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第三章

正當愛因斯坦不知該怎麼辦好的時候,蘇黎士聯邦工業大學校長赫爾先生派人來叫他去一趟,校長對他十分器重,但是他其他科相差太遠,即使進了大學,也無法跟上正常教學,因此校長把他介紹到亞雷小鎮的一所學校再續一年中學,然後再直接升入大學。

接下來,愛因斯坦就懷著一種不知是怕還是悔的心情,來到了亞雷小鎮。出乎他意料的是,這裏的中學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麼可怕,相反,剛剛一到這,他立刻就喜歡上了這裏。

這是一個美麗的小鎮,有山有水,景色如畫。踏進中學的大門,愛因斯坦在慕尼黑學校學習時對學校的感情一下子轉變了。這裏的教室和大學的一樣寬敞明亮,這裏的老師和同學也是那麼友好和溫和,愛因斯坦對學校的討厭心理消失了。

在這所學校裏,有一位叫溫德勒的教授。愛因斯坦剛一到這裏,他就溫和地對愛因斯坦說:“阿爾伯特,如果你願意的話,就到我家裏來住吧。我有7個孩子,他們一定會喜歡你的。”

就這樣,愛因斯坦住到了溫德勒教授的家裏。

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教師的素質都是一流的,在這裏,充滿了民主和自由的空氣,愛因斯坦開始喜歡學習了。

教授家裏的孩子很快就和愛因斯坦成了好朋友。教授其中的一個兒子後來成了愛因斯坦的妹妹瑪雅的丈夫。

在這個小鎮上,愛因斯坦簡直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不再性格孤僻,不再獨來獨往,他變得朝氣蓬勃,充滿信心了。在學習上,愛因斯坦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他不僅數學和物理學習成績優秀,其他學科也趕了上來。

一年以後,愛因斯坦修完了全部學業,順利地取得了畢業證書。蘇黎士聯邦工業大學按照以前的約定,決定讓愛因斯坦直接進入蘇黎士理工大學學習,愛因斯坦高興極了。

就這樣,愛因斯坦離開了亞雷小鎮,又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愛因斯坦中學畢業後,在暑假期間回到了米蘭。由於他對德國的仇恨隻增不減,因此,他決定放棄德國國籍,但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對。後來,家人逐漸改變了看法。希爾曼為兒子向當局寫了一份申請。沒多久,當局便給愛因斯坦寄來了一份文件,正式聲明,愛因斯坦不再是德國的公民了。

可是,放棄了德國的國籍,總要再加入到另一個國家的國籍中去呀,在瑞士,有愛因斯坦要去讀書的學校,愛因斯坦決定要加入瑞士國籍。瑞士法律規定,要想加入瑞士國籍的人,必須年滿24歲。於是,愛因斯坦無法立即加入瑞士國籍,他成了一個沒有國籍的人。

暑假結束以後,愛因斯坦滿懷希望地開始準備去蘇黎士大學。

1896年10月,愛因斯坦終於圓了大學夢,進了蘇黎士理工大學。愛因斯坦讀的是教育係,學習數學和物理,他終於可以在自己最喜歡的專業裏自由翱翔了。

蘇黎士是個人口不多的小城市,市區東南有蘇黎士湖,湖光蕩漾,波光鱗鱗,市區的建築物更有現代化的特點,蘇黎士理工大學就建在這裏,它當時在中歐是比較有名氣的,尤其是自然科學和數學方麵。

愛因斯坦像許多新入學的大學生一樣,對大學中開設的有興趣的課程都十分好奇,想多學一些東西。可是,愛因斯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他決心在物理學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