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3 / 3)

法拉第搬進鋪子的一間閣樓裏,他的學徒生涯從此開始了。與法拉第家除了《聖經》之外什麼書都沒有的情況大不相同,這裏是書的世界,滿屋滿架都是書,什麼書都有,這使法拉第感到無比喜悅,就像一個住在內陸地區的人第一次見到了無邊無際的大海,住在平原地區的人第一次看見了層巒疊嶂的山,那個新奇勁就別提有多大了。

法拉第很快就學會了書籍裝訂手藝,他裝訂得又快又好,不多久就趕上了鋪裏的師傅。現在他可以抽空看看他親手裝訂的書了。他讀書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有時,甚至在給雇主送書的路上,他也邊走邊讀。通過讀書,他愛上了科學。在鋪子裏,他讀了《大英百科全書》和瑪西特夫人寫的《化學漫談》,那裏麵講的關於電的知識和化學實驗深深吸引了他。他想把書上講的實驗都做一遍,親眼看看通過實驗產生的神奇的科學現象。

但實驗用的藥品和器皿要花錢買,法拉第沒有收入,到哪裏去弄錢呢?貧窮阻擋不了法拉第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他跑到藥房裏去揀人家扔掉的小瓶子,又花了半個便士買了一點最便宜的藥品,就這樣裝備起了他設在閣樓裏的實驗室。他還需要兩個大點的瓶子,有了這兩個大瓶子,他就可以做一套絕妙的電學實驗儀器。這種瓶子在舊貨鋪標價是:大的6便士,稍小一點的1便士。而他的口袋裏隻有1便士,怎麼辦呢?他隻好先把那個稍小一點的買回來。但用小點的玻璃瓶做實驗儀器,效果不理想,這樣,那個大瓶子就成了他朝思暮想的目標了。每次經過那家舊貨鋪門前,他都要對那個瓶子看上兩眼。越看他心裏越急,越看就越想得到這個瓶子。於是,他開始節衣縮食。不知經過了多少個星期,他終於湊夠了6便士,一口氣跑到舊貨鋪,買下了瓶子,抱著跑回閣樓裏。《大英百科全書》上說,玻璃瓶裏外敷上錫箔,充電以後,可以發生猛烈的放電現象。他照著做了,果真“啪”的一下,打出一個細小的火花。這是放電,這是法拉第根據書上說的道理親手製造的一次“雷電”。他高興得如癡如狂,把窮困帶給他的煩惱全忘掉了。

1810年,法拉第在裏波先生鋪子裏當學徒已經5年了。有一天,裏波先生讓他把兩本裝訂好的書送到一位醫生家裏。路過艦隊街的時候,他的眼睛被一張廣告吸引住了。廣告上寫著:塔特姆先生在多西特街53號做自然哲學講演,每次聽講收費1先令(等於12便士)。他多麼想去聽講啊!但他的口袋裏空空的,不要說1先令,就連一個便士也沒有啊。他輕輕歎了口氣,離開了。星期天回到家裏,那個廣告還在他眼前晃動。他幾次要把廣告的影子抹掉,但卻沒有成功。這使他很煩躁。他的哥哥羅伯特看出了他的不安,問他有什麼事,他隻好說了。羅伯特非常疼愛弟弟,他從口袋裏掏出幾個1先令的銀幣,塞在法拉第手裏,說:“去吧,邁克爾。”法拉第感到不安了。因為爸爸的病越來越重,家裏生活全仗著羅伯特一個人。羅伯特的錢就是爸爸的藥、媽媽和妹妹的麵包,他怎麼能拿這個錢去追求自己那種特殊的愛好呢?然而,法拉第還是去了。這不是因為他太自私,是科學對他的吸引力太大了。在講演廳裏,他一邊聽,一邊記錄,還把塔特姆先生做實驗用的儀器仔仔細細地畫下來。他聽完10多次講演,就把筆記謄清裝訂起來,封麵寫上《塔特姆自然哲學講演錄》,作為禮物送給裏波先生。裏波先生捧著這份禮物,心裏說:“孩子,你是很特別的。隨便做什麼事情,你都那樣認真。”

是的,他特別認真,這是貧困磨礪出來的品質。因為他窮,因此他比一般人更珍惜生活給他的每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