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1 / 3)

第五十五章

成功開端

一天,英國皇家學院的當斯先生走進裏波先生的鋪子。裏波先生大概是為了炫耀他的工人的技藝,就把法拉第送他的那本《塔特姆自然哲學講演錄》給他看。意思是說,我的工人不僅會裝訂書籍,而且還會“編書”呢。當斯拿起這本“書”,看著那詳盡的記錄、娟秀的字跡和精美的插圖,讚歎不已。他走到法拉第麵前,問起他的學習情況。這位有識之士,隻從簡短的交談中,就了解到法拉第強烈的求知欲望,這使他感動了,他拍拍法拉第的肩膀說:“你想去皇家學院聽講嗎?”法拉第聽了,高興得舉起雙手歡呼起來。當斯先生告訴他:“講演人是戴維教授,你聽了一定會感興趣的。”說完,把4張入場券塞在法拉第手裏,然後走了。

1812年 2月29日,第一次講演的日子終於盼來了。法拉第提前來到艾伯馬爾街,隻見麵前矗立著一幢灰白色的4層大樓,正麵14根柱子上方的石簷上刻著“英國皇家學院”幾個大字。他的心“怦怦”跳起來。他走進華美的講演大廳,選中了第七排中間的座位坐下,懷著緊張而又焦急的心情等待著講演的開始。

戴維終於出現了。在一片如雷的掌聲中,法拉第看到了這位33歲的著名教授。他前額高大,麵孔白淨,棕色毛發下垂,就像大理石雕像一樣俊美。戴維22歲就走上了英國皇家學院化學講座的講台,23歲就被任命為皇家學院化學教授,24歲就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27歲就獲得英國皇家學會最高榮譽——柯普萊獎。

戴維教授講演的題目是發熱發光物質。

他講得是那樣輕鬆,那樣透徹。法拉第飛快地記錄著,記了一頁又一頁。但這美好的時間太短暫了,隻有1個小時。他在聽戴維教授的第四次講演時,獲悉戴維教授不再作通俗化學講演了。原來,英國國王已授予他爵士頭銜,並且他已和一位有錢的貴族寡婦結了婚,就要和新娘一起到蘇格蘭去度蜜月了。

戴維教授走了,但他富有吸引力的講演在法拉第心裏煽起了求知的熊熊大火。他急切地尋找著進入科學殿堂的大門。他給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約瑟夫·班克斯爵士寫了一封信,向他表明自己獻身科學的熱烈願望,請他在皇家學院給安排個工作。他度日如年地等待了1個星期,連一點音訊都沒有等到。他急了,就跑到會長的家門口去問。仆人告訴他:“約瑟夫·班克斯爵士說,你的信不必回複。”這句冷冰冰的回答,給了法拉第當頭一棒,他難過地問自己:難道命運就這樣地把自己拴在裏波先生的小鋪子裏了嗎?不,不能,他要等戴維教授回來。

戴維教授終於回來了。法拉第立即給他寫了一封比給約瑟夫·班克斯爵士寫得更為懇切的信,同時,還把謄寫清楚、裝訂成冊的戴維講演的記錄也一塊送去了。戴維拿起這本4開本的“大書”,隻見“書”脊上印著幾個燙金的字:《亨·戴維爵士講演錄》。他順手翻了一下,他4次總共隻講了4個多小時,但法拉第竟記了386頁。講過的都記下了,許多沒有講的內容也都補上了。娟秀的書法、精美的插圖,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使戴維深深地感動了。這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他是個窮出身,他也沒有受過充分的教育,他也當過學徒……總之,從法拉第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就在當天晚上,戴維爵士給法拉第寫了一封回信。

毫無疑問,這是戴維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因為它表明,戴維教授將從貧賤中提攜起一位不朽的科學家。

1813年1月,法拉第終於和戴維相會了。在皇家學院講演大廳的前廳,法拉第第一次和這位赫赫有名的教授麵對麵地坐在一條長沙發上。戴維問他:“法拉第先生,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到底為什麼決心從事科學工作?”法拉第回答說:“我對買賣不感興趣,先生。那隻是為了賺錢,自私自利。可是科學工作是為了追求真理,科學家都有高尚的道德感情。”

戴維聽了,十分讚賞,他對法拉第說:“這樣吧,年輕人,你先回去,現在皇家學院沒有空缺。以後需要人的時候,我再來找你,行不行?”命運就這樣決定了,法拉第還戰戰兢兢不敢相信。

兩個月以後,戴維教授的助手佩恩因把一位製造玻璃儀器的師傅打得鼻青臉腫,被戴維教授解雇了。戴維選定法拉第做他的實驗室助手。

戴維教授憑借自己的權威幫助法拉第打開了科學聖殿的大門,從此,一個裝訂工開始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大步前進了。

法拉第當了戴維教授的實驗室助手不久,戴維決定帶他到歐洲大陸作一次科學研究旅行。

戴維這次旅行要帶好幾個人。頭一個是他嬌小的妻子;其次就是法拉第這位實驗室助手,因為戴維帶了一箱化學實驗儀器,準備一路上做實驗。另外就是一位侍女、一名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