國購買了一批圖書,每周開放1次,捐款者可自由借閱,並按規定日期限時歸還。愛讀書的人原本不是很多的,可是圖書館成立後,激起了人們對書的熱愛,讀者越來越多。許多人將自己的藏書也捐入了圖書館,更有許多藏書家把多年收藏的珍品贈予館內。那時圖書館空前地繁榮起來了,後來不得不改為每天定時開放。這個消息傳開後,別的地方也紛紛效仿建起了圖書館,那時人們都喜歡走進圖書館,從而大大促進了北美當時文學和科學知識的傳播,幾年以後,漸漸地變為由政府出資,民辦圖書館變為公辦了,圖書館也開始變為政府的一種永久性文化傳播機構了。
圖書館建成後,富蘭克林既是圖書館的創始人之一,又是圖書館裏最熱心的讀者。為了能夠多讀些書,他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他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在圖書館裏度過,他常常對人說:“讀書是我惟一的樂趣,我絕對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酒樓或者任何一種低級的遊戲上的。”的確,富蘭克林一生是非常珍惜時間的,他的一句至理名言,一直流傳至今,那就是——“你熱愛生命嗎?那麼請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
有一天,圖書館又從國外購回了一批新書,富蘭克林高興極了,這下又可以飽讀一陣子了。當他正在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時,幾本裝幀別致的書吸引了他,他趕忙打開自己很感興趣的這幾本有關物理方麵的書籍時,他卻不由得皺起眉頭:原來這是一些法文原文的書籍,這對於他這個對法文一竅不通的人來說,真是既讓人頭痛又讓人煩惱的事情啊!
此時的富蘭克林已經年近27歲了,盡管早已過了學習的最佳年齡,盡管生意上的忙碌已使他疲憊不堪,可是求知的欲望還是使他下了一個大決心,那就是從現在起他準備開始學習外語了。當時的社會現狀是沒有公開的社會正式辦的外語學習班,該怎麼來學呢?
經過一番思考後,富蘭克林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當時,歐洲的許多勞動群眾為了逃避沉重的賦稅、戰禍或者是宗教的迫害,許多人都遠離家鄉到美洲來謀生了,尤其是歐洲平民。
如果常到碼頭走走,應該是學習外語的最好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