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病逝
瑪麗從華沙回到巴黎之後,感到體力一天不如一天。她哪裏知道,自己用鐳拯救病人的時候,自己卻患上了不治之症。
1934年春天,瑪麗在花園裏散步的時候,突然覺得頭昏眼花,險些摔倒在地上。她自言自語地說:
“我這是怎麼了?我真想就地睡上一大覺。”
有了這種感覺之後,瑪麗立刻給布羅尼雅寫了一封信,希望她能來陪自己一陣子。
複活節的時候,布羅尼雅來到了巴黎。姐妹兩個人決定去法國南部做一次旅遊。
但是,旅程不到一半的時候,瑪麗就感到渾身發抖,身體的每個關節都疼痛不止。
布羅尼雅扶著她,說:
“我們還是先回巴黎吧,等你身體恢複之後,再出來也不遲。”
回到家中之後,醫生說瑪麗得的是流行性感冒,問題不大。
瑪麗為了不耽誤布羅尼雅的工作,執意讓姐姐回華沙。
布羅尼雅走後,瑪麗的身體並沒有好轉,高燒轉為了低燒,身上一點兒力氣也沒有,手也抖個不停。
可是,瑪麗仍然照常去實驗室,看著她那曾無數次使用過的試管和儀器。助手們看到她那蒼白的臉色,便把她送回了家。
當瑪麗又一次來到實驗室的時候,她堅持著一直工作到了午後,突然,她的眼前一黑,手和腿一點也使不上力氣。
助手們立刻送她回到了家裏。她的手燙得厲害,渾身都在發抖。
醫生們用最先進的醫療器械和技術,對瑪麗進行了X光照像,經過多次的分析和專家會診,都沒有發現病因。
最後,有人建議她到鄉間山區去療養一下,可能會對病情有好處。
瑪麗在女兒伊芙和哥哥、姐姐的陪同下,來到群山環抱、山青水秀的桑塞羅療養院,決定在這兒住一段時間。
然而,就在去療養院的路上,瑪麗的病情又嚴重了,高燒到40度,脈搏也很微弱。
療養院從瑞士請來了世界上著名的血液專家羅斯教授,請她來為瑪麗診斷。
結果出來了,瑪麗患的是嚴重的惡性貧血。
一切的急救措施和藥品都用上了,但是,瑪麗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
瑪麗在病中,仍然想著自己的工作,想著自己那沒有寫完的專著,她想再活一段時間,幹完這些未完的工作。
她在昏睡中,仍然喃喃地叨念著那本《放射能》專著:
“各章分段……校對……不知怎麼辦了……什麼時候出版?”
“……實驗做得……怎麼樣了?”
1934年7月4日的早上,天氣特別好。瑪麗也感到很輕鬆,她看著那升起的東方紅日笑著說:
“伊芙,你看,太陽多好啊!”
伊芙坐在母親身邊,眼淚一串串地落了下來。
“伊芙,你為什麼哭呀?我會好起來的。”
伊芙強裝笑臉說:
“媽,你會好的,一定會好的。”
這一天,大女兒伊雷娜和丈夫弗雷德裏克也從巴黎趕來了。
看著這對青年科學夫妻,瑪麗安心地笑了。她輕輕地說了一句:
“我要休息了!”
瑪麗閉上了眼睛,永遠地安息了。
按照瑪麗的遺囑,醫生對她進行了屍體解剖,研究這種貧血症狀的原因。
結果出來了,瑪麗的得病原因正是她辛苦提煉的鐳。長期大量的鐳輻射,導致了惡性貧血,而且是無法再生的障礙性貧血。
1934年7月4日,人們永遠也忘不了這天,全人類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悲哀,痛惜失去了這位科學精英。雖然瑪麗與世長辭了,但她的光輝卻與鐳共存人間。富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