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但天不遂人願,還沒等愛因斯坦實施計劃,校方就通知其因成績不好、不尊敬老師、與同學格格不入,還不遵守校規而強迫退學,愛因斯坦真的有點接受不了這個“勒令退學”的處分。

他差一點掉下了眼淚,但是,一想到馬上就可以離開慕尼黑了,他的心中又充滿了喜悅。愛因斯坦的心已經像長了翅膀的小鳥一樣,飛往了意大利,飛往了米蘭。

愛因斯坦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離開了可惡的慕尼黑!告別了軍國色彩濃重的學校!當愛因斯坦出現在米蘭的家門口,一家人又驚又喜。

久別重逢的喜悅過後,愛因斯坦還是小心謹慎地講述了發生的一切事情。家裏人聽了,心裏自然有些煩惱,但是,他們誰也沒說一句責備的話。

父親希爾曼安慰他說:“兒子,你長大了,慕尼黑的事就把它當作一場噩夢吧,關鍵是要考慮一下以後該怎麼辦。”

叔叔雅各布高興地說:“我們一家人終於又團聚了,我們還是來歡迎阿爾伯特的歸來吧!”

於是,一家人又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

愛因斯坦十分喜歡米蘭這個地方,這裏氣候宜人,景色優美,人們生活得悠閑自在,各種氣氛也很輕鬆。

轉眼間,愛因斯坦已經到米蘭6個多月了。

但愛因斯坦也像所有的少年人一樣,經常在考慮這樣一個問題:“以後,我應該做些什麼呢?”

家裏在米蘭開的工廠也不是很景氣,所以,愛因斯坦也必須要想辦法謀生。母親波林十分擔心愛因斯坦,她期望兒子能有一個好前途。

但沒過多久,父親經過一番努力,給他聯係了米蘭國際學校。在米蘭國際班,愛因斯坦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的空氣,但是,這個班畢竟是暫時的,他還要想別的辦法。父親的工廠也是每況愈下,情況越來越壞。

父親經常對愛因斯坦說:“阿爾伯特,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有個打算了,是去上學還是工作,你應該有個目標。”

愛因斯坦也知道父親的艱難,他也想幫父親做點什麼,他也在暗中努力著。愛因斯坦在這期間完成了一篇關於光粒子的論文,而且,他還幫助叔叔雅各布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

最終,愛因斯坦下定決心,再繼續學習,經過友人建議他決定去瑞士的蘇黎士大學學習。

於是,母親波林托人向蘇黎士大學推薦愛因斯坦,這所大學最終同意讓愛因斯坦去參加考試。

1895年的秋天,隻有16歲的愛因斯坦滿懷憧憬,一個人前往瑞士。

愛因斯坦按時參加了蘇黎士聯邦工業大學的考試,考試的科目很多,除了愛因斯坦成績很好的數學和物理外,還有他成績不好的政治學、語言學等。

終於等到公布成績的那天了,愛因斯坦的數學和物理學考得都很好,可是,其他科目都考得一團糟,結果當然是名落孫山了。

“難道我連一個學習的地方都沒有了嗎?”愛因斯坦傷心地自言自語道。