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2 / 2)

第二年,“父子工廠”的任務更重。政府當局準備建造一支更大的艦隊,所以,緊急訂單的內容相當豐富:100艘小型炮艇、14艘海岸炮艦、3艘海岸炮艦的發動機和座炮以及6艘巡洋艦的發動機。這還不包括其他許多的訂單。

在短短的1年時間內要做出這麼一大批武器,並按時交貨,在當時,也隻有諾貝爾家的工廠才能辦到。於是,他們又借了大量的債來擴充工廠,僅雇傭的員工就有一千多人。

在戰爭中,俄國與英、法兩國雙方都損失慘重,最後隻好談判,在1856年2月1日簽定了和平協議。於是,持續3年之久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新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決心改革,他認為導致俄國在戰爭中未能取勝的原因之一,是俄國的軍事裝備不如英國和法國。因此他決定放棄本國軍事工業,改為進口國外的先進武器裝備,並且下令取消以前同國內企業簽訂的全部合同。

這個消息突如其來,諾貝爾一家如雷轟頂。以後再也不會有訂單了,那麼,這麼多台機器設備的投資如何收回呢?更可恨的是,訂了合同的機器已經在生產,有的已製成半成品,有的甚至正準備交貨,現在一概取消,怎麼處理這批東西呢?

為了挽救工廠,精通外語的諾貝爾到歐洲各國籌措資金,但最終還是空手而歸。

禍不單行,偏偏在這個時候,工廠又發生了一場火災。

黯然神傷的老諾貝爾,不得不又一次麵臨破產的打擊。他留下3個兒子來料理工廠的債務問題,自己則和妻子及最小的兒子埃米爾回到了祖國瑞典。

專利與創業

老諾貝爾回到瑞典的幾年中,羅伯特和路維希在聖彼得堡致力於處理債務和繼續發展製造業,而諾貝爾則重新鑽進了試驗中。這一時期,諾貝爾取得了3項研究的專利權,即1857年的氣體計量儀,1859年的液體計量儀以及1859年的改進型氣壓或流體壓力計。

這些發明雖然都在聖彼得堡申請了專利,但所用原理都比較簡單,不算什麼重要的發明。諾貝爾的主要心思還在令他著迷的炸藥上,這次,他決定潛心研究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原是意大利都靈市一位化學家索布雷羅1846年發現的。不幸的是發明者索布雷羅在實驗時臉部被炸傷,實驗室也被炸毀了。沒有人知道硝化甘油在何種狀態下會引起什麼程度的爆炸力。由於恐懼,以後一直很少有人研究它。

諾貝爾留學歐美之時去過都靈,早就聽說了索布雷羅和硝化甘油的故事。但剛從歐美留學回來的時候,諾貝爾還必須在工廠裏幫父親忙著生產水雷和機器,根本就沒有時間專心去研究硝化甘油。

現在戰爭結束了,諾貝爾打算繼續研究這種有時隻是燃燒,有時卻會爆炸的怪東西。因為他發現這種東西不僅可用於製造炸藥,還可以用於醫學界,它是心髒病患者的有效醫療用品。

此後數月,諾貝爾仔細研究了索布雷羅早先公開的各種研究報告,頗有心得。的確,在別人成功的經驗上起步,這是最快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